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经历悲惨命运,如今的她活成中国国宝,中国有她,何其有幸!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AyMTEvMjI1NDY5Mzc1XzFfMjAyMTA3MDIxMTQzMjc4MDE=.jpg)
在当今中国,
有位白发苍苍的女人被称为,
“中国最后一位先生”。
她这一生经历过最悲惨的命运,
而如今,
她竟活成了中国国宝,
是我们最该珍惜的大师,
中国有她,何其有幸,
她就是,叶嘉莹。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AyMTEvMjI1NDY5Mzc1XzJfMjAyMTA3MDIxMTQzMjc5NzM=.jpg)
1924年7月2日,
她出生在北京一个显赫家族,
本姓叶赫那拉,
曾祖父曾做过正四品官,
伯父是中医,
父亲熟读古籍,精通英文,
还写得一手好书法,
先后任职于航空署,中国航空公司,
母亲则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姨母与母亲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位于北京西城察院胡同的老家大门口
充满书香气的家族氛围,
影响了她的一生。
她3岁时,父母就教她背古诗,
6岁时,随姨母读《论语》,
还学英文,吟诗作对,
10岁时,她考入北平市立二女中。
然而身处乱世,她不可避免地,
也被卷进了时代的漩涡中,
悲剧开始不断上演……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三岁时与小舅(左)及大弟(右)合影
七七事变爆发,
父亲随民航公司仓促南迁,
这一去就杳无音讯,
她和母亲则留在沦陷区北平。
从前养尊处优的大小姐,
不得不尝尽国破家亡的艰辛,
再没有锦衣玉食,
整年里只能吃酸臭的渣滓。
在时代的巨变中,
年仅15岁的她有感而发,
作了首小诗:《蝴蝶》
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
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
“失去”父亲,这是她第一个沉痛打击,
但命运总是无情,
更沉痛的打击接踵而至,
成了她一生至哀至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因为父亲杳无音信,
母亲忧思成疾,
她曾回忆说:
“我母亲本来身体还可以,
只是她腹中长了一个瘤,
去天津的医院开刀时血液感染,
在天津到北京的火车上,
我的母亲去世了。”
她伤心欲绝,摸着母亲冰冷的棺椁,
满脸泪水地写下《哭母诗八首》
“窗前雨滴梧桐碎,独对寒灯哭母时……”
这一年,她不过17岁,
父亲下落不明,
母亲撒手人寰,
只留下她和两个年幼的弟弟,
身为长女,
她以稚嫩肩膀挑起家庭重担,
一边为一日三餐发愁,
一边穿着满是补丁的棉袍继续求学。
家,支离破碎,
人,孤苦无依,
这是她遭遇的第二个沉重打击,
但一切都才只是刚刚开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伯父帮助下,
她考上辅仁大学国文系,
专攻古典文学专业,
师从著名学者顾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与老师顾随合影
1945年,她从大学毕业,
同时被三所中学聘为国文教师,
从此,她为祖国拿起教鞭,
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
生计有了着落,感情也提上日程,
她的一个中学老师,
十分热心她的感情问题,
把自己在海军学校教书的弟弟,
赵钟荪介绍给了她。
赵钟荪倾慕她的才华,
对她展开热烈追求,
只是她对于爱情一事,总是有些迟钝,
读大学时,她就很少和男生讲话,
有男孩子给她写信,她也从来不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可赵钟荪太热情了,她被他所感动,
1948年,他们喜结连理,
婚后她随丈夫去了台湾,
还生了下女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然而幸福生活没过上多久,
她就遭遇了人生第三个沉重打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当年的结婚证
女儿才4个月大时,
台湾的“白色恐怖”弥漫,
丈夫被怀疑是匪谍而被投入大狱,
渺无音讯,生死未卜,
她和女儿也被关进警察局,
后来警察放走了她们母女。
可因为身上带着白色恐怖的嫌疑,
她工作丢了,连住的地方也没了,
无家可归,只好抱着女儿流落街头。
一番辗转后,她好不容易,
才找到一个可以投奔的亲戚,
但亲戚家只有两间房间。
她只能带女儿在走廊上睡觉,
那时正值夏天,亲戚要睡午觉,
嫌她女儿哭声太吵,
她就抱着女儿出去,
在烈日下打转,
直到夜深人静大家都睡着了,
才小心翼翼回到走廊。
寄人篱下的滋味真是太难了,
每一个漆黑的夜,
都是她最最煎熬的时候,
孤寂和无助感深深笼罩着她,
她很想大声痛哭,
可又怕哭声打扰到别人,
硬是生生把眼泪憋回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后来,她终于在私立光华女中,
当上代课老师,学校提供宿舍,
母女俩的生活才算稳定下来。
3年后好消息来了,丈夫要出狱了,
历尽命运颠簸,
她似乎终于要迎来好日子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而那时教书十分出色的她,
也成了各大高校哄抢的对象,
她成了第一个,
在台湾电视上讲古诗的人,
她还培养了一大批,
中国古典文学专业人才,
如今已成为遍布世界各地的著名教授。
著名诗人席慕蓉也是她的学生,
席慕蓉曾回忆说:
“听老师讲课时,觉得老师是个发光体。”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席慕蓉
可正当她事业一片风光时,
她的人生又遭遇了第四次悲剧!
