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倪胜林的随笔《文明乡风漫山村》

文明乡风漫山村

倪家村真真切切的得到了改变。每一次回到家乡,就能看到家乡村庄的变化,就有人与我聊村里的喜闻趣事。从村容村貌、到乡风村俗,给我留下了透心的美感。
步入村前公路,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高低错落,密密匝匝,左拥右靠,鳞次栉比的楼房,现代化的楼宇与古老的民建相互交错,勾画成一处独特而别致的建筑布局。
经过治理后的村前河道干净整洁,河水盈盈透澈,围绕河堤岸边砌起的园林式景观石栏,气势宏伟,清雅脱俗,给古老的乡村增添了特有的乡间古韵。
沿河道栽种的红叶石楠与原有的杨柳相间,形状千姿百态,色彩艳丽持久,描绘出一副鸟语花香的景象,是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
走在村间清洁干净的水泥公路上,聆听学校传来的朗朗书声,与村庄自然和谐的人文景象遥呼相应,相得益彰。
这一幅幅美丽的景观,这一组组喜人的变化,利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来,我们党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得益于历届中央高层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祉,作为党的使命和担当。村民们说起农村的种种变化,无不打心眼里感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
曾经的倪家村是阳新县桂上号的深度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村民住房面积窄小,居住环境肮脏凌乱。村前村后村间生活垃圾成堆,灰与尘交织,蚊与蝇结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是倪家村村容村貌破败不堪最真实的写照。
“大吵大闹三六九,小吵小闹天天有”。倪家村是东西两源出了名的民风粗犷强悍村。曾几何时,一个拥有2000多人口的村庄,能安安心心读完初中的学生算是听话的小孩,能考上高中的学生屈指可数,别说名牌大学,就是能考上普通高校者凤毛麟角。辍学后的后生们成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惹事生非,村内斗殴不断,赌博成风。
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能否坚持党建引领,是检验基层支部浅行初心和使命,责任与担当最佳法宝。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是基层支部的基本职责。这些年,倪家村党支部在讨论和决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等诸多乡村振兴中重大问题,坚持走广纳集体智慧,民主折中的工作原则。近几年来,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20万元,完成了四段村庄公路和简易机耕路的硬化;河道上的二座公路桥梁得到了重新修建;村庄内的空旷地段全部进行了硬化;村前河道得到了有效清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得到了再次改扩建;祖堂被打造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文化礼堂。2011年荣获黄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彻底改变倪家村的面貌,引导发展经济是关键。黄石市总工会、县民宗局驻村工作队,携手村两委,从村情实际出发,制订因村因户因人而异的系列帮扶措施。几以来,先后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00万元,建起了60KW的光伏发电站、入股王英镇仙岛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发展了220亩药材种植和50亩龙虾养殖。2010年被评为王英镇“产业发展先进单位”,2017年荣获市县“脱贫出列先进村”殊荣。通过产业收益分配帮扶、就业技能培训帮扶、联系就业增收帮扶、落实扶贫政策帮扶等各种扶贫扶持手段,使倪家村一举摘掉了穷帽,摆脱了贫困,步入了小康社会。
在有为青年倪定洲、倪建波等人的创导下,倪家村青年协会牵头组织了东源一年一度的“贺岁杯”体育运动会,设立了捐资助学专项基金,在老年人聚集密集的文化礼堂,添置了棋牌等娱乐工具和电风扇等降温电器。在青年协会的影响下,正能量在倪家村得到了明显的显现,村民对读书的认知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读书的风气由先前的家长硬逼小孩读书,为小孩自己想要读书转变。2018年,该村年仅18岁的学子倪凌杰,以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录取。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村两委准会把住在村内的老人邀请到村委会会议室,为老人精心准备滋补可口的糕点食品,让老人们感受社会主义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此同时,村两委和驻村单位携手推出了“最美家庭、评选好儿媳妇”等一系列传承传统文明评选活动;黄石市总工会定期或不定期的邀请黄石文化部门来村举办各种文艺演出。通过这些活动,将倪家村的文明之风更进一步推向高潮。
而今的倪家村乡风淳朴厚实,村庄洁净卫生,民心积极向上。邻里之间互助互敬互爱之气蔚然成风,好人新事层出不穷,村容村貌焕发了新的生机,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每到夜幕四合之时,广场上,忙里偷闲跳的村妇各取所好,或扭起了秧歌、或跳起了舞蹈、或打起了腰鼓,将美丽的山村渲染得分外靓丽妖娆。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我坚信倪家村两委将会带领倪家村村民,朝着党的乡村振兴号角,一如贯之的继续前行。

倪胜林,六十年代出生于阳新县东源乡的一个古老山村。一个想用文字记录曾经岁月,用只语叙述过往流年的人。偶有拙作散见于报刊或微信等媒体平台。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0)

相关推荐

  • “指导员”成乡村振兴“助推器”

    时值盛夏,行走在贯岭镇西山村,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目及之处,青山.田野.农家院,还有干净整洁的硬化路.色彩鲜艳的彩绘墙--美景如画一般随轴铺开. 西山村 山村面貌焕然一新,干群们都说:"多亏 ...

  • 第一书记风采|王坟镇东乖场村张永亮:矢志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记潍坊联通驻青州市王坟镇东乖场村第一书...

    矢志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记潍坊联通驻青州市王坟镇 东乖场村第一书记张永亮 东乖场村位于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美丽的玲珑山脚下,三面环山,在这个只有160户.580人的小村庄里,荒山达6000多亩,林木 ...

