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研究|道在山水之间——我的绘画写生创作观

中国画作品欣赏

庄子说:“技进乎道。”中国山水画的“道”在哪里?纵观中国美术史,可以清晰地看见、道在山水之间。正如庖丁解牛得道于牛一样、中国山水画笔墨中的各种技法、程式符号无一不是前人观照自然、通过写生感悟而来的。自然山水滋生、蒙养着¨技”,“技”里流淌着自然山水的血脉:山水画中形而下的¨技”与形而上的“道”如出一辙,这辙便是自然万物。

中国画作品欣赏

孟子认为:“浩然正气塞于天地之间”,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宗炳的“澄怀观道”,这些经典名言不但道出了人的精神气质,美感与自然的同构性、相通性,更说明了写生的重要性中国山水画只有到自然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写生、才能聆听到天地言其大美,领悟到天地之浩然正气。澄其怀,观其道,不断探索拓展和丰富山水画的语言,方可得“技”而入“道”,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

中国画作品欣赏

写生创作要反复深入生活,对自然越熟悉、越能发现细微的真美来。体悟到自然的精神,心与物融,才能悟出自然万物的宏观之气与微观之美。我从小生活在洞庭湖的兰溪河边,对那里的山水、民居和风土人情都很熟悉。但到创作时具体如何才能画得深入、画得有品位,还得反复多次去实地采风写生:这时的写生是有目的的,我深入芦苇荡,蹲在芦棚里,躺在渔船上,风餐露宿,记录描绘那里的山水、树木、云气、舟车、居民、一砖一瓦的形态,一草一木地仰揖,木屋的榫卯结构,小巷的斗拱、残壁,山石土丘的纹理。细研觅察,去发现那里最美的细节元素。去发现形象特征最美的一面。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奇就是有个性特点,奇才是最美的、奇才是最佳选择。选择奇美的布局结构、纹理质感,选择自然中最生动、鲜活感人的景物形态,宏观造势,微观求真,重新组合。使作品既具有宏观之气,又显微观之美。

中国画作品欣赏

宏观之气即山水画的精神境界与布局气势宏观之气是人对自然体验的物与心化,心与物相融的境界。画画就是如何将心与物调和一处而产生画意画趣:意是人的思志,趣是形的直觉,意趣相投,方生就出境界。境界是心与物的体验、感受是对自然的欣赏。

微观之美体现在物象的局部细节中物体质感、量感、空间感,是微美节奏韵律的音符。微观之美的求得,只能在写生创作的求真探索中获得:局部微美的塑造、要讲究笔墨的情趣。在作画之前应先设想大的构图意境。眼观自然,胸有丘壑、笔随心意,笔墨随感情的起落而抑扬顿挫。注重每一下笔的愉悦与清爽,注重作画的过程,当然也注重效果、我的写生创作在张扬自然宏观整体美的同时突出歌颂局部细节微美的快感:画中的山峦、树木、木楼、瓦房、芦苇、砖窑,重重叠叠地充塞天地,繁繁密密,乍一看去,如团团理不清的乱麻,仔细推敲,则层次分明,井然有序。描绘的江河、湖泊、溪流原野,一览无余,坦坦荡荡,这种自然而然,精雕细刻。是对微美直抒胸臆的呐喊,是对微美直接袒露的关注和铺陈山水画写生创作在注重笔墨技法的同时,应注重作品中融注哲学精神、哲学理念为此,我创作了移置系列作品,以自然之表象揭示万物之本源。

中国画作品欣赏

借万物之理,载自然之道,探求艺术、生活的相融与共鸣,用自然万物之美抚慰人的心灵,求得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之和谐。在山水画写生创作中,现代感、时代感和表现,除了技法观念的更新,通过现代景物的塑造。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秩序是一种大美,在现代景物的塑造,组构新的程式符号时,画面一定要建立美好的新秩序,给人以能观能读,可卧可游,赏心悦目的美感。我画湘西的吊脚楼,总是三层四层,重重叠叠,错落有致;构图饱满,画面大气厚重,充实而富有现代张力,布局繁满茂密,大幅满纸,几乎不留空白,但讲究满而不塞,繁而不乱,繁密中见空灵,秩序井然。屋顶上点缀的也是太阳能热水器、空调等现代生活用品,一扫过去小巧孤怜之感,力显重叠高大,威武雄壮的构成样式,体现现代感与现代意识。吊脚楼的木结构一般采用中锋勾勒,皴扫点染相结合的手法,表现木质梁柱苍劲而又松柔的质感。

中国画作品欣赏

山水画写生创作采用多点透视,缩小物体透视比例,改变物体原有的透视关系,重新组构画面,这样的重新组构,在现场写生是最佳选择。因为现场写生便于对着景物进行估算和推理,这样的重构方法,好像是站在月亮上看地球,透视变化很小,这样即可达到求真求实的目的,体现中国画的理性精神,同时又与西画感性的焦点透视拉开距离。湘中居民的竹制墙壁,青砖黛瓦,小桥流水是我作画的重要题材。每到一处写生,我总要攀登一个制高点鸟瞰,观其全貌,细细品味建筑的布局结构与整体布局,改变透视变化比例,寻找迂回曲折的透视变化加入现代构成意识,探究来龙去脉,领略古人的气度与智慧。画瓦片用湿法勾皴,画墙砖则用大斗笔平刷,跟泥瓦匠刷墙一般,横拖竖抹,等墙面斑驳的效果与雨水漏痕显现出来以后,再趁湿勾点风霜腐蚀的斑点、脱落的粉壁等:笔到之处,苍润之趣尽显其中。在整体的布局中,还采用大块的光影,即显自然之形,又具黑白之美,极富现代构成意味,其盎然情趣突显出古典居民苍润、灵秀的现代气息。

中国画作品欣赏

写生是创作绘画语言的最佳途径,面对自然万物,我们应该“澄怀味象”,以表现对象为己任。洞庭湖是我常去写生的地方。画湖洲湿地,用石青、石绿参墨侧扫,浓淡相接,意笔连连,干湿互补,一气呵成,表现湿地草坡湿漉漉、毛茸茸的质感。画树木常用双勾与点染相结合的方法,讲究黑白相间,浓淡相宜的层次和纵深感。

画湖边芦苇、田野草垛、山坡油菜、垅埂黄豆常用重叠重复的勾染,用线飘逸而又凝练,用色淡雅而又概括、物形层层叠叠,穿插有序,体现出湖乡静穆深远,丰厚空灵之气韵。为了恰到好处地表现山石树木等自然物象的质感、纹理,常仿自然之形,反复揣摩,摸索出了用平锋运笔当刀用的笔法。用斜砍、竖劈、横刮、乱剁、提挑、拖扫、敲打、锤顿等劲健灵动的刀笔。运胸中之气,化自然之韵,刻画岩石的雄浑刚健、泥土的隽秀清雅,老屋、老船的斑驳沧桑,倾力打造洞庭湖沉雄磅礴的气势、浑厚苍润的意象。

中国画作品欣赏

传统中国山水画的核心,其实就是讲创新。正如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非常道”,就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没有“常道”只有变才是永远不变的法则。这里应该注意的是“非常道”并不是没有道,而是弃“常道”行事的同时注重新得道,真正没道是寸步难行的。也就是说山水画的写生创作在改变传统技法、更新观念的同时,要思考再次创造新的技法,建立新秩序、新观念。

油画作品欣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