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内容篇

动机在杭州推荐里的总结:

阿德勒想要帮我们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重要的不是过去,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目的”服务的。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而人们经常借爱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实。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但现在才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

本书内容摘要:

一,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1,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二是现在的“目的。”

你的朋友并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的,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

2,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心理创伤。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3,愤怒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

愤怒的确是一瞬间的感情。有这样一个故事,所的是有一天母亲和女儿在大声争吵。正在这个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喂喂”?慌忙拿起话筒的母亲的声音中依然带有一丝怒气。但是打电话的人是女儿学校的班主任。意识到这一点后,母亲的语气马上变得彬彬有礼了。就这样,母亲用客客气气的语气大约交谈了5分钟之后挂了电话,接着又勃然变色,开始训斥女儿。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出来。这位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大发雷霆,她只不过是为了用高声震慑住女儿,进而使其听自己花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假如某个人过去曾遇到父母离婚的变故,这就如同18度的井水,是一种客观的事情吧?另一方面对这件事情的冷暖感知是“现在”的主观感觉。无论过去发生能能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这就是哲人的主张。

4,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

5,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Y或者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与了什么."。其实,你应该吧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6,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以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于你自己。

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先要改变生活凡事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

安全感或者说100%的安全感会是你的枷锁。放弃部分的安全感才有可能改变自己,任何时候你都有选择的机会和能力。(这句话书上没有)。

7,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

我有一位年轻的朋友,虽然梦想着成为小说家,但却总是写不出作品。他说是因为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才写不出作品,也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

但真是如此吗?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个“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意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意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绝大多数“废物”的特点是一模一样的:但凡觉得自己做的不够“显摆”,有可能被别人鄙视,就马上不做了。——进步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维持所谓的“形象”才是他们的刚需。——摘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假若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或许能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总之,可以有所发展。所谓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如果一直不去投稿应征,那就不会有所发展。

梦也许会破灭!

但那又怎样呢?应该去做——这一简单的课题摆在眼前,但却不断的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你难道不认为这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吗?梦想着做小说家的他,正是自己把人生变得复杂而难以获得幸福。

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二,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1,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就像有脸红恐惧症的她害怕被男性拒绝一样,你也很害怕被他人否定。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心灵受伤。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那么,如何实现这种目的呢?答案很简单。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只要躲在只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安慰自己。心里就会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承认就是很了不起的态度。

人的烦恼皆来自源于人际关系。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2,自卑感和自卑情结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二是“主观性的解释”。主观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刻意用自己的手去选择。把自己的身高看成是有点还是缺点,这全凭你自己主观决定,正因为如此,我才可以自由选择。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我们都有想要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冰糖,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

有些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者现实无法改变。这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宣扬“因为有了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

阿德勒用“外部因果律”一词来进行说明。意思就是: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不想成功,简单的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的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3,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对自己的学历有着自卑情结,认为“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才无法成功”。反过来说,这就意味着“重要有高学历,我也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因为有A所以才不能做到B”的人,他们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拥有自卑感即感觉目前的“我”有所欠缺的状态。如何去弥补自己欠缺的部分呢?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没有这种勇气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就会产生“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并且还会进一步通过“如果有高学历自己也很容易成功”之类的话来暗示自己的能力。意思就是“现在只不过是被学历低这个因素所埋没,真正的我”其实非常优秀。“

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

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那些想要骄傲于自我功绩的人,那些沉迷于过去的荣光,整天只谈自己的辉煌业绩的人,这些都可以成为优越情结。

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自大是有自卑感的另一种表现。

夸耀不幸。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

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在我们的文化中,如果要问谁最强大,那答案也许应该是婴儿,婴儿其实总是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婴儿就是通过其弱势特点来支配大人。并且,婴儿因为弱势所以不受任何人的支配。

4,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当然,也没有必要吧自己和别人比较。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于“理想自己”的比较。虽然不同但是平等,平等不等于完全相同。当一个人想要做自己的时候,竞争势必会成为障碍。

