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称它“仙人余粮”,曾是充饥的粮食,今50元1斤,快挖绝了

导读:农村有“一宝”号称“仙人余粮”,曾被农民挖来充饥,今50元1斤

文/农夫也疯狂

老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现在很少听到有人吃不饱饭了,就连贫困户也少了。记得小时候,经常有乞丐家家户户来乞讨,他们都说是因为家里面闹饥荒了,吃不饱饭所有不得以才出来乞讨。

在过去因为粮食的产量不高,种植技术也落后,完全是靠天吃饭,常遇到粮食歉收,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情。遇到这种事情,就要常去山里面挖野草、摘野果来充饥。而有些地方山里面连野草野果也没有,实在不行的,就只能是去乞讨了。

在南方很少有人出去乞讨,原因就是这里的山区多,山里面可吃的食物还是很多的,很多的野草野菜都能充饥,就连有些植物的根茎、树皮都能吃。在南方的山区就有“一宝”,农民称它为“仙人余粮”,曾是农民的充饥粮,如今野生的卖到50元一斤,农民:都快要挖绝了。

“仙人余粮”是何物?

从仙人余粮这个名字,就给这种植物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其实它在过去很常见,是生长在树林下、灌木丛和山坡背阴处的一种寻常植物——老虎姜。

老虎姜又叫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鸡爪参等,如果这些名字都没有听说过,那应该知道黄精,就是这种植物。

老虎姜是民间的叫法,它是黄精属植物,根茎是横着生长的,呈圆柱状,并且还有膨大的结节,看起来很像是生姜,但是和生姜又有不同,所以就得名老虎姜。

“老虎姜”的价值

有些人不明白,老虎姜为何又叫仙人余粮?难道是仙人吃后余下来的粮食吗?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人追求长生不老,希望能像仙人一样脱离生老病死,所以就会寻求长生,其中就包括一些修炼的道士们。当时道士们为了长生,在饮食选择上很讲究,其中老虎姜就因为淀粉含量高,具有饱腹感,并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以道士们就经常吃。另外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中,也记载了当时一些道士吃黄精然后长生不老的说法,因此就有了仙人余粮的说法。

大家可不要意外,在古代的时候确实有食用老虎姜充饥的说法,有些山区的农民没粮食吃了,就挖老虎姜来吃。这个在古代是有医学著作和史料记载的,其中最早的医学著作《神仙芝草经》中就对黄精的作用及功效进行了十分全面的概括:

“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倍增,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指出来黄精的功效,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

这种植物的生命力很强,且是多年生的植物,在当时很多的山区都有它。而对于广大的穷苦百姓来说,可吃的食物本来就短缺,有营养的食物就更少了。可是黄精是药材,又能充饥,山里面到处都是,所以很多人就常去挖它。把它称为“仙人余粮”,也是对这种植物的赞誉。

结束语

黄精在过去是充饥粮,农民把它当饭吃,如今基本都是当成了煲汤的靓货,或者是用来入药了。在南方的很多山区,就常有人去山里采挖黄精来煲汤,它既能直接生吃,也可以用来煮粥吃,还可以和米饭一起煮着吃。当然了最佳的吃法就是煲汤了,像排骨汤、猪脚汤、鸡汤、鸭汤等,都是非常滋补的。对于身体虚弱,大病初愈,或者是刚刚手术后的病人来说都是非常滋补的。

其实,近些年黄精还有另外一个用途,那就是当成观赏植物。这种植物的花朵很像铃铛,在风中吹起来非常漂亮。而它的花谢掉之后所结的果实,虽然也很迷你,但是会随着不断的生长,颜色会从绿色渐转至黑色,然后是白色、紫色或红色,果期长达半年之久,因此也因为观赏价值,而被当成绿植种植。

如果你在山里看到老虎姜了,记得挖回来。现在山里面野生的黄精已经快挖绝了,野生黄金在市场上50元一斤也未必买得到。而把它种在院子里可观可赏,还能挖来煲汤,何乐而不为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