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淮海路那个最后的街角(叶沙沪语诵读)
今天重发这篇曾经有20多万上海人读过的旧文(首发于今年4月22日),完全是因为,昨天,星期五,我的好友,因广播名牌节目《相伴到黎明》而年少成名蜚声沪渎的叶沙诵读了我的这篇拙文。
我当然高兴,听了一遍又一遍,像跑步爱好者耳机里的单曲循环。
揦末一句真赞,我欢喜。是我我也读不出那种余韵悠长。
听叶沙慢慢叫讲淮海路,伊人好像不在淮海路上,也不像在沙龙客厅的一角,也不像在电台的直播室。伊好像在老远,又好像就在侬背后,侬回头又寻不着伊——要么,在睏梦头里啊。
原来,梦回淮海路的“梦”字可以这样诠释。我没想过。想过也想不到。
女声来读,稀释了沧桑,连伤感也淡化了。怨也好像不那么怨,只有几分幽婉。
好像有一只纤手轻轻地拂开了落在淮海路这块宝石上的积尘,悄悄地说了声:“喏,伊还在的呀。”
当那宝石因了她的轻拂而重现异光,亦不起半点惊奇:“伊么一直老灵嗰呀。”
好了,不好再多讲了。
马上点开来听吧。
以下是拙文。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昨天下午去了一趟淮海路陕西路口,看到西北角上的沿街房子也终于被悉数拆光,晚上的梦里都是淮海路。
叫我如何不梦她!
襄阳路口全拆光,连九层的高塔公寓也不留,总还有襄阳公园在;
茂名路口全拆光,连转角的老大昌也不留,总还有国泰(Cathay)大戏院在;
瑞金路口全拆光,连泰山文具店也不留,总还有爱司(Estrella)公寓在;
重庆路口全拆光,连“淮国旧”也不留,总还有培文(Bearn)公寓在;
但是,陕西路口,你什么也没留下。
这个十字路口,承载了多少老上海吃客们的梦想。
我小辰光住在淮海路常熟路那里,一有空就要去兜淮海路。所谓兜淮海路就是要往东走,因为常熟路那里虽然有永隆、金门、留苑、红玫瑰,还远不够热闹。
东湖路口的天鹅阁其实也不算数,孤零零一家。总要过了襄阳路,淮海路才开始热闹起来,各种食物的香味也飘过来。
最先闻到的是饺子香。高塔公寓旁边就有一家天津馆。
然后是蛋糕香,钱家塘外头就是上海食品厂;再过去是奶油香,转角上是大名鼎鼎的万兴食品店(后来的第二食品商店),老早要买一块一块的白脱(butter),必然要去万兴。
从万兴转弯朝南,贴隔壁就是广帮馆子美心酒家,直到1990年前,美心酒家一直是徐汇区首屈一指的好饭店。以前徐家汇一带根本没有什么像像样样拿得出手的饭店,要认真请客只好去美心。就从全市来讲,除忒南京路小新雅,广帮馆子里,美心也是好算算的。
记得1980年代中,我的一位插兄,老高中生,人称老克勒,因为无法直接返沪,只好辗转先去了河南洛阳拖拉机厂,那年混得个上海办事处的职位,总算回来。为了表示一下,就请我们几个吃一顿。家住虹桥路市民村,为了请客上档次,还是跑到美心来。
我那时好像已经混入媒界,便由我来点菜。一客蚝油牛肉只卖8角,四个人四冷四热再加一瓶酒,不到十只洋。
可惜现在变成了IAPM里的PRADA了。上海言话“啪啦嗒”,梦全掉地下,碎了。
出了美心穿马路,就可以闻到水果香。
说起东南角上的公泰果品店,名气也是响得狠。尤其热天里卖西瓜,队排得老长,一人限购两只,如同现在买房子。想要不排队也可以,你要拿出医院证明来,要么屋里人高烧不退,要么干脆已经那个,都可以得到照顾。反正斜对过就是淮海医院,有本事你也叫医生去开一张,否则请排到后头去。
如果鼻头好一点,还可以闻到小笼馒头的香。东面不远处就是著名的霞飞坊(后称淮海坊),弄堂口就有小笼馒头卖,据贺友直老先生讲,这家的浇头面也不错,我没吃过。我只吃过他家的小笼。不过店名居然记不起来,倒也蛮难为情的。
现在变成人家巴黎的春天了。春天总比夏天冷。
从霞飞坊穿马路朝北,就是现在地铁口路演的那块空地,老早有一家湖北特色的点心店,叫做江夏点心店。上海有湖北特色的店向来狠少,现在也不多,尤其开在大马路上。
据说此店开于1950年代初,原因是当年华东局(领导包括上海在内的六省一市党委的)有个书记叫魏文伯,是湖北人,为了让他一解乡愁,就开出来了。
所以老上海吃货们狠早就晓得武汉豆皮,豆皮真的也狠香。我的印象里,江夏还经常排队呢。
现在变百盛了。上海言话读起来,也可以是“不剩”。
终于要说到最近才拆光的西北角了。
饺子香、蛋糕香、奶油香、粤菜香、水果香、豆皮香,总也没有野味香。
原来这里朝东开过两家点心店,其中一家就叫“野味香”。
“野味香”并不卖野味,而是以馄饨著名,当然也有炒面有春卷。早上人山人海,晚上也人山人海。我曾经写过一篇《当年我们吃馆子》,讲怎么抢位子等位子,那些场景都来自“野味香”。
当年谈个恋爱,无非是请看一场电影再吃一顿夜点心。这附近就有三家电影院,西面东湖,南面上海,东面国泰,都只隔一条横马路。夜里第四场散出来,男男女女都要填肚皮。“野味香”开得晏,生意最好。
当然年纪轻火气大,加上都有自己的女人在身边,打相打也是常常有的。
“有本事阿拉到隔壁弄堂里去弄过明白,侬来呀!”
隔壁是陕西路222弄,幺二贼角,四通八达,好打好逃,没有警察。
“野味香”隔壁还有一家宁波汤团店,生意也不错,甜的四分一只,咸的五分一只。来的侪是老顾客。
“两甜两咸!”“全咸!”外埠人听起来像接头暗号。
有的干脆:“老规矩。”啥个老规矩,跑堂肚皮里色色清爽。
四只起买。小姑娘两个人拼一碗也就算了,男人家拼档就不作兴,要吃跑堂白眼的。
其实,这个十字路口,除了吃食店,还有许多名店。
比如美心隔壁的东方体育用品商店。一帮体育迷,没钞票买,趴在柜台上看看也好的,一趴就是半日,真要买的人,轧也轧不进去。
市体育馆,沪上唯一的回力球馆,多少男篮女排国际比赛在这里举行,一两角洋钿一张票,看得激动啊。1972年王洪文在漕河泾造了只万体馆,这里就变成卢湾体育馆了,没劲。
公泰隔壁的六一儿童用品商店,也是名店。很多个子娇小的女子,廿多岁貌三十岁了,还去那里买大号或特大号童装穿。
还有“野味香”对过的利闻无线电行,与襄阳路45路站头旁的群益无线电行以及四马路湖北路的青少年无线电行,那都是当年装矿石机装半导体的无线电爱好者们的乐园。有一段时间,几乎每个礼拜天,我都跟着我大哥这么转悠,也是一趴半日,一讲半日,并不是真的要买只三极管二极管或者电阻电容回去。
如今,这一切,都只在梦中。
喂,你把最后一个街角也拆掉了,淮海路的灵魂将安身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