轻松读史之大唐(206):太宗——一个成功的‘二传手’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206)

李世民的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他死后谥为'文皇帝’,庙号'太宗’。'文皇帝’算帝王里最高等级的荣誉称号,经纬天地曰文、化成天下曰文;'太宗’也不简单,一般特指继承开国基业并发扬光大的皇帝,而李世民正好处在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唐有三百年天下,他这个'二传手’功不可没。后世唐朝人常说:“天下,高祖太宗之天下。”就是把李渊、李世民,二人的开国建基之功视同一体。

唐太宗昭陵

中国历史所有皇帝当中,唐太宗向来被看作成功的典范。他并不算长的一生(五十出头),既充满传奇,又伴随着巨大的成功。二十岁就跟着老爹起兵,干起争天下的大买卖。不到三十岁做了天子,在位二十三年间,唐朝仿佛开了挂一般,横扫周边强国。大漠内外、天山南北,竟成中国之版图。光外国元首,就抓回来六七个,再加上打服气的,总共选了十四名代表,刻成石像放入昭陵('蛮夷君长为先帝所擒服者颉利等十四人(倒霉的颉利可汗又做了典型),皆琢石为像,刻名列于北司马门内。’)这十四个国家,基本上代表了唐朝所有的邻居。中国历来是邻居多、麻烦也多,在李世民手上,比较难得地摆平了各方面麻烦。《新唐书》为此而称赞他:'用之以权,制之以谋,惟太宗能之。

不光对外扩张有成就,国内建设也搞得不错。经济文化,短时间内得到恢复和发展。首都长安,再次成为亚洲人民搞外交、做买卖,以及留学深造、旅游观光的打卡圣地。

因为这些功绩,史书赞美的话说了一箩筐。《旧唐书》云:'况周发、周成之世袭,我有遗妍;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意思和周武王、成王,汉文帝、武帝这些比起来,李世民一点不差。《新唐书》更是说:'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直接把他比作几个最成功帝王的综合体。

昭陵九嵕(zōng)山

他为什么取得这些成就?专家们也给出了很好的解释。首先本人有天份。《旧唐书》上来就说:'臣观文皇帝,发迹多奇,聪明神武。’二十来岁做了大兵团司令,王世充、窦建德这些老江湖、超一流选手,一个个在他面前败下阵来。搞政治斗争也无师自通,玄武门之变不用说了,后面二十几岁当上老板,底下别管老的少的、忠的奸的、中国的外国的,统统给你拢得服服帖帖。中央班子,呈现出空前的坚强和团结。除了天才,恐怕没有其他的解释。

第二个原因大家都熟悉,就是用人和纳谏。这也由《旧唐书》最早提出:'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最典型的例子是魏征。他从太子党、李世民的对头,转而受重用成为贞观名臣。再后来,更是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敢提意见的典型。说了许多领导不中听的话,提了许多反对领导的意见。当时另一个宰相宇文士及,比较善于拍领导马屁。某天李世民看到一颗树长得漂亮,夸赞了几句。他马上跟着一顿吹捧。李世民当场拉下脸:“魏征老叫我远离阿谀奉承的小人,我一直不懂他说的是谁,今天才知道是你!”宇文士及马上承认错误,同时又说:“皇上在朝廷办公,那帮家伙整天跟您顶撞争执,想拍个板都不容易。我有幸在陛下身边,再不稍微顺从一点,您这个天子当得又有啥意思呢?”('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他讲这话大概反映了实际情况,因为李世民听完就消了火('帝意解。’)

这个事情说明两点:第一,魏征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群体、一种风气。第二,李世民把魏征的话是放在心上的——一定要避免形成一种阿谀奉承的风气。

史书给李世民总结这两点,当然都很正确,不足之处是有点老生常谈。李世民年龄虽然不大,毕竟属于开国一代的'老革命’,身负传奇和才华很正常。天下大乱、风起云涌之际,人的潜能被激发到极致。乱世出英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至于用人和纳谏,那也是所有成功帝王必备的两项技能。

除了这两点,另外不少专家还指出一个重要的事实:机运。办一个事情,自身的努力重要,对手的情况同样重要。贞观时期,唐朝最重要的对手:东、西突厥,都在走下坡路,内部分裂、国力衰弱。这给了李世民一个大展拳脚的好机会。否则的话,以初唐还比较薄弱的家底,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快速的扩张。

天才不可复制,但成功可以复盘。我们一路读来,近似于伴随了李世民轰轰烈烈的一生,听完专家们的总结,多少感觉有些言犹未尽。在他已被后人脸谱化的光辉形象背后,是否还隐藏着其他的秘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