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真楷草,矫若游龙,汪永江书法作品欣赏,带你领略草书之美
书法作品欣赏
草书条幅 潘阆词 纸本 2015年
汪永江书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
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潘阆《酒泉子》一首。
汪永江 临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
汪永江 孙纲《桐君》 隶书中堂
草书屏条 临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
榜书横幅《寂 灭》
艺术家简介
汪永江,一九八九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执教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美术系,副研究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专业委员会草书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展览获奖
■ 一九九五年,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奖
■ 一九九六年,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展妙品奖
■ 一九九七年,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展览一等奖
■ 二○○二年,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展览三等奖
一节好课
书法之所以会从字体中发展出来而形成一种艺术,和草书的产生与发展有很大关系。
众多考古资料显示,草书在西汉后期就已出现并渐趋成熟,到了东汉蔚然成风,与其他字体相比最为简省,它从隶书发展而来,但几乎重构了隶书字体中的组成部分,书写起来相当便捷。
但正是这种由实用而发明的字体却最早脱离实用,成为了艺术。
随着草书的出现,人们在书写中感受到了强烈的如音乐般的律动与节奏感,草书几乎不受书体限制的笔画书写,自由发挥、纵情变化的笔触将毛笔的表现力与书手个人的创造力无限拓展。
书法的“艺术性”首先在草书中走向了自觉,它的实用性降低,艺术性升华使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体会到书法与人的关系,感受书法艺术的巅峰体验。
7月2日晚,由汪永江主讲的《汪永江带你领略草书之美》在iartschool爱艺术+顺利播出。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汪老师结合自身学习书法的经历,谈及了草书的源流,传承与标准。欢迎登录官网或下载app观看本期一节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