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故事之滴血的黄金:这里是地狱之门,这里也是天堂之路
尼日尔三角洲地区的石油资源而闻名于世。早在上世纪英国殖民期间,该国就对外出口了锡、煤、铀等矿产,黄金更是这里引以为豪的资源之一。然而,开采黄金也让当地人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殖民地时代,黄金带来了装备着大炮和火枪的西方殖民者。而在独立后的当代社会,黄金和其他一切可以卖出高价的资源一样,吞噬了许多普通人的生活,乃至生命。
在尼日尔阿加德兹附近的小村庄Sunke,村民近年来竞相参与采金活动。他们用研磨机将开采后的矿石磨成粉末,然后在村里的水井中洗去身上的灰尘。他们并不知道,这样不经意间的行为正在给这个国家带来世界上最严重的铅中毒危机。
因为非法开采活动猖獗,经常发生矿难事故。去年6月份,尼日尔政府禁止了自主的所有采矿活动,尽管如此,为了生存,在北部地区,仍有家庭式的小作坊进行相应的开采行动。就在我们到达的前两天,这里还发生过矿难死了两个人。
这些淘金工人一天大概需要干十二个小时的工作,但是每天的工钱却只有八九十块钱,仅仅能够满足他们的温饱问题。
这些工人一般都互相认识,大多都是一个地方来的,淘金的工作并不好干,反而非常辛苦,经常会干的灰头土脸的,对于这些非洲人来说能有一份工作就已经很开心了。
他们的工作很简单,就是不断的在矿里淘沙,掏出金沙后,将它们进行过滤处理。
在这里,矿区时常发生坍塌和毒气泄漏,孩子们和父母一起在高粉尘、高危险的环境下工作,然而反馈他们中大多数的依旧是贫穷和疾病。
图中是祖孙三代都在从事着淘金工作。
在高粉尘的高压工作环境下,孩子们常常抱怨脊背疼、呼吸困难、视力变差,但他们别无选择。
为了准确勘测黄金储藏的位置,现在他们也用上了最原始的金属探测仪。
他们一般是几个家庭分工合作,有人在地下开挖,上面有人运沙,然后专人进行过滤,最后是用水进行过滤。
工人们一遍又一遍筛去大量的泥土、石块,最后也许只能获得一点点金沙。即使挖到金子,也不属于他们而是归金矿主,尼日尔许多金矿主来自其邻国——布基纳法索、几内亚、科特迪瓦。
矿区里很多孩子都不上学,跟随着家人在帮忙运输洗沙的水。
很多人为了淘金致富梦都是变卖了家产,然后在金矿附近搭起茅草帐篷居住。每到雨季,这些茅草屋就会因为屋顶腐烂而漏雨。
铅污染的清理工作异常艰难。为了根除污染,美国布莱·克史密斯研究所下属的清理小组必须刮去当地5厘米厚的表层土,将它们包好后掩埋起来。掩埋的地方都被画出标志,警告村民不要挖掘或种植庄稼。
但清理污染并不意味着这场铅危机已经结束。在周围的其他村庄,由于数百栋土砖房都是被铅污染的泥土建造的,这些房子中的污染物还将毒害居民很多年。
这就是非洲黄金以及它背后的故事。
这里是地狱之门,这里是天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