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开篇:做老大的艺术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开篇时说的一番话,是皇帝统治的核心: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这意思是说天子最大的职责就是守护礼制,守护礼制没有比区别身份更重要,区别身份没有比匡正名分更重要。所谓礼,就是朝廷的纲纪。所谓分,就是君臣上下的身份。所谓名,就是公、侯、卿、大夫的爵位。
这段话其实说的就是天子维持其统治及权威的核心,就是守护礼制,守护朝廷的纲纪。
名很好理解,你是侯爵还是大夫,你是士还是庶人,这是你的“顶戴”。名是来自于上级或天子的认证,自己给自己封的不算。就比如楚武王,他的王号没有得到周天子的认证,所以他顶多算个“野王”。
身份也很好理解,你是君还是臣,你是父还是子,你是上级还是下级,这是你的身份。身份是要靠器物来区别的,比如天子的鎏冕,诸侯是不可以戴的;诸侯的马饰,卿大夫是不可以用的,用了都是以下犯上,都是下级对上级的藐视和冒犯。
那什么是纲纪呢?
司马光说:天子统率三公,三公督率诸侯国君,诸侯国君节制卿、大夫官员,卿、大夫官员又统治士人百姓。权贵支配贱民,贱民服从权贵。
所谓纲纪就是在匡正名分、区别身份之后,以此规定的服从与被服从关系。谁是指挥者,谁是接受者,谁只要发号施令,谁必须听从号令。
这是纲纪,纲纪是不能乱的。纲纪乱了,天子的统治就会崩塌,天子的权威就会丧失。
比如三家分晋之后,原属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卿族,居然获得周天子的官方认证成了诸侯。这在当时对人们心中的观念冲击是非常大的。
韩赵魏本来要服从于晋国君主,可他们却私自瓜分了晋君的土地和人民。这按照礼法来说是大逆不道,要杀头的。可周天子不但没有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起兵讨伐韩赵魏,反而给他们封侯,对他们行为予以认可。
那这样的意思是:天底下所有士人是不是都可以反卿大夫,所有卿大夫是不是都可以反诸侯,所有诸侯是不是都可以反周天子。如此周朝维持其统治的纲纪就出现了动摇,周朝也是在这个时候真正走向了灭亡。
所以司马光会说天子最大的职责就是护朝廷的纲纪,坚决杜绝一切犯上作乱的行为。
那么怎么保证纲纪的稳定和持续呢?也就是说如何守护纲纪呢?
一是靠实力。建立纲纪就需要靠实力,只要拳头硬,大家都怕你,就不怕大家不听你的。但这个方法成本太高,而且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实力能永远排第一。只靠实力来维持的纲纪,最后都免不了崩溃的命运。
第二,就是靠礼,也叫观念。这是成本最低,但效果最好最持久的方法。
就好比周朝的纲纪“诸侯服从天子,卿大夫服从诸侯,士人服从卿大夫”,这一套纲纪固定下来之后,慢慢变成文化,内化到每一个人的心里,就成了观念。
我们知道观念是很强大的,观念能让这一套尊卑关系,这套服从与被服从关系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让他们都习以为常,让每一个人都自觉遵守,毫不怀疑。
换句话说,观念能让百姓心甘情愿接受卿大夫统治,让卿大夫心甘情愿接受诸侯统治,让诸侯心甘情愿接受周天子的统治。
周公制礼作乐的目的就是这个,他通过一系列的繁文缛节,把各个等级人士之间的尊卑关系融成了礼,把纲纪渗透进每个人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顺利地将这种服从与被服从关系变成了文化,变成了观念。
所谓周礼,其本质是上级支配下级的统治工具而已。
周朝国祚800年,幽王之后,周朝国力是一天不如一天,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中随便哪一个诸侯国都能完虐周朝,可为什么没有人敢灭周,周朝半死不活还能延续个三四百年?就是因为礼,这种深入人心的观念的力量之强大。
同样齐桓公首先支起“尊王攘夷”的大旗,做春秋霸主,号令诸侯,也是利用了这个观念。虽说明白人谁都知道齐桓公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没办法,他这么做是当时的ZZ正确,他代表的是周天子,诸侯就是要服从周天子的。
这就是礼的逻辑,先用名与器来区分人之间的尊卑关系,然后把尊卑关系制度化,把制度生活化,最后形成文化,形成观念。
一样道理,把这套逻辑放在现如今任何一种有上下级关系的场景里,都是适用的。
不管是职场还是哪里,想要当好老大,让小弟心甘情愿地跟着自己,实力还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把小弟服从老大的观念,深深地根植进他们心中。
第一, 建立森严的等级制度,谁是老大,谁是小弟,要说得清清楚楚。而且这等级只能由老大来指定和安排,不然小弟们各自你称哥,他叫弟,岂不乱套。
第二, 区分各自的权力和义务,做小弟的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哪些事必须干,这也要讲得明明白白。做小弟的干了老大才能干的事情,这就是违规,必须给予惩罚。做小弟的想要超过他身份的权力和奖赏,这也是必须禁止的。
第三, 要讲服从,小弟们要听话,服从老大的安排和指挥,就像身体服从大脑一样。并且要把这种服从变成一种文化,一种观念。哪怕是后续有无数个小弟进来,只要这种服从观念在,就不怕小弟不听老大的,也就不怕老大的地位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