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无有入于无间也,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柔与坚,很有意思。人之正性,可谓未受任何外在因素影响的本性,未受外物的影响,就有很大的灵活性,无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以柔软的态度对待之。这就是正性至柔的道理。若受外在事物的影响,即所谓驰骋世务,染杂尘境,情欲充塞,这都使得人性不能保持柔软的性质。世务尘境情欲,是使柔软的人性变得僵硬的因素,去除这些干扰,人性就能恢复柔软。以柔软的人生,面对人生与人世,才能保持心性的自由。这就是清静无为的理身之道。人不能不与世务尘境打交道,所以人性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僵硬,如何软化已经僵硬的人性,这在老子已经有所认识,他希望用这部道德经来告知人们,注意恢复人性的柔软。这是老子对世人的关心。

宋徽宗说小不胜与弃事遗生,都是庄子的养生之说,与老子的思想有一定差距。弃事遗生,就是抛弃世事,抛弃世事,所以才会有不胜。但从养生的观点看,在世事上的不胜,都是小不胜,只有抛弃世事,才能取得养生的大胜,所以说积小不胜为大胜。这是把生命看得比世事高的思想,是庄子对老子思想的一种发挥。老子思想上并非要抛弃世事,他只是要用柔软的态度来对待世事而已。庄子则要抛弃世事,只顾自己的养生,这是庄子与老子的差距所在。

明太祖注: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无有者何?言道体至柔。至坚无间者何?金石之类,惟阴阳能透知无为之有益,为此是也。谓其柔软不着形迹耳。

至坚者无间,如金石之类,是无法柔软的。而柔软是人处世的关键,不能柔软的人,不能与人相处,也不能自存于世间。但柔软不是无为,而是非常灵活的有为,若无为,也用不着柔软。

用柔,更能说明柔软是有为。但柔软也不是无,如气之类,它虽无形,但不是无,仍是一种有。若根本是无,柔软也无从谈起。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的教离不了言,但他告诉人们如何从无言的事物中获得教益。老子推尚无为清静,但无为必须与有为相联系,才有意义。无为就是一种为,真正理解无为这种为,才算得到老子之教的真谛。

抱朴无为,不言之教,都是有前提的,与普通人无关。这个前提就是圣人,而这个圣人就是帝王。不然的话,就不会有所谓的天下宾和万物化。试想:一个普通人无论如何无为抱朴不言,也不能使天下宾和万物化,只有帝王可以。所以说无为抱朴之类,都是有前提的,普通人不可轻易去做。

明太祖注:道也,子教不言之教,尤甚精。不言者,道理不言而物化,教欤言欤?故所以无为之益。无为之益,是不作为而有益,非不作为,大理无时而不运,言君子欲措安,无时不务道,虽不言,意已成矣。发则中节,如四序之交,时至而应物也。此道非大人君子,虽多言不可教,故希及之。明太祖深知老子之意,并非不为,而是为而不言。为,是按道去为,即所谓的无时不务道。务道,肯定是为。又说发则中节,发也是为。此种为,是大人君子之为,不是一般人之为。所以四皇帝都说老子是帝王之书,一般人若不明白这一点,可谓上大当者,充其量只能把老子之书当养生之术看,不能得老子真意。

帝王的无为不言,是不用亲自言亲自为,而靠文武百官即整个国家机器言和为,所以才能不言而教自行,无为而功自成。换了其他人,都是无稽之谈。

(0)

相关推荐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柔弱的水能攻破坚石,是有一定条件的,并非绝对如此.如果水量太少,不能持之以恒地冲击,则不能攻坚强之物.所以 ...

  • 吕锡琛:论明太祖朱元璋对《道德经》的诠释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有成百上千的学者对儒释道各家经典倾注大量心血进行注释,但由于史料的缺乏,今人很难将众多诠释者的经典注解与诠释学所说的"实践智慧"联系起来.有意思的是,作为帝王的唐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知此两者,或利或害. 冲动时的举动,人们称之为勇敢.这种勇敢举动的结果,是勇敢者身死命丧.所以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冲动时,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而不贸然行动,这是勇于不敢.古人常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唐玄宗在这里强调了越分.远分.守分的问题.关于分,是唐玄宗最为重视的概念.所谓的分,就是人的名分所限定的本分.不同的人,在一个社会里,有不同的名分或本分.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行大道也不能有心或用心,凡有心或用心,就是不自然,不自然,就不符合道的精神.所以老子明言不可介然有知以知大道.了悟大道,本身也是知,但不可以知的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也是有一定条件的.若一个人从生下来,就不出户不窥牖,那么,他到老死,也不会知天下和见天道的.所以这是有条件的.这个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智者知人而不自知,所以不如明者的无所不照.知人所以能胜人,而自知的明者,则能自胜,这比胜人者更强.自胜,就是自我控制,这比控制别人更难.对付别人,只需用勇气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常心,固定于一种看法的心,固定于一种看法,往往不适应事物的具体变化,这就成了僵化的意识.如果用这种僵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天下有道无道,完全寄托于帝王一个身上,这是中国封建制度所决定的.而帝王是否有道,又靠什么来制约呢?仅靠他个人的思想修养?还是靠一套比较客观的制度?这是研究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学行大成之人也好,道德大成之君也好,在此大成之时,当然是可喜可贺的,但更重要的是要保持清静的头脑.虽已大成,但还要在心理上认为有如玷缺,更加谨慎,这才是保持大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世人求名与利,是迫不得已,不求名与利,就不能生存得比别人好.既生存于人世间,名与利就能给人带来物质方面的许多好处.所以人们求之不已.但为了求名与利,不惜搭上自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