“A君上了名牌大学,B君进了那家大企业,C君找了一位那么漂亮的女朋友,而自己却是这样”之类的想法。之所以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

“无法真心祝福过的幸福的他人”,就是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做”我的失败“所以无法给与祝福。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够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做出积极的贡献。当某人陷入苦难的时候你随时愿意伸出援手,那他对你来说就是可以称为伙伴的存在。

5,人际关系中的“权利斗争”与复仇。

如果遭人当面辱骂,我就会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式在挑起“权利之争”。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对方只是想要挑衅你,通过权利之争来达到让不顺眼的你屈服的目的。

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会有些误入歧途 、逃学、甚至或出现割腕等自残行为。孩子隐藏的目的也就是“报复父母”。如果自己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甚至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已,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孩子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行为。

6,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怒气总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凡事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

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易怒的人并不是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意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利之争。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利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因为不想失败,所以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结果就会玄子错误的道路。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利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7,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

a, 自立。

b,与社会和谐共处。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有而又以下两点:

a,我有能力。

b,“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人们不想去上班,不是讨厌工作本身,二是讨厌因为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讨厌被贴上“你没有能力”或者“你不适合这个工作”之类的无能标签,更讨厌无可替代的“我”的尊严受到伤害。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爱的课题”可以分成连个阶段:一个就是所谓的恋爱关系,而另一个就是与家认的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另一方面,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出在同一空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的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之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这是因为你已经下定决心要找几乎“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收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哟那样的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只的目的免了而已。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做“人生谎言”。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也就是“不在于被给与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与的东西”。

三,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我们在活着时常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正因为对方不是令人讨厌的“敌人”,所以才想要得到那个人的认可。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去他人的认可。

1,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在赏罚式教育下会缠身过这样一冲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犹太教教义里有这样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

课题分离——这一主张。

2,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

我们必须从这时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分离之后,不干涉他人的课题。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接受心理咨询辅导之后,被辅导者下什么样的决心、是否改变生活方式,这都是被辅导者本人的课题,辅导顾问不能干涉。辅导顾问要接近全力的加以援助,但不可以妄加干涉。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是否想要真诚的找父母商量,或者能不能从平时开始就建立起那种信赖的关系。对孩子的闭居状态不妄加干涉也不过多关注。而且,告诉孩子在他困惑的时候我随时准备给与援助。

但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或者哪怕是日常行为举止都不会是按照父母所想。

正因为是关系紧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识的去分离课题。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的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然给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而最终目标,而是入口。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的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

3,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既会有讨厌我的人,也会有讨厌你的人,这也是事实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不畏惧被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只有。

人际关系“王牌”,掌握在你自己手里。提到人际关系,人们往往会想起“两个人的关系”或者“与很多人的关系”,但是事实上首先是自己。

四,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不把身体症状与心灵分离 开来考虑,而是认为心灵和身体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就好比由于内心的紧张手脚会发抖、脸颊会变红或者犹豫恐惧而脸色苍白等。

1,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指标。

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 )变为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

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系“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凡是执著于“我”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必须把“对自己的执著”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我们首先是作为共同体的一员从属与共同体,能够感觉到在共同体重有自己的而为之并能体会到“可以在这里”,也就是拥有归属感,这是人的基本欲求。

只关心自己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位于世界的中心。他们超越了“人生的主人公”,进而越位到“世界的主人公”。因为此,在于他人接触的时候总是会想:“这个人给了我什么?”当期待落空的时候,他们万网会大失所望并感觉受到了极大的屈辱,而且还会非常愤概,产生诸如“那个人什么也没有为我做”“那个人辜负了我的期望”的想法。

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 它必须考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重去才能够得到。

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 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额东西,要考自己的手去获得。

如果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必要缔结,有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2,横向关系。平等即横向关系。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做“横向关系。”

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你?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第,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倒想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对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不居高临下的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的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之为“鼓励”。