  • 陈占超|王河遇见了大海

    文/陈占超 登封市唐庄镇西北部的王河村,是一个"青山环翠海,绿水抱村舍"的偏僻深山村.它位于嵩山北麓的勺河上游,西北连接嵩山九龙潭.背靠蛤蟆头山峰,面朝嵩阴都督峰.东邻三台山脚下的 ...

  • 第一书记风采|王坟镇后黄马村陶军军:精准扶贫引领山村巨变——潍坊市教育局帮扶王坟镇后黄马村纪实

    精准扶贫引领山村巨变 --潍坊市教育局帮扶 王坟镇后黄马村纪实 在迤逦的夜色中,王坟镇后黄马村村口的霓虹流烨着溢彩的晖光,沥青硬化.绿植美化.路灯亮化的进村路通向人们向往的品质生活,人声鼎沸的村民广场 ...

  • 身入贫困村 心系贫困户

    身入贫困村   心系贫困户   --记光裕堡乡麻峪口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甄云龙 文/魏秀德 甄云龙,1985年10月生,中共党员,2019年6月,受忻州市档案馆选派,到繁峙县光裕堡乡麻峪口村担任第一书 ...

  • 阳新山泉村:穷山村大变样

    干净整洁.风景如画的山泉村.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新海 贺介飞 饶正茂)山岭绿树丛生,楼房鳞次栉比,水泥路四通八达,文化广场崭露新颜,稻虾基地农人正忙--6月份的石市阳新县浮屠 ...

  • 随笔||怀揣那缕阳光

    怀揣那缕阳光 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在帮扶单位驻村书记的带领下,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镇铁腰村顺利完成已建档立卡贫困120户456人脱贫任务,提前一年多退出了全县8个深度贫困村序列.市工行驻村工作队员以驻点 ...

  • 驻村帮扶的白衣天使

    2017年8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以下简称"医院")进驻天津宁河区桥北街道大薄前村.孟阳作为驻村工作组的一员,开始为期三年多的驻村帮扶工作. 孟阳进行走访 孟阳白天和帮扶组同志们一 ...

  • [黄石文坛]倪胜林的随笔《追忆我的叔父》

    追忆我的叔父  四月十九日晚从二哥打来的电话中得知,我的叔父倪世如老先生驾鹤西去.惊闻痛失叔父的噩耗,心情特别难过,叔父虽然已是82岁的高龄老人,内心还是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   叔父学名倪世如,小名 ...

  • [黄石文坛]倪胜林的随笔《沙湖墩上的“守望者”》

    沙湖墩上的"守望者" --驻沙湖村工作队扶贫侧记 瞧着沙湖墩上的村庄整治正朝规划设计的方案推进:产业发展户数在井然有序的逐年增多:整村贫困家庭已经迈出贫困序列,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 ...

  • [黄石文坛]倪胜林的随笔《重忆儿时检猪粪》

    重忆儿时检猪粪   每当我看现在到上学的时候,路上大人替小孩背着书包,送小孩上学.或看到临近放学的时候,学校门口长龙般的家长们伸长脖子,围在学校门口等待接小孩回家的情景,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我的童年,忆 ...

  • [黄石文坛]邢福林的随笔《半个世纪的发小情缘》

    半个世纪的发小情缘 惊回首沧桑已过五十载,喜重逢共叙当年发小情. 四月五号,孔龙镇第三居委会儿时伙伴要回老家相聚了!清明节前夕,群主何建芳一声令下,群情激奋,大家恨不得长上翅膀立刻飞回到老家.因为我们 ...

  • [黄石文坛] 姚建林的随笔《难忘儿时抓鱼的时光》

    难忘儿时抓鱼的时光   我的故乡在江南,童年时我们家住在一个国营军垦农场里.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阡陌纵横,湖塘水网星罗棋布.至今回想起来,我最难忘的还是小时候抓鱼的经历.   我家门前有一大片稻田 ...

  • [黄石文坛] 姚建林的随笔《打糍粑》

    打糍粑  春节愈来愈近,年味儿越来越浓了.我们当地的谚语云: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酿甜酒,三十样样有.虽然还没有到农历二十八,平常的人家还是早早地预备了年货,将那些古老的如仪式一般的活动抽时间一一安排妥 ...

  • [黄石文坛] 姚建林的随笔《下棋的人》

    下棋的人  小时候,邻居家中有人下棋,我经常去观战,后来也学着下,慢慢便着了迷,从此与象棋结下不解之缘.在这些年下象棋的经历中,我也结识了许多棋友,他们性格迥异,棋风各有千秋.像人生的许多其他爱好一样 ...

  • [黄石文坛]杨世林的随笔《姻缘之托梦神君》

    姻缘之托梦神君 天下活计三样苦:撑船.打铁和磨豆腐.相传北宋年间,水乡聊城,有个忠厚豆磨郎,自小磨豆腐,专供聊城百姓食用,颇有声望.谁料,人近六旬,身体日渐不适,整天居家医病,足不出户,豆腐亦未再磨. ...

  • [黄石文坛]熊俊青的随笔《楠竹林小学》

    楠竹林小学 有一种缘分,很难再叙,却终生留恋.   有一群声音,很难再听,却自知喜爱.   有一个学校,很难再去,却信它美丽.   今年一月的雨滴,落尽了无限的怅惘:二月的阳光,垂挂在我忧郁的眉间.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