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论语》(6)
健迅谈历史 2021-02-13 11:49
27.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季氏旅于泰山”,不是说季氏到泰山去旅游,“旅”在这里是“祭山”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在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祭祀名山大川,季氏只是鲁国的大夫,竟然要去祭祀泰山,孔子认为这是“僭礼”的行为。
“救”,这里是“阻止”的意思,“救”的本义就是止、禁止、阻止,《说文》:“救,止也。”比如《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也是这个意思。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孔子感叹说,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林放是一个普通人,还懂得向孔子问礼(见上文25),而身居上位的季孙氏不仅不遵循礼,居然还认为神灵会接受他这种不合规矩的祭祀。
28.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征”,证明、验证。
“文献”,和现代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这里的“文献”包括历代的历史典籍和当时的贤者两部分内容。朱熹在《论语集注》里说:“文,典籍也;献,贤也。”
29.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在孔子时代,“祭”一般指祭祖,所以“祭神”要加一个神字。“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是说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我们知道,孔子并不愿意多提及鬼神之事,他说过:“敬鬼神而远之。”(《雍也篇》)所以孔子不一定是认为鬼神真的存在,他强调的是参加祭祀就要内心虔诚,引申开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用心真诚,有敬畏之心。
“吾不与祭,如不祭”,一般解释成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与”读四声,“参与”的意思。比如朱熹在《论语集注》里说:“言己当祭之时,或有故不得与,而使他人摄之,则不得致其如在之诚。故虽已祭,而此心缺然,如未尝祭也。”
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这句应该断为“吾不与,祭如不祭”,“与”读三声,是“赞同”的意思。这样句子就翻译成了“若是我不赞同的祭祀,祭了如同没祭一般”。杨伯峻先生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30.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杨伯峻先生说这两句可能是当时的俗语,屋内西南角叫“奥”,做饭的地方叫“灶”,古人认为“奥”和“灶”都有神,需要祭祀。“媚”就是巴结的意思,在中国人眼中,神是可以“媚”,可以巴结的,于是乎就有了“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这样的人。时至今日,许多人的拜佛求神莫不如此,祈求发财的,祈求免罪的,总不能想想,自己奉献上一点香火,就向神佛提出了那么多的要求,岂不是太不公平了?
王孙贾是卫灵公的大夫,他和孔子的这番问答都是用的比喻,后人一般认为是在说卫国的政治,但具体的含义,就只能猜测了。有人认为,“奥”是一室之主,比喻卫君,又在室内,也可以比喻卫灵公的宠姬南子;“灶”是王孙贾自比。这是王孙贾在暗示孔子:“你与其巴结卫君或南子,不如巴结我。”因此孔子回答:“我要是做了坏事,巴结谁都没用;要是没做坏事,谁也不用巴结。”朱熹持这种看法,他在《论语集注》里说:“故时俗之语,因以奥有常尊,而非祭之主;灶虽卑贱,而当时用事。喻自结于君,不如阿附权臣也。贾,卫之权臣,故以此讽孔子。”
也有人说,这不是王孙贾暗示孔子的话,而是请教孔子的话。“奥”指卫君,“灶”指南子、弥子瑕,是说,“有人告诉我,与其巴结国君,不如巴结有势力的南子、弥子瑕,你认为怎么样?”孔子告诉他:“这话不对。得罪了上天,祈祷也没用,巴结谁都不行。”杨伯峻先生比较赞同这种说法。
31.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监”,通“鉴”,“借鉴”的意思。“二代”指夏、商两个朝代。孔子推崇“周礼”,而“周礼”是周朝借鉴了夏、商两代的礼制,通过改革和创新,形成的完备的礼法制度。推崇“周礼”,体现了孔子继承和发展的文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