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和一个闽南人说粤语很南
时常听闻在粤港澳生活的闽南人提及,会说闽南话感觉学起粤语来方便许多。事实上确实如此,笔者迄今为止在珠三角停留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个月,但也能说一口当地人听起来不奇怪的粤语。闽南话和闽南地区人民的语言生活确实给闽南人学习粤语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为什么闽南人学粤语感到相对容易
粤语形成的历史并不早。虽然广东的开发比福建早,但如今的粤语并不是秦汉时期进入岭南的汉人说的方言的后裔。粤语的直接来源是唐宋之间的通语。唐代前期及以前这里说的方言不可考,且和当时的中原地区的方言差异很大。一直到唐代,广东的口音还经常受到中原居民的嘲讽。《坛经》就记载了作为岭南人的六祖慧能北上求法,被斥为蛮夷、指责语音不正。现在的粤语是唐以后各地移民迁入后使用当时通语并和当地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融合的结果,其中语音层次大致上是对晚唐中古汉语的发展。
闽南话的底子来源于一支更早的南方方言,我们之前的文章有专门讲过这个问题,但闽南话存在不同历史层次的堆叠:福建省内的闽南话的文读层的来源和粤语在时空上是有重合的,都是晚唐到宋初我国国内通行的权威方言。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越书面语的词,其闽粤读音越是相似,部分来源上的接近是有人觉得两者接近的一大原因。
若无特别说明,本文表格中提及的泉州方言都是文读音。
当然,如今的北京话、南京话等官话方言也是中古汉语的后代,只是在某些地方变化得比较大,社会上就听感而言不觉得它们和闽粤有什么共同点,又因为常见,没有人吹捧它们是“古汉语“,其实它们的某些特征甚至比南方一众自诩存古的方言还接近中古汉语,比如”分平翘舌“。
来源上的接近除了带来发音上的接近,最重要的是“内里“的接近,即两者的音系存在较为严整的对应,把握住这个对应关系,知道了一小批字的读音,还可以根据规律推得更多字的读音,起到一举多得的功效。
而帮助那些成功掌握粤语的闽南人学会粤语的帮手其实还可能有一个大家不一定愿意相信的。那就是来自千里之外首都北京的普通话,我们来看这组字。
表中黑、摘二字的北京读音实属北京白读,北京文读为hɤ,tsɤ,韵母也是一样的,但这两读普通话中少见,一般来说北京白读能分清楚的古入声字音类比文读多。
泉州文读根本分不清间/干、湖/豪/河及“黑/摘“二字的韵母,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是能分的。闽南人的普通话水平都不错,脑子里分得清楚这些字,在学习粤语的时候也自动会分门别类,和闽南文读本来的”分类“组合起来对粤语音系进行”认识“。这种工作,只要你的普通话和闽南话足够好,大脑会帮你代劳。
基于此给学习粤语的闽南人的建议
闽南人学粤语,北方人头疼的入声和各种发音问题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说好、精通普通话和闽南话,善于寻找它们和粤语的某些对应关系,立足生活实际多说多听粤语,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当然,粤语里面一些闽南话没有的元音,如y、œ,以及带有这些元音的韵母,闽南人要着重练习。
文稿:耶律楚材
图片:百度
排版:飞天小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