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个街区,诞生20年却承载几代人青春记忆:第一次进酒吧、户外吃西餐
作者:唐烨
回望新天地更新路,颇有启发。
上海有这样一个街区,它引领了上海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给很多70后、80后留下了“青春”记忆:在这里,第一次进酒吧,第一次在户外吃西餐,第一次在户外参加新年倒计时,第一体验了“Happy Hour”……
它,就是上海新天地。
上海,并不缺少繁华的商业街区,南京东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历史悠长。与它们相比,新天地还很年轻,但在上海的商业发展史,却必将有着新天地的一席之地。
在城区更新史上,新天地更是留下了自己的浓墨重彩。正是有了新天地,上海人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己曾住过的石库门,可以成为一处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景点,甚至成为上海面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今年是上海新天地诞生20周年。回望新天地更新路,颇有启发。
(一)
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推动了新一波城市化建设的浪潮。
此时的浦西,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完成了城市化;但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后,当年生机勃勃的商业街、高楼大厦有些“褪色”,亟待更新。
1992年,上海开始修建第一条地铁。
城市空间结构与人们生活方式即将改变:有了地铁,交通便利,中心城区不再是人们居住、购物、工作的必然选择。
淮海路,是中心城区的“中心”,建设中的地铁一号线也是穿越淮海路之下。
挑战也是机遇,只有顺势而变,才能持续保持优势。原卢湾区(后合并入黄浦区)对淮海路开启了“翻天覆地”的空间重塑。
从淮海路商业街的沿街开始了“休克疗法”:商店停业、车辆禁行、马路翻开深挖,淮海中路东段1公里长的临街旧房被拆除,建造商务楼,要打造中央商务区……
淮海路沿街的面貌即将改善,但沿街后大片的石库门怎么办?
即便在30年前,石库门中的生活也已失去了“光辉”。原本独门独户的里弄大宅,早就住进了“72家房客”,住在其中的居民盼着动迁。
要想彻底改变淮海路背后的面貌,旧改是个思路,也是改善老百姓生活的机会。
原卢湾区最先考虑的是淮海中路东段南部一公里的石库门旧改,为这个项目起名叫“太平桥旧区重建项目”,后来的新天地南北里就在其中。
20世纪80年代的太平桥地区
当时,社会上对旧改的普遍理念,就是拆了旧的、建新的,所谓“旧貌换新颜”。
而此时的上海正建设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中心,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中心城区亟须体现国际经济中心的功能与国际大都市的崭新形象。
淮海路处于上海核心的城区位置,石库门又是上海海派文化的代表,在“太平桥旧区重建项目”中能否有些新的内容产生,能够代表上海新的形象?
原卢湾区政府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太平桥旧区重建项目”,要做些不一样,目标要到“21世纪不落后”。
(二)
此时的香港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正年轻。作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之一的他,进入了原卢湾区政府的视线。
机遇敲开了瑞安的门。罗康瑞通过自己的人脉,请到了国际知名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S.O.M参与“太平桥旧区重建项目”的设计规划。
“21世纪不落后”的规划目标,引发了大家的讨论。
这一年是1992年,再过8年就进入21世纪。如果是到2001年不落后,“太平桥旧区重建项目”比较适用现代主义城市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就是城市功能分区、汽车主导。当时的上海私家车还没有发展起来,但设计师估计,按照上海的汽车工业发展速度,不到一二十年,上海马路上的汽车就会多起来,拥堵、废弃排放可能因此困扰着城市。那时候,人们就不会那么热衷于拥有汽车,倡导绿色会成为时尚。
