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还是“恶魔”?看过这篇文章,你才能理解儿童是怎么回事

授权自“给妈妈们的心理学”
(ID:jijixlxma)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不管是小时候,还是成年后,得不到足够的关心和爱护,我们都可能变回那个没有安全感、阴晴不定的孩子。

今天是儿童节,除了真正的儿童,八段锦也想关心一下和我一样,外表已经成熟但内心始终有个小孩的成年人。给大家分享业内大咖施琪嘉的书《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心理学“内在小孩”的概念,已经被自动指代为“因为童年受过创伤所以内心有个部分一直长不大”的意思,其实它不只有这么一层意思。

“内在小孩”不容易被发觉但对一个人的生命状态起着决定性作用心理意义上的抚养孩子,就是在内心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内在小孩”。

看完这篇文章,你也能理解“儿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01

小孩子的生存逻辑

有不少人认为,小孩是不能宠的,要严加训练。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当然生下来就得做规矩。

传统的育儿习俗中有一个“裹粽子”,就是孩子刚出生就要严严实实地像粽子一样裹起来,这样他就不会胡乱伸手蹬腿,在起跑线上就懂规矩了。

但是小孩伸手蹬腿,那是增大和外界接触的一种方式,用来长身体的,裹成粽子,还有机会伸展自己吗?

“哭声免疫法”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也是类似的,让一个小婴儿使劲哭,不要理,哭够了自然就不哭了,就能“独立”睡觉了。

这些都是大人按照自己的逻辑想出来的,小孩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从事婴儿研究的英国精神分析师克莱因把弗洛伊德的有关儿童的研究范围,从3岁以后提前到1岁以前

你一定会好奇,小婴儿又不会说话,克莱因怎么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很多心理学家重要的信息来源来自于对自己孩子的观察,比如近代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皮亚杰。

你可能觉得这样小样本的个体观察很不靠谱,但他的理论直到现在还有着巨大的影响。

只能说伟大的人怎么都能得出超越时代科学水平的正确结论,克莱因也不例外。克莱因最大的一个发现是:

孩子内心想象出来的母亲和现实中真正的母亲不是一回事。

这个结论,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简单说,就是:

孩子想要你做的,和你想为孩子做的,以及能为孩子做的可能不是一回事;

你看到的现实,和孩子看到的现实,以及真正的现实可能不是一回事。

只有把这套逻辑捋顺了,父母才能明白:

如果希望孩子好好长大,就必须把你心里的那一套先放在一边儿,了解小孩的内心是怎么运转的。

如果一个成人还认为内心期望和现实没有差距,那他就是一个精神病人;

但是特别小的孩子并不具备理解这种差距的能力,ta就认为我怎么想的这个世界就应该怎么样

当特别小的孩子说“要”时,你不去满足他,他的内心和外界就会出现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这个世界不如我,这对小婴儿来说是一种很致命的打击。

小婴儿只有体会到世界所有事情都像他希望的那样运转,才能心安理得地成长;这样健康长大到一定阶段以后,他才能慢慢具备区分内在和外在的能力。

 
02
为什么要把婴儿当上帝养?
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认为,孩子在出生以后的3个月之内,仍然处于胎儿的状态,所以父母应该给他提供一个母亲子宫般的环境,也就是无条件满足。
他哭闹时,就要有人陪、把他抱起来哄;他要吃东西时,要马上有人喂;他排便后,也要有人马上来收拾干净。
孩子在内在世界中,要形成这样一种印象:想要什么,马上就能实现
早期的内在小孩就是一个“全能的上帝,为什么小孩那么需要做一个上帝呢?
自然界有一些哺乳动物出生后,几分钟之内就必须站起来,甚至必须学会奔跑,否则它就会被吃掉。
但是人类是早出生,也被叫作不成熟的出生
以为小孩生来就很快乐,是一种巨大的误解。

奥托·兰克认为婴儿都有“出生创伤”(The Trauma of Birth),婴儿从温暖安全的母体突然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第一感觉应该是不信任、不安全

ta的惊恐和焦虑,我们称之为“存在焦虑”,即“我能不能活下来”。

初生的婴儿完全是弱鸡状态,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对外界毫无防范能力。只有相信自己是“上帝”,才能相信自己可以活下去,不然直接就被吓死了~
其实成人也一样,越是柔弱无能的人,越要在内心相信自己特别重要、具有“神力”。
这样的人,要么欺负比ta更柔弱的人来证明自己的强大,要么就退回到内心的幻想中,假装自己很强大。
为什么有的常胜将军失败一次就彻底崩溃了?因为这样的人无法接受自己软弱的一面。
人类能活下去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感觉良好”

