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梨和菠萝,车厘子和樱桃,迎合小资心理的营销包装!
最近国家暂停进口台湾菠萝,在两岸引发一波热度,在主题讨论之外,一个意外的话题引起不小争论:菠萝和凤梨到底是不是同一种东西?
其实,在通告中已经非常明确了,国家禁止进口的是菠萝,但市面上销售的是凤梨,也就是说,这两个名字其实是一种东西。
菠萝英文名Pineapple,原产于南美洲巴西的亚马逊河流域一带,是著名的热带水果。16世纪从巴西传入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称作菠萝,台湾地区称为凤梨。菠萝目前共有70多个品种,中国台湾地区常见13个品种种植。台湾省出口大陆的菠萝以金钻凤梨这个品种为主。
那么为什么在大陆销售的台湾菠萝被特意称为凤梨呢?慨文认为,之所以把台湾菠萝称为凤梨和把进口樱桃称为车厘子是一个道理,只是一种炒作手法,如果大家一样都叫做菠萝,怎么抬高价格呢?
而称之为凤梨后,很多人会误认为是一个不同水果,价格卖高一些也感觉合理,没有心理障碍了。其实,台湾这些畅销品种凤梨,在大陆都有种植,海南的金钻凤梨与台湾进口金钻凤梨相比难分伯仲。但由于这几十年来,在大陆人心里形成了一种消费理念,进口的东西一定比国产的好,所以凡是进口的,都可以理所当然地卖高价。所以,同样品种的金钻凤梨,台湾进口的要比海南地产的价格高50%-100%。
相似的情况在车厘子上也有,樱桃的英文名是Cherries,车厘子这个名称就是音译而来。进口车厘子大多来自中南美洲和澳洲,品种为欧洲大樱桃,因为南北半球的气候差异,进口车厘子都是在冬季上市,刚好与中国地产樱桃错开时间。其实欧洲大樱桃早在1871年,就已经引进中国种植了,在我国山东烟台,就有著名的大樱桃优势产区,只不过在中国的名称是大樱桃。
但因为进口的大樱桃有一个洋气的名称,很多国人以为这是一种不同的东西。加之其口感比国产樱桃稍好,包装更精致,运输成本高,与国产樱桃错时上市等原因,价格被过分抬高,以致成了一种“准奢侈品”,所谓的“车厘子自由”说的就是这件事。
这种一物多名的现象,对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惑,也为无良商家哄抬物价创造了机会,但国家就没有管理规定吗?其实是有的,根据《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第六条 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名称。 食品名称应当表明食品的真实属性,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食品名称有规定的,应当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名称; (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食品名称没有规定的,应当使用不会引起消费者误解和混淆的常用名称或者俗名。
凤梨和车厘子的规范名称就是菠萝和大樱桃,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相关部门没有注意到进口凤梨和车厘子违反《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行为。
相似的还有被称为奇异果的新西兰水果,就是原产于中国的猕猴桃的改良品种,但被称为奇异果后,感觉立马就上了档次了,卖得贵也有道理了。
一些消费者被商家的宣传所迷惑,在这次菠萝辩论中言之凿凿,详细讲述凤梨和菠萝的不同之处,确信菠萝和凤梨就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慨文也感觉比较无奈,其实,被称为凤梨的台湾菠萝,本身就多达十几个品种,这些品种之间也都有不小的差异,如果他们能了解这些,就不会再纠结凤梨不是菠萝了。
在中国一再出现车厘子这样的现象,与一些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有巨大关系。同样的东西,如果打上进口标签,就会显得更高贵。如果价格不卖得特别高,都凸显不出购买者的身份,吃起来都未免无味。有一个洋气的名字,一个虽然高但也不太离谱的价格,既可以在朋友圈经常晒一晒,又不至于掏空钱包,这种小资的感觉,正是一些人追求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