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桓玄心存异志图谋篡位,司马元显一步错步步错 2024-07-30 22:25:54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40篇趁着孙恩之乱,朝廷无力干预,桓玄先后击败殷仲堪和杨佺期,基本恢复了桓温当年的地盘,他志得意满,想要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所以,桓玄一直在厉兵秣马,密切关注着朝廷的一举一动。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六月,当听说孙恩逼近建康时,桓玄立即集结军队,向朝廷呈上疏奏,请求带兵征讨孙恩。让你来平叛岂不是引狼入室?司马元显找不到理由拒绝,恐慌不已。幸亏在刘裕和刘牢之的威慑下,孙恩很快撤退,司马元显连忙以诏书制止桓玄起兵,桓玄无奈,只好命令部队解除戒备。十二月,桓玄向朝廷奏请,以他的哥哥桓伟为江州刺史,镇守夏口;以司马刁畅为辅国将军、督八郡军事,镇守襄阳。对于桓玄的奏请,东晋朝廷无敢不从,全都允准。接着,桓玄又派麾下大将皇甫敷、冯该据守湓口,强行迁移沮水、漳水流域的两千户蛮族到长江以南,设置武宁郡,又把四处流浪的饥民招集在一起,增设绥安郡,视朝廷如无物。不仅明目张胆的设置郡县,桓玄还将应朝廷之命入朝的广州刺史刁逵和豫章太守郭昶之扣押,不让他们前往建康。种种迹象表明,桓玄离自立门户只剩最后一层窗户纸了。此时,桓玄拥有东晋三分之二的疆土,多次让人呈上符瑞,以此迷惑百姓,又给司马道子写信道:“孙恩上次逼近京师,并不是因为力量不足而退走,而是天时不顺。王国宝死后,王恭没有乘势统领朝政,可见他对您没有丝毫的不敬,您却说他不忠。朝中并非无人可用,只是您不能相信他们罢了!长此以往,日复一日,以致酿成今日之祸。朝中大臣害怕您,不敢说话,我是在外地才敢直言。”桓玄的这封信,无异于逼宫,将东晋的危局全扣在司马道子父子的头上。司马元显看到这封信后,更加恐惧。张法顺对司马元显道:“桓玄凭借家世资望,先吞并殷仲堪和杨佺期,又独霸荆楚一带,您所能的控制不过是三吴之地罢了。孙恩为乱,三吴一片狼藉,公私困竭,桓玄一定会乘机作乱。”司马元显忧心忡忡道:“我们该怎么办呢?”张法顺献计道:“桓玄刚刚将荆州强抢到手,人心并没有完全归附,他正在努力平定局势,安定民心,没有功夫考虑别的事。如果乘着这个时候派刘牢之为前锋,您随后亲率大部征剿,桓玄一定会被消灭。”司马元显深以为然。正好这时武昌太守庾楷因为桓玄与朝廷结怨,他担心事情失败后牵连到自己,再次投靠朝廷,派人对司马元显道:“桓玄不得人心,部下也不太听从他的命令,如果朝廷派军征讨,我一定作内应。”司马元显大喜,马上派张法顺到京口去找刘牢之商量。讨伐桓玄?现在合适吗?有必胜把握吗?刘牢之并不看好这件事,或者说他不想为司马元显卖命,闪烁其词。张法顺回来后,对司马元显道:“我看刘牢之的言色,必定怀有二心,应该把他召到建康来杀掉。不然,他会坏了我们的大事。”司马元显不听,决定自己单干。于是,东晋朝廷开始大治水军,征选兵卒,装备战舰,筹划讨伐桓玄。孙恩在海上虎视眈眈,刘牢之的态度暧昧不明,三吴百废待兴,司马元显却在这个时候去讨伐桓玄,真是在作死。元兴元年(公元402年)正月初一,东晋朝廷下诏历数桓玄的罪状,以司马元显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都督十八州诸军事,加黄钺,以镇北将军刘牢之为前锋都督,以前将军司马尚之统率后军。出兵之前,司马元显打算借此机会将桓氏家族的人全部诛灭。中护军桓修是骠骑长史王诞的外甥,而王诞很得司马元显的宠信,他向司马元显禀告桓修与桓玄的立场并非一致,司马元显最终作罢。既然说到了王诞,简单介绍下他。王诞是王导的曾孙,出身显贵,出仕即担任秘书郎,后成为司马元显的功曹,通过勾结张法顺深受司马元显的信任。张法顺又向司马元显进言道:“骠骑司马桓谦兄弟常常充当桓玄的耳目,为桓玄提供情报,应该把他们杀了,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而且此次出军讨伐桓玄,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关键就在前锋,但刘牢之为人反复无常,万一他那里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大势已去。您可以让刘牢之杀掉桓谦兄弟,来证明他和我们没有二心。”司马元显道:“如果不是刘牢之,没有人可以与桓玄对敌。况且刚出兵,便诛杀自己的大将,容易使人心不安。”始终不听张法顺之言。不仅没有让刘牢之杀死桓谦兄弟作为投名状,司马元显还将桓谦由骠骑司马升为都督荆、益、宁、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司马元显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桓谦是桓冲的儿子,而桓冲在镇守荆州时,深受当地百姓拥戴,又一向忠于朝廷。司马元显想通过重用桓谦,笼络荆州人心,顺便分化桓玄。事实证明,这完全是想当然,桓谦固然是桓冲的儿子,但他毕竟是桓氏的一份子,绝不可能在关键时刻站在司马氏一边。