丈夫由于长期被关在狱中,
受尽凌辱性情大变,
他不再温文尔雅,变得异常暴躁,
轻则咆哮,重则家暴,
丈夫还整天闲待在家,成了无业游民,
一家人的生计全压在她纤弱的肩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而她以极大的包容心体谅丈夫,
在此期间,她为他又生了一个女儿,
本以为这能唤醒丈夫的爱意,
可没想到,丈夫见又是女儿,
一脸冷漠转头就走,从此再无音信。
病床上尚虚弱的她,
身心俱疲之下彻底病倒,
发高烧还染上严重的气喘病,
可如果她不赶紧去工作,
两个年幼的女儿怎么活下去?
为了生计,产后不久,
她硬是咬着牙回学校教书,
生活的磨难让她迅速变老变丑,
瘦到皮包骨头。
下班后,她又在家里忙前忙后,
洗衣做饭带孩子都是她一手包揽,
最痛苦时,
她甚至想过用煤气结束生命。
她不怕死,
可看到嗷嗷待哺的两个孩子,
她就狠不下心离开。
她害怕自己死后,
两个女儿无依无靠,
想到这,她又咬咬牙继续支撑。
而在这段最煎熬的岁月里,
诗歌,成了她唯一的慰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她从小就喜欢写诗,
而这段绝望的日子里,
她便用诗歌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王国维曾说: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如此不幸,又如此幸运的她,
被百般苦难,
孕育成了真正的大诗人!
到了1966年,
42岁的她终于迎来人生转折点。
她受邀到美国讲学,
那时她不会英语,但她不服输,
每天捧着字典学,越说越流利,
她是当时为数不多能用英语,
讲授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国学者。
外国学生在她的带领下,
感受到了中国诗词的唯美意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76年,她已52岁,
两个女儿相继结婚,劳苦半辈子,
本以为从此生活可以安稳,
但没想到,
上天又跟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一场车祸夺走了大女儿和女婿的生命……
坚强如她,这次再也撑不住了,
她痛哭,流泪,捶胸哀嚎,
她想不通,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上苍要一次次地折磨她?
悲痛欲绝的她,把自己关在家里,
拒绝接触外面的世界。
为了纪念心爱的女儿,
很久很久后,她才再次拿起笔,
写下了10首哭女诗:
结褵犹未经三载,忍见双飞比翼亡。
检点嫁衣随火葬,阿娘空有泪千行。
——其一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一世逼人来。
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其二
她边写边哭,哭到眼泪都快干了……
而这时,
祖国传来的消息也让她感到心碎,
由于十年浩劫,
中国传统文化遭遇严重断层,
急需有人重拾复兴。
大痛大悲后,
从前将家庭视为生命的她,
突然大彻大悟,
从此她将痛苦深藏心中,
倔强地面对一切:
惆怅当年风雨,花时横被摧残。
平生幽怨几多般,
从来天壤恨,不肯对人言。
她做了一个决定,
“之前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
这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
我有一个更广大的理想。”
这个更广大的理想就是:
回到祖国大陆去教书!
她要将古代诗人们的心魂,
这些中国最宝贵的东西,
传给下一代!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说做就做,1977年,
她回到阔别已久,
还是一贫如洗的祖国,
开始在全国各地高校讲授诗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79年叶嘉莹与南开大学教师合影
当时国内老师们仍用旧方式讲解诗词,
枯燥无聊,让学生难以理解,
而她初次讲课,
在讲台上吟诵诗词,
并非单调地读,
而是用一种古声、古韵、古调,
抑扬顿挫唱吟出来,
很奇特、很个别,
学生们顿时惊为天人。
之后她的每堂课,
学生都挤得满满当当,
那时听她的课必须持听课证,
没想到疯狂的学生们,
不惜用萝卜刻假章做大量的假证,
只为一睹她的风采。
甚至下课铃响起后很久,
学生都还意犹未尽,
迟迟不肯离开课堂。
在中国,
十几年应试教育堆积出的死水,
被她的一阵清风,
吹起了不止一丁半点的漪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那时,
她的美貌早已不在,皱纹满面,
然而腹有诗书气自华,
苍老遮盖不住她由内而外的美丽。
学生们说:
“叶先生在讲台上那儿一站,
从声音到她的这个手势、这个体态,
让人耳目一新,
没有见过,真是美啊。”
就连温家宝总理也成了她的粉丝,
称赞她:“心灵纯净、志向高尚”。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温家宝手书
果真,真正的美丽并非皮囊,
而是可以通过时间考验的东西,
它有着永不褪色的善良和温柔,
有着让任何人甘愿臣服的力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但后来,快餐文化洗礼全国,
大多数中国人开始看不懂诗词,
汇聚几千年文化精华的诗词,
竟有逐渐走向灭亡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年轻学生问她:
“叶先生您讲的诗词很好听,
可对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她叹了口气,回答说:
“你听了我的讲课,
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
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
古典诗词中蓄积了,
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
智慧、品格和修养。
诵读古典诗词,
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人们日渐对诗词冷漠的年代,
她深知会被人批评陈旧无聊,
却毫不泄气,
继续走上讲台,站得笔直!
不得不提的是,
从教书开始,她就一直坚持站着讲课,
直到80多岁,她依然是站着讲课,
她说:
站着讲课是对诗词的一种尊重。
而90岁时,她又不顾身体,
为孩子们亲自甄别、挑选,
将自己心目中,
最适合孩子的中国古诗词结集成册。
《给孩子的古诗词》是她的心血之作,
她希望能带给孩子们,
中国文化的感动和召唤。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