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湖北学子修学的信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回湖北学子的信:
古代有个因是子的学者,他得了肺痨,九死一生,师父教他万缘放下、一心静坐,数月下来,身体痊愈,详细可看《因是子静坐法》,后来这位学子就出了这部册子,惠益迷苦病患,成为暗处一灯!一法不通,百法无用。
大家看老虎吼啸就那几声;鹤唳九天也就那几声,百篇古文是一个标准,一篇古文练出神韵来是更高标准,什么是神韵?倒背如流、滚瓜烂熟、脱口而出、积极热忱、声音洪亮。
背古文你背熟了可能是应付,多少人考试背的很熟,可是文章一样很糟,精神气貌一样很馁,像瘪气之球不耐久也。
诵持是一生功夫,不是百篇,而是百千遍。每一遍都有极大的热情,像我回大众书信,每一封我都是享受着回,同行还有朋友劝我:“曾医生,你这回信吃力不讨好,耗神费时间,多不划算。”我说:“认真地回了,只要有一个人看了信有触动、有变化,此回信之功不虚也。可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可能问者无心,观者有意。”所以湖北张为实学子的信会给旁观者带来更多灵感,就像戏台上面做戏的人有感想,殊不知观众感想更大;黄帝跟岐伯在对话,相互有增长,殊不知千百年来看《黄帝内经》的医学子增长更大、功德更伟。
想到这点,所以我富有更多的热情去答疑解惑。以前有四个字称赞柳宗元叫“风流宛在”,“流”字那个点没有写,把它点在“在”字下面,代表风流要少一点,人要实在多一点。所以这里致张为实学子要想自己背百篇古文的初发心是什么?教人背古文?提高背诵界的天花板?由背诵而入道?起码要有标准,你能否像公孙大娘舞剑,飞鸟为之徘徊?书法家、艺术家看后都能开悟,产生灵感?
看了你的作品会开悟,那么你的作品功德无量;观赏你背诵意犹未尽,那么你的背诵就有意义,所以我希望下次收到的不是张为实学子的信,而是张为实学子一分钟或三分钟的背诵视频,坦然用你的背诵去打动万千观众。开人眼界,慧人心灵!
最后部分观众成为你的粉丝,粉丝成为你的学生,学生成为你的忠实弟子,你的忠实弟子成为大家的老师,这就是真正的师道庄严。可能我讲的有点远,可是我不将标准跟你们讲,你们就会在低阶位上像狗咬尾那样来回盘旋,实为可怜。以为自己背很多,其实不过就是一种贪婪而已,并没有在利他和教法上面成长的修习,都不是正道。
汝若心能常清静,便得修学大捷径。
怎么清静?想通这点就清净了。这点没想通,把你放在香格里拉、放在三山五岳、放在武当山顶、放在峨眉金顶、放在五台山都很难清静,放在老师身边也一样,所以我的学子接下来最重要一点,拿出你的作品展示,或练功的或背诵的,让遥学的老师都能看到你的真实修为,而不是仅仅一封认真写的信而已。
至于具体收视频跟才艺展示的方式,相信有心人就能问得到。
辛丑年5月23日曾培杰书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