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贵州:(10)千户苗寨
西江是中国第4大河流,虽然流经贵州,但与西江镇一点关系也没有。
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苗族中的西氏族,“江”通“讨”。
600多年前,“西”氏族来到这里,向早到的“赏”氏族讨一块安身之处。
“西江”因此而得名。
我们到达苗寨时,正赶上下雨。
没关系,民宿的顶楼就是绝佳的观景台。
我们被眼前的美景震到了!
山色空蒙雨亦奇。
层层叠叠,密密麻麻。
千余户吊脚楼随着地形起伏变化,鳞次栉比。
壮观,太壮观了!
山居图,水墨画。
要的就是这种烟雨蒙蒙的感觉,那才是人间仙境呀!
寸土寸金之地,居然还有球场。
太好了!
大剧场,可看民族风情表演。
屋顶,看似杂乱,但却排列有序,错落有致。
屋顶的形态兼具了多样性和实用性。
还有美观性。
那种自然的美,渗透在骨子里。
这是一个爱美的民族。
这是一个富于想象力的民族。
右边高高耸起的就是我们所住的民宿。
号称“村眼”,视野开阔。
要不要冒雨去山下走走?
要!
这是山下的风雨桥。
白水河穿镇而过,
吊脚楼凌空而建。
1号风雨桥。
鲜艳的民族服装不怕风雨。
花伞可挡雨,也可做装置艺术。
要了解苗家文化,请进文化苑。
天圆地方。
从空中看下来是这样的。
悠扬的唢呐吹起来。
轻快的舞蹈跳起来。
当然,不能忘了拍照。
打扮一下。
自然一点。
太严肃了。
放松一些。
你们俩也要拍?
不能少了我。
当然也不会少了你们。
刚才一组人物里面,混进了一位蜡人。
您看得出吗?
西江苗族博物馆。
藏鼓洞。
为什么要把鼓藏在洞里呢?
像太空人一样飞翔。
劳作、打猎,这才是普通人的生活。
锯,凿,雕,门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阳台结构精巧。
檐下马灯花俏。
门楼也是艺术。
古歌更是文化。
口传心记。
盘问对唱。
苗族创世史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雨停了,风雨桥还在。
可以坐一会,歇歇脚。
白水河上有5座风雨桥。
大路和游方街交汇处是4号桥。
2010年,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和贵州省政府曾在西江千户苗寨共同举办“和谐城乡,互动发展”为主题的世博论坛,成就一段佳话。
左边的花盆大吗?
3号桥好看吗?
换个角度看看。
西江的风情在于有原住民。
瞧,小朋友放学了。
多么欢快!
雨后的反光使地面发亮。
墙上的装饰使风情突显。
竹筒门洞,有点特别。
建筑结构,有点复杂。
还是风雨桥,最显眼。
风风雨雨,巍然不动。
年年月月,长流不息。
又回到1号桥了。
准备乘车,上山。
感兴趣的,再看看航拍视频,听听苗族古歌:
看视频时,点击右下角的小方框,可放大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