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能的话 你会买五粮液牌汽车吗

就在前天,奇瑞官方发布公告称,将旗下凯翼汽车51%的股权转让给宜宾汽车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几乎让出了凯翼的话语权。

的确,五粮液想要进入汽车产业,其实早在2006年收购新晨动力那会儿,意图就已经相当明显。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造车行为迟迟都没有进展。直到2017年与观致的洽谈,终于又让五粮液找到了时机,尽管最终观致因卖给了宝能集团而与之失之交臂,但是凯翼品牌的成功收购,已然是有一个开端。

不出所料的话,未来奇瑞可能还会继续减持剩下的49%股份,转给目前仅有0.5%的宜宾市普什集团,也就是五粮液的全资子公司。

奇瑞瘦身 为的是“一个奇瑞”战略

之所以赶着在2018年之前就完成收购,其实也是奇瑞急于推进“一个奇瑞”战略的结果。

想当初奇瑞在十年前依靠QQ成为了自主品牌车中的佼佼者的时候,开发了大量的衍生车行,也急于诞生了好几个子品牌。

的确,在那个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年代,不仅奇瑞一家这么干,包括吉利等在内的自主品牌都用车型来堆销量。然而事实证明从长远的规划来看,短时间的分散资源只会让产品力停滞不前不说,还会导致内部竞争与矛盾的加剧。

所以,从2012年开始,奇瑞开始实施“一个奇瑞”战略,停用了大多数的子品牌。只保留了面向高端的观致,中端的奇瑞以及负责入门市场的凯翼。

不过,尽管在精简品牌、缩减流程之后,这高中低三个品牌的表现却并不像最初设想的那样,盈利并且发展良好的仅有面向中端的奇瑞品牌,无论是观致还是凯翼,市场表现都不太良好,处于亏损状态。

所以,按奇瑞接下来的思路,观致给予宝能、凯翼给予宜投与普什之后,劲会往奇瑞这一处使,让企业的产品力、规划都更加的锋利并清晰。

当然,没有了凯翼与观致亏损的负担,奇瑞也更有精力花大价钱在研发上,这对于品牌本身还是企业发展来说,肯定都是更好的处境。

品牌力并不强的凯翼该怎样涅槃

凯翼在2016年全年销量大概为4.2万辆左右,2017年前10个月则不到2万辆,都没有达到既定目标。

从当下凯翼的产品线来看,它覆盖了紧凑型SUV、小型SUV以及小型车三条产品线,都属于市场红利的细分类型。

并且,根据17年11月的消息,凯翼还有一辆中型SUV凯翼X7处于研发周期内,预计会在今年的3月份亮相。

从产品布局来看,凯翼其实并没有脱离市场洪流的风口,但是经过仔细比对后会发现。凯翼在定位与价位分布上其实与奇瑞有相当大的重合,消费者在进行对比的时候自然会偏向品牌力更好的奇瑞车型。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为家用紧凑型SUV的凯翼X5与奇瑞瑞虎5X,在价位区间上就有90%的重合,都是7.99万起步,到11万左右的顶配。

况且,瑞虎5X的7.99万入门车型就直接配备了1.5T发动机,而凯翼X5还是那台仅有139匹马力的老旧2.0L自然吸气,可以说瑞虎系列的性价比全方位超过了凯翼车型,这还仅是内部的竞争。

由此,凯翼想要在五粮液的手上重新焕发光芒,除了借着五粮液本身的这个噱头之外,必须要完全重新构建产品思路,有清晰的定位于方向,这是首要工作。

从双方合作的公告与参加的股东来看,收购方宜宾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的主要工作内容有新能源汽车投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检测与销售,另外还包括分时租赁等汽车后市场服务建设、管理以及新能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相关的业务等等。

由这份资料来看,五粮液这次拿下凯翼基本上就是要往新能源汽车方面走了。

这就让人不免联想,五粮液是否只是需要的凯翼这份生产线、供应商资源以及整车生产管理、流水等等。

从格局来看,凯翼品牌无论谁说了算,现在既然已经背靠国资,加上不差钱的五粮液集团,有的是空间来展开拳脚。更多的却是如何去贯通新能源汽车的方向,加大智能化方面的投入,才是真正的发展计划。

最后

五粮液从2003年那会儿就萌生了自己的造车梦,这次凯翼的收购,虽然让整个想法迟到了近15年,但是迎头赶上新能源的东风,却也还不算晚。

至于到底是奇瑞帮了五粮液圆梦,还是五粮液帮奇瑞收拾了一个包袱,那都还要看凯翼未来到底发展如何了。

▲法律顾问林小明:1360817793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