人会因为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尔鼓励法。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别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人只要在能够感觉自己哟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如果能够认为“自己有价值”的话,那个人就能够接纳自我并建立起直面人生课题的勇气。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只的价值。就是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为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要这样我么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对别人寄予关系、建立横向联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是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不将自己的孩子与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

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如果你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的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假设你按照上司的指示做,结果工作以失败告终,这是谁的责任呢?你一定说是上司的责任。那是人生的谎言。你有拒绝和提出更好方法的余地。你为了逃避其中的人际关系矛盾,也为了逃避责任,而认为“没有拒绝的余地”,被动地从属与纵向关系。

五,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0)

相关推荐

  • 《被讨厌的勇气》笔记+读后感

    这本书在瑞言言二的课程上有人推荐过过,刚开始不以为然,觉得是一本心灵鸡汤.没想到她会是礼物来到我面前,让我有意外的收获,特别感谢送礼物的人. 翻开书的内容,我很惊讶,原来这是一本以对谈式展开内容的书, ...

  • 《被讨厌的勇气》书评: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和作家古贺史健合著的<被讨厌的勇气>,以哲人与一个自幼缺乏自信.强烈自卑的青年辩论的形式,通过一个个司空见惯.累见不鲜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在繁杂琐碎的人际关系中,探寻内心 ...

  • 《被讨厌的勇气》丨NOTES

    少穻 終身學習者丨 產品設計師 學得好壊另說,至少在學 内容简介 /*过去无法挽回,未来可以改变,不要把现状归因于过去,怨不得他人,当下路怎么走,你有选择,扛起自己应负的责任,走自己想走的路,不用担心 ...

  • 你具有“被讨厌的勇气”吗?

    这两周在读的一本书叫<被讨厌的勇气>,有一天早上我拍了几张照片发微信上,被同事戏谑:这么喜欢发心灵鸡汤.我微微一笑,对他说:怎么样,对你有作用吧,感觉你今天比平时来得还早一些. 我们生活中 ...

  • 27/50|《被讨厌的勇气》 读书会分享~

    举办成功! 书籍:<被讨厌的勇气> 媒介:微信群 流程: 第一环节:分别陈述各自的框架脑图 第二环节:逐章分享感受.疑问并讨论.(之中代入自己的亲身经历并探究) 第三环节:总结可实践性原则 ...

  •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2021-09-26 承认不想在人际关系中受伤,非常害怕自己被人拒绝和否定,这就是很了不起的态度.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 ...

  • 如何获得幸福的人生:最实用的心理学,没有之一

    如果说有一篇文章,读过后能瞬间改善一个人的心理状态,那么就是这篇了. 本文思想依托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全文共1698字,阅读时长8分钟,不用收藏,请一口气把它读完,你将从此开启一个幸福的人生 ...

  • 《被讨厌的勇气》书摘

    <被讨厌的勇气>书摘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日]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推荐序一 勇气的心理学 逐步信任隐含着一种危险--那就是过分认同并忠诚于 ...

  • 《被讨厌的勇气》| 袁泽解读

    关于作者 岸见一郎,日本哲学家.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 古贺史健,日本自由作家. 关于本书 本书全篇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主要介绍了关于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是" ...

  • 所长荐读 | 被讨厌的勇气

    今天我们要一起共读的书,名字叫做<被讨厌的勇气>.是由二位阿德勒心理学的追随者,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和作家古贺史健共同编写的.这本书在日本颇受欢迎,富士电视台在2017年将书中内容改编成了同 ...

  • 自我解放从摘掉墨镜开始 ——《被讨厌的勇气》│ 书海遨游 No.19003

    书海遨游 No.19003 自我解放从摘掉墨镜开始 --<被讨厌的勇气> 推荐程度:**** (了解阿德勒心理学的很好入门,但切勿随意投射) 原书阅读:243分钟 本文字数:2,020 本 ...

  • 【好书推荐】打通自身的闭环——《被讨厌的勇气》精华分享

    关注我,让我成为你的专属小太阳吧    冯雪松[好书推荐]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全篇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主要介绍了关于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是"个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