而如果将时间线再向后延伸,“21世纪不落后”意味着到2010年、2020年,甚至更久的年份不落后。现代主义城市模式显然并不适用。
美国20世纪80年代刚兴起的新城市主义理念,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这一理念,倡导城市不应该是为了方便汽车,而是应该方便人步行,适应人们“工作与生活相融合”的生活方式。显然,目光如果放长远,“太平桥旧区重建项目”的规划设计,似乎更适用于新城市主义理念。
这是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城区重建规划方案,从1992年构思到1996年形成,用了四年。规划确定至今已25年,没有变动过。
后来,国际上“城市社区”的概念被引入了中国。所谓“城市社区”,是包容了办公、商业、住宅、文化、娱乐、学校与医院等多功能整合的城区,它们相互联系,有机组合在一起。
回过头来看,彼时的“太平桥旧区重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其实已经用到了“城市社区”的概念。后来的新天地,集“生活、工作、休闲、学习”于一体,成为首个城市中心总体规划的多功能板块国际社区。
(三)
新天地的南里北里,无疑是“太平桥旧区重建项目”中最具标识度的一笔。
在20世纪末,新天地诞生之前,石库门在上海人眼中被视为阻碍城市现代化的包袱——街区拥挤、房屋破旧。特别是住在其中的年轻人,都盼望着能早些从中搬出去。
改造前的过街弄堂
改造后的过街弄堂
新天地的诞生,让人们重新审视石库门:原来石库门里弄也可以是时尚之地。
南里北里,是新天地中石库门最为集中的区域。
总设计师本杰明·伍德来自美国,他有个观点——
“建筑形式有其生命周期,没有改变,它会随时间枯萎,甚至死去,如果一种建筑形式要存活百年、几百年,甚至更长,没有更新与赋予新的内涵是不可思议的。”
20世纪初的“开发商”给予石库门的寿命是50年,经过七八十年的过度使用,这些石库门早已负重不堪。但如果不经过一些特别的保护性修缮,这样的石库门是无法装入新的内涵。
如何保护这些石库门?一场关于石库门的文化交锋发生了,文物专家、开发商、建筑专家等各抒己见。
最初,分歧非常大。争论的核心是:对石库门的保护,究竟是“延年益寿”还是“返老还童”。
一方是坚决捍卫石库门历史文化的原真性,认为保护越接近历史建筑的原来面貌越好;
一方是希望给予石库门新的生命,通过创意让石库门成为承载当代文明的空间。
本杰明·伍德是持后一种观点的。他对新天地提出的改造思路是:改变石库门原先的居住功能,赋予新的商业功能,对历史建筑只保留一层外壳,内部为了适应咖啡馆、餐厅等经营要求,改造成宽敞的空间。
这场文化交锋意义重大,影响到后来几十年的上海城市更新,由此诞生了田子坊、八号桥、思南公馆、外滩源等各具差异的老建筑改造。
(四)
激烈的观点碰撞,是为了新天地有着更好的未来。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瑞安打造了一个样板房。
在北里街坊中拿出一幢石库门里弄,采用“一层壳”的保护方式进行修缮。
保留下的是“一层壳”,但花的工夫却是惊人的。
现代化的生活不可缺少空调、煤气、自来水、照明、排污、消防等基础设备,为了挖个水箱,最深处要挖到9米,超过两层楼高。
石库门的内部结构体系,要加筑混凝土的粱和柱,砖墙不再承重。
为修复保护砖墙,从国外进口修复古遗址的药水,采用文物保护的方式来对待。
砖墙内外还要挖地三米,铺设管线,施工难度非常高,挖土、运土、搬运材料全是人工作业。
样板房建成,效果出人意料得好,获得一片赞扬,包括曾经反对这种改造方式的专家。
当年的样板房
正是世纪之交,新天地终于开始了全面开发的序幕。
按照总体规划,南里北里拆掉了十几幢石库门老房子,做成了现在人们看到的广场与步行街;对二十几幢老房子内部全部掏空,还有少量老房子拆后重建。
施工的工人们第一次参与这样的“较真”工程:
墙砖不能用锤子砸,要手工一块块拆下来;拆下来的墙砖的六个面,要用专用砂纸打磨干净;有专人对这些砖标注数字,按照数字顺序排列堆放……
历时15个月,拆下来14万块旧砖。
设计师从档案馆找到的原始建筑图纸
据说,不少工人因为受不了这种“心理折磨”,甩手不干了。这个保护性工程前后换了5批工人。
在整个过程中,新天地探索与总结了三种开发性保护的模式:第一类,是基本保留,加固结构,例子就是新天地壹号楼;第二类,是保留外墙和屋顶,内部结构拆除重建,例子是Green&Safe所在建筑;第三类,是基本拆除,只保留门楼,例子是YSL美妆全球旗舰店所在建筑。
