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者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万物是极端多样化的,而道则不管物有多少变化,都能一以贯之,使多样性的物不脱离道的根本原则。这就是道的应物。得道之人,也能自如地应物,因为他能按照道的原则适应万物的变化与多样,从而符合物的规律而取得成功。这叫应用匠成。

道与朴,只是名字的不同,所指则一,都是指老子心目中的本体。天大地大道亦大,这是说道的大。但道之全体不离于性,所以道又是最小的。道虽然极小,却是万物之主,万物的活动都离不开道的原则,所以万物都自动宾从于道。从这关系上讲,道就是万物的真君。帝王与人民也应如此,帝王是人民的真君,以素朴主实民性,让万民自动宾从,而不是用威刑控制万民。这是最高明的统治。

明太祖注:道无名,言仁心大德是也。朴淳然于心似乎微,孰敢以为小?朴,真道理也,不敢臣,即不敢小也。若王主之,万物将自宾。自宾是人物来臣贡也。侯庶能守,将名同天地,可贤也。子以侯王并称,侯乃过矣。

帝王应以仁心大德治天下,这仁心大德就是道。仁心大德,在帝王心中时,不是很小很微吗?但它通过帝王用于天下时,就不是小与朴了,所以谁也不敢小视它。仁心大德,就是道、朴在帝王心中的体现,帝王遵循它,万物都将自愿宾服,所以它是最真的道理。

道无形无象,故可说它小。但它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谁也不能因它其小而无形而轻视它。帝王可以掌握道的精神,进行统治,万物自然宾从。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抱守精一,就是遵循道的精神。以道的精神进行统治,唐玄宗相信能够感动天地,达到地平天成的境界,使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交泰致和,而降洒甘露。在中国的古代,天降甘露,是祥瑞的象征,表示上天赞美人间的统治。地平天成之时,人民自然都会遵纪守法,所以统治者不必再进行各种道德的说教。如此一来,帝王就会成为一切有名之物的主人。这就归结出一个道理,即帝王应以无名之道来控制有名之物。除了无名的道之外,其他的一切都是有名之物。唐玄宗的这一逻辑,实际上是说,帝王是道的执行者,是道的化身。

明太祖注:言道之功理之妙如是,言甘露降,人莫之令,即不知谁人使令如是均,乃和气自然而然。德之造化如许,名乃去甘露,是其名也。即前无名有名之说,所以有名无名,道理未施即无名,既施著物,以物为名,是谓有名。

道有无限妙用,帝王用之,功德最大,天地万物,皆受其恩惠,世界一片祥和,甘露普降,万物顺化。老子的道,能让封建时代的帝王产生这种信念,真可谓奇妙。

帝王体至道以御物,能收到莫大的功效,但帝王应该同时是圣人,他不能追求这种美好境界的功名。为求功名的统治,不是圣人式的统治,这种统治也不能真正达到老子所说的境界。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帝王有有道与无道之分,无道的帝王就是暴君,有道的帝王就是圣人。人民当然欢迎有道的帝王,因为在他的统治下没有危殆之事,而有甘露普降。所以唐玄宗相信帝王得道,就可使天下的人民自愿依止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这样一幅美好景象,不知在唐玄宗当时,曾出现过没有?若没有出现,是否证明唐玄宗还没有真正理解老子?

人有仁人、不仁人及圣人三种层次的区别。仁人忧世之患,不仁之人则只知纵欲享乐,圣人得道,不受物的控制,淡然自足,这就是他对物的主宰,即所谓的始制有名。忧世之患,还不是最高的境界,未达到自然的层次。只有圣人才能摆脱物的束缚。这就是圣人的高明之处。这种圣人,仿佛只有帝王有条件达到,因为他实际上具有控制天下万物的权力,成为万物的主宰。但能不能淡然自足,则不得而知。

明太祖注:其名因物而有之,乃当止之,何故?盖谓令君子措事既成,勿再加巧,加巧则复敝,不加巧,是谓知止。既能知了足,可以不危,即不殆。道在君子之胸中,能坚持不忘,则如长江大河之水,一般世间之云雨兴作,百川泛溢,本海为源,何以见之?海太阴,所集阴升腾而云雨作。如道之行,既行则溢江河,既溢江河,复朝宗于海,乃道之体用也。

圣人式的帝王,在按道的精神治理天下之后,既不追求凡人的功名,则应复归于道。这就是守道。能守住道,才能长久地以道治天下,虽有万变亦能应付自如,否则很快就会失去天下。

(0)

相关推荐

  • 89、“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之我见——聊《道德经》

    89."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之我见--聊<道德经> <道德经>第五章内容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明太祖注:谓王臣及士庶修身谨行,止务大道焉.经云民不畏威,大威至矣.言君天下者,以暴加于天下,初则民若畏,既久不畏,既不畏方生,则国之大祸至矣,莫可释.在士庶平日不可恣意慢法,眇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道者万物之奥,奥是深而不可见之意.道非物,但万物之中无不有道.道与万物的关系,是显与奥的关系.人们认识道,也是由显到奥.但认识到道之后,又有两种态度,即老子所说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 气是中国人的一个重大发明,一方面把气看作万物的始源,一方面把气看作生命的根本,这是中国古代气论的基本观点.由此汇合成关于气的各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本来就是一,怎么又生一?道生的一,是冲气,冲气之时,混而为一,不分彼此,故仍统称为一.但冲和之气,已不是道,而是道的产物,所以说道生一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道是唯一的,所以又称之为一.得一就是得道.天地神谷万物之类,它们如何得道?这是无法回答的问题.人可以通过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 以大道治天下,从老子的思想看,是因为天下万物的本性都在道的主宰之下,都统一于道的精神之下,所以执大道治天下,就能获得天下往的效果.天下万物都顺从于道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道在万物之中,这就是它的广泛性.这种在不是物质形态的在,而是理念性的在.万物不论有如何的差异,都不能超出道的原则,这就是道对万物的在.所以说万物恃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德是道之用,然而德也有的上下高低之分,并非德都是道的体现.看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政治状况,就能分出德的优劣.按唐玄宗所说,则有有德,有无德,有淳德,有上德,有下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四章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纵放情欲,为什么会动之死地?当然是因为危害了别人的利益,而受到惩罚.由谁按照什么规则来惩罚之?当然是国家机器中的镇压工具按照国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