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徽州(23)清明包饺
舌尖上的徽州(23)清明包饺
司马狂/文
前几日正好是清明节,我的微信朋友圈被各式祭祖活动和美味的清明团子频繁刷屏。,但其实在我们歙县南乡,清明节的时候,吃的并不是清明团子,而是一种用自家地里种的菜,包出来的包饺。
这个清明节,因为黄山八〇后舍的歇业,难得有了属于我们自家的空闲时间,母亲在清明节特地做了一次清明包饺给我们吃,不过由于在县城,没有老家的土灶,也没有地里自家产的青菜,所以这清明包饺就做的迷你了一些,里面的馅也不是青菜了。
之所以选择在清明节做包饺,是因为乡人们种的青菜,过完清明节基本上也就不能再继续吃了,而原先徽州的老茶树清明前没有什么茶叶出产,一般都是在清明后才开始为茶叶而忙碌,在茶季来临前,一家人吃上一顿包饺,尔后正式开始茶季的劳作。PS:我们乡下也有所谓的清明粿,不过不是清明团子那种,而是说,春节的时候做一垯(歙南方言读音,类似瓦罐的东西,但是大很多)白米粿(不知道这个的,请在我的历史消息中找《在外的徽州游子们,你妈妈喊你过年回家吃米粿喽》一文),这个时候启封开吃,因为接下来的茶季没有时间做饭,就靠炒米粿度日。
小时候,母亲总是会让张罗着给我们安排活,父亲负责割菜、烧火,我跟妹妹得负责洗菜。洗完的菜,切碎,把青菜里面的水挤掉,这是做包饺的主料,除了青菜还要适当加一些春节做的煎豆腐,一般是不会放肉的。馅料准备好之后,要擀皮,这是技术活,一般都是母亲亲自操刀,那时候的乡下没有人直接售卖饺皮,都是家里的妇人们自己动手的。和面、擀皮之后,面皮用碗作为器皿,沿着碗沿划一个圈,这就是一张包饺皮。一般是用白壳碗(歙南方言,更大的碗叫路大,更小的叫凯优)的大小,接着就是包包饺,包好之后在土灶上蒸熟。
刚出锅的包饺,晶莹剔透,小时候总是喜欢拿在手上直接吃,因为刚出锅的缘故,总是在两手颠来颠去,不然还真吃不消那股子热浪。一口咬下去,那味道别提有多美味了,现在写着这文章,都抑制不住的分泌着唾液。清明那顿午饭,基本就是以这包饺为主了,吃不完的包饺,搁置起来。翌日可以用自家的菜籽油煎出来,那样的包饺相比前一日刚蒸出来的包饺,又是另外一番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