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鄂州的左岭镇内还有李自成转战时下马停留的下马嘴
大顺政权末年,一代枭雄李自成突出清军的包围圈步步艰难。大军边打边撤,撤至今天洪山区(曾经鄂州)左岭镇的一条小河港时,也许在黑夜的泥泞中行走不便,也许在这里有- -次近距离的围追堵截,身处漫天血海中的李自成失身从马上摔下,混乱中战马离开了主人。失去了战马的李自成靠着亲兵的浴血保护,才得以退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小山坡(今左岭镇庙岭公路东侧)。为了更迅速地远离危险.李自成在山坡的树林中脱下了沉重的铠甲这一系列的战争实录被失马港和卸甲岭两个地名记录了下来。
武昌的这一仗,拼掉了李自成已为数不多的血本,但还没有拼光他的希望,夫人率领的军队还有实力,不忠心的人早已逃走,跟随他都是忠心之人,他还有扳回的机会。地名记录历史常常是惊人的准确。由这些地名而起,我在《清史稿》中发现当时追击李自成的都是清初强硬的传奇人物,最重要的当属清军统帅阿济格的副手鳌拜。人关以后,鳌拜的主要任务就是追击李自成。是他在西安大败李自成,此后便连续追击,不给李自成一丝一毫的喘息时机。从武昌败下阵来的李自成此时的军队还有多少呢?撰写长篇小说(李自成》的姚雪垠,也是研究李自成的权威。他认为此刻的李自成大概还有3万人。
李自成率领这3万人马,退到阳新富池口。富池口有“踞长江锁钥,扼鄂赣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李自成决定在此地设防,与清兵对峙。可还没来得及喘息,清兵又追杀而至,李自成的两位叔父、总兵左光先和许多重要的将领卷属都被清兵俘虏。李自成疯狂了,他将自己的3个妃子投人江中,率哲死跟随的残部向九江撤退。但是,在离九江40甲处,又被清兵拦头伏击,阵斩将士40余人、大多数船只也被清军夺走。背水一战后的李自成,令将士将仅剩的200多只船烧毁,令队伍分成数股,改由陆路逃生。
曾经一-呼百应的李自成,此刻已然落魄到不敢要太多随从的地步。为了避开清军主力,不引起人的注意,他带领少量亲兵进人了通山。虽然摆脱了清兵的围追堵截,可当地山民程九伯在不知就里的情况下,率领地方民团追杀这支外来的小部队。拼杀中,亲兵溃散。李自成独自一人逃至九宫山牛迹岭,被程九伯杀死。鸣呼,一代英雄,几乎就是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在横尸两日后被当地山民装人瓦缸,用当地最简陋的埋葬方式两口缸对在一 起,草草埋入黄土之下。英雄至死的天昏地暗,英雄末路的仓皇凄凉迷漫山间。
康熙四年(1665年),也就是李自成死后20年,康熙《通山县志》修成。其中关于李自成的记载如下:“李自成墓在九宫山下牛迹岭。顺治二年,李自成败退至此,山民程九伯集众人杀李自成于小源口,并被葬于此。
-一个失马港,一个卸甲岭 ,这两个地名竞然成了李自成失败的过程纪录。如果说,在武昌战役之前,李自成的东撤还只是战略转移,以图东山再起;武昌战役之后,李自成就完全是寻求逃生之路了。失马港,失去的哪里只是-一匹战马,分明是李自成已经建立起来的江山的彻底垮塌;卸甲岭,哪里只是卸下笨重的铠甲,分明也是卸下了图谋再起的希望,分明也是战斗即将结束的标志。在武昌大战之前,李自成在与清兵的战斗中还小有胜绩,武吕之战后,李自成除了失败就是失败。鸣呼,一代英雄,在武昌留下的地名,简直就是这支农民军的惨痛结局的通告。
有人归结李自成失败的原因,常归咎于刘宗敏抢了陈圆圆,导致吴三桂“冲冠一怒 为红颜",其实,这是一种不负责的调侃历史,是“女人祸水论"的又一个典型例子。
站在历史的山巅,俯视整个历史事件的全貌,李自成失败的原因相当清晰,即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内外交困。关外,虎视眈眈的强大清军和吴三桂的降清,合力造成了对李自成的致命打击。对内,李自成仍然只能算流寇,转战十多年,曾经扫平陕西、河南等大部地区,但都没有建立有效的地方政权,因而失去了稳固的政权基础。从北京败退下来的军队,不仅要与清军作战,还要随时应付各地死灰复燃的地方武装的袭击。没有了根基的政权怎么能不失败呢?打垮李自成后,清军开始对付张献忠的大西军。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同样是鳌拜充当先锋,消灭了张献忠农民军。
今天在洪山区(曾经鄂州)左岭镇内还有下马嘴,地名志中记载日:李自成转战江汉时,曾在此下马停留。下马嘴附近原来有条河,河边渡口因而称为下马嘴渡。李自成失落战马的小河港处形成的村落称为失马港村;左岭镇庙岭公路东侧的坡地由卸甲岭改称甲铺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