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尽,春已归
俗话说: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
七九河冻开,
八九燕子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那时候的人们寄望于九九早尽,计算春归的日子,预卜来年的丰欠。
3月3日,便是“九九消寒”的最后一天。
九九尽,春已归。
正值冬至,北半球进入了黑夜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
冬至夜漫漫,愿好梦相伴,人世喧攘,有爱不慌张,余生绵长,有梦不彷徨。
跨过最漫长的黑夜,才会迎来最灿烂的黎明,穿过最幽暗的岁月,才能抵达最美好的远方。
一阳初生,否极泰来,挥别过往,向阳生长。
在静默中积蓄,等待东风,华丽绽放;在瑞雪中翘望,山河无恙,春暖花香。
泡一壶茶,享受冬日里的一抹温暖。
万籁俱寂中,忘却世中事,闲谈山与水。
一杯热茶入喉,暖流进入五脏六腑,疏通全身上下,那股舒服劲无可比拟。
隔着氤氲的热气,满室的茶香袅袅而出,看窗外冰天雪地、窗内温暖如春,在都市中难得有这样一种返璞归真的所谓闲情雅致。
俗话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段。
人一到冬天就喜欢犯懒,待在温暖的家里,不愿意出门受这冷风吹。
好不容易出了门,路上遇到熟人,也只是面对面地匆匆唠几句家常,双手始终笼在袖子里,任白气从口中呼哧呼哧地冒出来。
世间万物肃杀一片,天寒地冻,水面的冰结得最厚,而且冰面坚硬。
人们不甘于躲在屋里瑟瑟发抖,拿上滑冰工具,跑到已经冻得瓷实的冰面上滑个痛快。
直到滑得爽快,身体暖暖的,才满足地停下。
这才是最好的御寒方式,比什么暖气空调来得还要暖和得多。
严冬腊月,凛冽清寒,只可惜,韶光容易抛旧人。
转眼之间,迟暮年岁,豆蔻光阴已成繁烟往事,仍旧年少轻狂的我们,还有多少青葱岁月可以挥霍蹉跎?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喜鹊也寻寻觅觅,衔着树枝在为自己筑一个巢。
野鸡看到了,在山间自顾自地鸣叫着,想要唤醒山里过冬的动物们。
缓步慢行,举目远眺,一带绿韵或明或暗,亦动亦止,仿佛是饱含水气的春笔轻点草绿。
向着远远的天空轻轻一染,顿时,心扉都沾染了绿意,痒痒的,不能自已。
不再是寒冬腊月时,那种肃凉的美,更多的是玉剪裁新叶,东风拂绿绦。
长长的柳丝披拂及地,色若鹅黄,润泽如玉,柔若无骨,随风起舞,展尽黄金缕。
春水荡漾的湖面,如揉皱甩开的丝绸。
东一只,西一只的鸭子,溜冰一般滑行水上。
此时,辽阔大地,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
此时,春水绿波,春风和煦,春花烂漫。
天地清明,犹如陈梦初醒,见之俱如初见。而世间最美好的,朝晖,春夕,茶山,桃花,新月,已在悄然酝酿,悄然萌芽。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似曾相识燕归来”,燕来还识旧巢泥。燕子感知到春意,在杨柳间肆意穿梭,在桃花林里来回停憩。
然后回到屋梁上叽叽喳喳地叫个没完,好像要把过去的冬天没能讲出来的话,都要在这时候讲完似的,热热闹闹的春天好像就要来了。
庭前有垂柳,珍重待春风。
一笔生一果,一点一盼头,九九八十一天过后,长冬终于熬尽,春天终于来临。
她感知北方化寒与雁空中秀,她眷恋春风和煦与柳风中舞,她缱绻春江正暖与鸭水中游,她翩跹而来,悄然而至......
摆脱了凛冽冬日,一切才刚刚开始。
熬过漫漫寒冬,终将迎来春暖花开;挺过艰难困苦,终将等到柳暗花明。
“数九”其实数的是期盼,心中装着对春的期盼,不疾不徐,就这样:日日数到暖,静候春日来。
冬有冬的曼妙,春有春的无限好。
在人们依赖日历度日之时,大地上的生灵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提醒我们:
不要眷恋逝去的曼妙,应追求当下的无限好。有因必生果,日日皆盼头。
九九已尽,春日已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