 如何变成好运的人?培养乐观的5个练习
03
什么时候内在小孩会变成“恶魔”?
但是,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就连父母和孩子也是如此。
很多父母听说要把孩子当上帝就气死了,凭什么啊?父母才是孩子的“上帝”好吗?!
成年人总是想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有些父母在孩子很小时,就教他守规矩、懂礼貌、孝顺,要“孔融让梨”,做不到就认为他们“自私”、“不孝顺”、“烦人,让父母很累”。
这些要求都是让孩子不要首先考虑自己的感受,可是不“自私”,太小的孩子就没办法活下去。
孩子感觉不到现实对他的友好,会逐渐退到自己的内心中,不要跟现实接触”,在内心形成一个更好的虚构状态甚至营造一个理想世界。
这个想象的世界里,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这个世界中的父母比现实中的父母更加完美。
这种最初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小孩,内在小孩可能会朝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
一种方向是发展出特别糟糕的内在小孩。
小婴儿成天哭泣、生病、出疹子,把自己挠得到处是伤痕……这样的小孩让人觉得麻烦、不可爱,其实是他需要得到更多照顾的表示。
另一种方向是发展出特别安静的内在小孩,特别乖。
小孩子太乖不是好事,可能代表缺乏探索和反抗的动力,也可能变得孤僻。
如果一个孩子的内在不是“上帝”,可能还会发展成另外一个极端:“恶魔”
比如,一个经常生病的孩子或经常哭闹的孩子,经常把父母纠缠得睡不着觉的孩子,他就有可能有一个“恶魔”般的内在小孩。
这样的孩子对人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他需要人拥抱、照顾,另一方面他可能会推开、踢打、撕咬照顾他的人。
这个“恶魔”的内在小孩很可能会一直藏在人的内心里。
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一旦发起疯来简直会变成一个我们不认识的人,这就是他的“恶魔”内在小孩出现的时候。

04
如何让内在小孩健康成长?
幸运的人被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谁是幸运的人呢?就是那些该当上帝的时候踏踏实实当过上帝的孩子吧,但是这样幸运的人能有多少呢?
童年都很快乐,其实是一种奢求。
实际上,童年是最柔弱、最不能决定自己命运的阶段,遇到什么都不得不承受,想不出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一点小事都可能让你留下终生阴影。
而本来最能保护你的人,却不能理解你这种痛苦。
荣格对人生阶段做了划分,0-15岁是母亲阶段,15-35岁是父亲阶段,也就是说,35岁之前,如果你的父母还肯弥补对你的亏欠,那你还是可以和他们纠缠一下的。
35岁之后,就是自行化解阶段,只能靠自己了。
也就是说,你要自己关心一下你的内心小孩了:
缺爱的内在小孩,有强烈的占有欲和病理性的嫉妒;
 
缺陪伴的内在小孩,有强烈的孤独感,过分黏人或者缺乏安全感;
 
缺道歉的内在小孩,有强烈的委屈感,拒不认错;
 
缺共情的内在小孩,有强烈的憋屈感,以孩子的视角看待成人世界;
 
缺玩耍的内在小孩,情感匮乏、无法处理复杂的情感;
 
缺夸奖的内在小孩,自卑、过度求夸奖、喜欢贬低他人(因为自己就是这么被贬低长大的);
……
每一种没被充分尊重的内心需要,都会影响成人的情感和关系模式,而所有的疗愈都是从理解开始的。
当你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模式,你就可以抚慰那个伤心无助的内在小孩了。
抱抱ta,告诉ta,ta也有机会体验一下上帝的感觉的。
婴儿被照顾得很好的自在状态,类似于一个人本真的状态。
一个成年人在努力让自己更能适应环境的同时,也需要偶尔像个被充分满足的婴儿一样,让自己能安静、专注而单纯。
儿童,和心里住着儿童的成人,都值得快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