新天地壹号楼改造前后
三种开发性保护方式,成功地保留下新天地大多数历史建筑,传承了里弄文化,让历史建筑以新的方式“存活”在当今世界,使石库门建筑由此变成了“现代人”。
(五)
时光飞逝,转眼20年过去了。
如今,走进新天地,会发现它的更新理念没有丝毫“过时”。
南北里提倡“看得见对方眼睛的空间尺度”,里弄、街巷、广场都是小尺度的、适合人交往的空间;整个街区则是由高密度路网和小尺度街坊组成,车子在这里开不快,人们可以很便捷安全地过马路。
这里最早设置外摆位。21世纪初,外摆位还是新奇之物,绝大部分上海人当时认为“在私密的空间吃饭才是高级的”。新天地大胆地拿出了外摆位的设计,引领了很多人的户外就餐习惯。如今,外摆位已成为上海商业的一种风格。
太平湖是公共区域,新天地石库门街区也是公共区域,甚至在这里的一些商品房小区也能看到公共区域的影子。开放、共享的街区规划理念,正是当下不少城市设计者所追求的。
更重要的是,新天地体现了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尊重,让人们认识到,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
城市更新不仅仅是建筑外形,更是活力的再造。人与人、人与建筑之间,只有达到交相辉映的景象,才能演绎出优雅的“街区芭蕾”。
20年来,新天地用创意打开了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想象力。
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上海时装周、表演艺术新天地、天地世界音乐节、新年倒计时等,新天地的IP活动为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灵感与活力。
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 孙中钦摄
20年后的今天,上海城市更新仍旧加速推进,新天地的更新版图日臻完善。
瑞安最近公布了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的规划:有一栋250米的地标超甲级办公、两栋100米左右的甲级办公及裙房商业,区域将保留东台路步行街、喇格纳小学、章太炎故居等历史街区和建筑,预计2023年面世。
三栋超甲级办公楼,融入现代美学设计与上海“石库门”的独特元素,延续新天地的专属文化符号;商业部分,延续南北里的宜人的建筑尺度,打造24小时文化和社交目的地。
历史始终是新天地的文化印记,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项目中包括东台路步行街、喇格纳小学、章太炎故居等历史街区和建筑。其中,喇格纳小学建于1935年,建筑呈现T型平面,5层结构,整体规划代表了当时较高水平,未来将进行全面修缮,修缮后用于非遗保护、文化教育、文创孵化等功能。
(六)
100多年前,太平桥地区便是热闹之地。
当时的定位是居住性社区,有23个石库门街坊,有一个大型菜市场,菜市场周边后来集聚了很多小商铺。慢慢地,小街纵横交错,吸引了米号、酱园、茶庄、煤球店、南北货、杂货铺、茶楼、饭馆、浴室等,形成了太平桥风味小吃街。热闹是热闹,只是老城区衰败凌乱,生活设施简陋。
100年后,这里依旧热闹、繁华,但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大型住宅区“翠湖天地”等,是上海最高品质的居住区之一;企业天地办公集聚区亿元楼集聚,是黄浦区经济增长的发动引擎之一;新天地石库门街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延续了历史文脉,也是商业与文化融合的经典代表。
根据黄浦区“十四五”规划发展纲要,新天地区域将打造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典范样板,汇集优质企业资源,持续提升高端商务功能和总部发展能级,着力打造高雅时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复合功能都心区”,成为“上海城市精神的最佳承载地”。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新天地非常道——寻找一条城市回家的路》(周永平著)
本文图片:来自《新天地非常道——寻找一条城市回家的路》(周永平著)、上海新天地提供、黄浦区档案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