桓玄以为朝廷正处在多事之秋,一定没有闲暇来讨伐自己。所以,他一直在趁此机会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这时,他的堂兄太傅长史桓石生秘密告诉了他这个消息,桓玄大吃一惊,打算把部队全部集结到江陵来据守。长史卞范之劝说道:“明公英威振于远近,司马元显却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刘牢之早已民心尽失,如果我们把大部队抢先开拔到建康附近。那么,他们必将土崩瓦解,何苦将敌人引入境内呢?”桓玄听从了他的建议,留下桓伟镇守江陵,向朝廷呈上奏表,并传檄四方,揭露司马元显的罪行,同时挥师向建康进发,司马元显大恐。二月初七,司马德宗在西池为司马元显饯行。司马元显因为害怕桓玄,登上战船后却不敢出发,拱手让出主动权。大张旗鼓的讨伐桓玄,事到临头了却不敢出发,司马元显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天下人看了个天大的笑话。 赞 (0) 相关推荐 激荡四百年:东吴旧臣之后平定叛乱,司马颖如愿以偿成为皇太弟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8篇 张昌被陶侃击败后,被迫逃往下俊山,荆州的叛乱就此平息,但他派出的石冰还在扬州四处流窜,所到之处,给百姓造成巨大伤害. 而此时,司马乂还在和司马颙 ... 激荡四百年:张轨立威凉州,司马越以讨伐张方之名叫板司马颙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3篇 意料之外解决了皇甫重这个大麻烦,司马颙大喜过望,任命冯翊太守张辅为秦州刺史.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张辅不止要烧几把火,他还要杀人立威.到任 ... 激荡四百年:美男杀手贾南风设计陷害司马遹,重启八王之乱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5篇 众人为何如此断定那绝对不是司马衷的种呢?因为贾南风的那点事儿早已是街知巷闻. 司马衷的智商低于常人,情商就更不必说了,贾南风对他提不起半点兴趣. ... 激荡四百年:桓玄势如破竹攻破建康,司马元显惨败陈尸街头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41篇 元兴元年(公元402年)二月,桓玄从江陵出发,朝建康进发. 其实,对于此次出兵,桓玄的心里并没底,常常想着退路.但一直走到寻阳,还是看不到朝廷 ... 激荡四百年:高欢一病不起交待后事,侯景心生异志归附南梁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82篇 玉壁之战的惨败让高欢的身心都受到极大摧残,以致一病不起.自知命不久矣的他将高澄召至晋阳,安排后事. 此时,高欢最放心不下的是侯景.侯景比高欢小 ... 激荡四百年:依靠祖父辈统一三国,司马炎心存侥幸立储失误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篇 开始于三世纪初.结束于六世纪末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无序.动荡不安的时代.三百多年里,无数英雄豪杰轮番登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政权 ... 激荡四百年:萧赜当机立断组织防线,袁粲生异心图谋萧道成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11篇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沈攸之的挑战,萧道成深知不可能和解,迅速组织起抵挡. 升明元年(公元477年)十二月十八,萧道成入宫坐镇,命侍中萧嶷代 ... 激荡四百年:萧道成双簧监视沈攸之,刘景素为自保暗藏异志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06篇 刘休范被平定后,朝廷上有四贵,地方上则以沈攸之的实力最为强大,双方的矛盾由此变得不可避免,尤其是萧道成,非常忌惮他. 元徽二年(公元474年) ... 激荡四百年:刘彧驾崩沈攸之生异志,王道隆阮佃夫继续掌权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02篇 泰豫元年(公元472年)正月初一,刘彧因久病未愈,改元泰豫. 正月初五,刘彧又让皇太子刘昱代替他在东宫接受朝贺,以及各地方的贡品及报告. 自知 ... 激荡四百年:审时度势萧衍未雨绸缪,图谋废帝江祏犹豫不决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63篇 早在还是太子时,萧宝卷就不喜读书,嬉戏无度,心思深沉,人狠话不多.即位后,他很少接触朝臣,只宠信宦官以及左右侍从. 这时,扬州刺史.始安王萧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