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咏麟:爱在深秋,爱到讲不出再见

深秋必须要听谭咏麟的《爱在深秋》了。这也是谭校长公认的校歌了。八九十年代的很多人都是通过这首歌认识他的吧,也通过这首歌喜欢上了粤语流行歌曲。
太熟悉的人,太熟悉的歌,反倒不知道从何说起了。84年,正是谭咏麟登顶的一年。年初的《雾之恋》开启了自己的新征程,摆脱了之前摇摆不定的形象,专注于已成型的伦式风格。到了7月推出的这张《爱的根源》,就更加完整展现了新一代粤语歌的样式,也是粤语歌进入高度商业化的标志。这自然是给香港歌坛带来了后续十年的高度繁华。这十年,前五年是他一枝独秀到所谓“谭张争霸”被炒作起来结果他就抽身而退,后五年则是“四大天王”格局的形成和鼎盛。同时,高度繁华之下,也是高度的推陈出新,而原创的匮乏使得不得不大量采用“拿来主义”,虽然在填词和编曲、形象包装和概念设计、歌手演绎和舞台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甚至亮点纷呈,但根基不稳固,后来的辉煌不再也是难免的。
收录这首《爱在深秋》的《爱的根源》专辑就是这样划时代的一张专辑,不仅于谭个人,更是于香港歌坛。在后来的几次港乐史回顾的评选中,这张专辑都是毫无争议的第一,这首标题曲也是单曲的第一。

而起初这首《爱在深秋》应该不是最受关注的几首歌,专辑封面的推荐曲都没有将其列入。

这首歌的原曲是来自韩国。原唱赵容弼,和谭咏麟同岁,在韩国的地位彼时应与谭咏麟相当吧。加上还有一个日本顶级创作人兼歌手谷村新司,三人也是惺惺相惜,多年的友谊也是一段佳话。那时候他们还一起举办过以“和平”为主题的演唱会。
《爱在深秋》正是改编自赵容弼演唱的《朋友啊》,这也是谭本人在听过原曲之后对专辑制作人的建议。这样慢板深情的离别曲正是谭咏麟的擅长,而曲调的悠扬尤其是前奏开场,正是有一种肃穆秋色的画面感。谭咏麟唱出的是对待分手的坦然面对,知道难过,也知道会难过很久,想起来就会难过的那种难过,但更知道日子再难还得继续过。“如果命里早注定分手,无需为我假意挽留,如果情是永恒不朽,
怎会分手?”哀而不伤,悲而不苦,也是谭咏麟这类情歌的一个特质。
填词林敏骢,80年代佳作颇丰,后来转型搞笑主持人,在香港粤语搞笑届地位很高,有无厘头鼻祖之誉。但认真深情起来也是一把好手,这首《爱在深秋》就是很好的体现。其实所谓爱在深秋,是分手在深秋,但分手并不代表爱的终结,只是给以后每个深秋刻下铭记:
以后让我倚在深秋,回忆逝去的爱在心头。
回忆在记忆中的我,今天曾泪流。
有日让你倚在深秋,回忆别去的我在心头。
回忆在这一刻的你,也曾泪流。
特别喜欢歌词中的“倚”,一字千金,正在于此了。而写过《一剪梅》《难舍难分》等不少经典的娃娃,包括把《水中花》改到胜过粤语原版,在重新填这首歌词的时候,还是无法脱离原意,可能是发音的问题吧,也无法把原词中这个绝佳动词放进去。
在谭咏麟88年才演绎这个国语版之前,这首粤语版已经在大江南北流行起来了,也成为许多扒带歌手的选择。而他们只是简单改成普通话发音了,比如吴涤清。

当然这首歌还影响着一代人的音乐记忆,比如自诩为“山寨谭咏麟”的李健,在最近的综艺节目《我们的歌》里和偶像搭档,而他从小的爱好就是模仿谭咏麟,虽然他来自最北方的黑龙江省。

不到1分钟的现场版,李健还是get到了一些感觉的

将两人的经典《水中花》和《传奇》无缝对接

最后再说谭咏麟和这首歌词曲作者的渊源。谭咏麟80年代的众多经典不少都是出自林敏骢之手,特别是有一首和他的姐姐林敏怡的合作《幻影》,是谭咏麟歌中我的最爱,没有之一。

而《爱的深秋》《爱的根源》《幻影》,也正是入选当年十大劲歌金曲的三首。谭咏麟一人独占十分之三,确实是势不可挡。这种情况后来还出现过两次,87年仍是谭咏麟,也促使了他下决心不再领奖,再就是91年的刘德华。《爱在深秋》更是拿下当年分量最重的金曲金奖。那年的张国荣也是春风得意,凭借《Monica》拿到了自己第一个年度金曲。

谭咏麟后来还翻唱过几首好友赵容弼的作品,有早期不为熟知但也是伦迷心头好的《火美人》《编织》《冬之寒号》,也有退出领奖之后的《知不知》《片刻的无题》《情缘巴士站》,再就是这首他90年代传唱最广的作品之一,同样抒发离别之情的《讲不出再见》:
我最不忍看你 背向我转面
要走一刻请不必诸多眷恋。
浮沉浪似人潮哪会没有思念?
你我伤心到讲不出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