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沁通衢--- 上村双桥之仙济桥
【潞沁通衢】
--- 上村双桥之仙济桥 ---
在之前的印象中,每说到古桥这种文物类型,完全和晋国联系不到一块,晋国和桥根本风马牛不相及。一来因为晋地十年九旱,什么都不缺,只缺水,连见水都困难的地方要桥干吗;二来是江南泽国千里,水网纵横密布,没有桥他们连门都出不了,因此江南很多地域动辄号称什么“桥乡”,确实唬人。天长日久,经年累月给我古桥文物类型方面严重的自卑感。然而随着不断的走访寻游,这种印象日益被推翻、颠覆。虽然还没有过专访晋国古桥的行动(但我曾有过这个意向),但是在日常寻访脚步延伸的不经意间,从传统印象中只知道的晋祠“鱼沼飞梁”开始,一座座造作精美,形制多样--- 拱桥、梁桥、风雨桥等,特别是科学技术含量极高,甚或是年代久远的晋国古桥不断出现在镜头中,古桥完全不是晋国文物的弱项。
有网上资料煞有介事地宣称,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的“多年调查统计”共著录山西古桥“63座”,先不说这个“多年调查”表述的含义有多精确或者含糊,单就这数量就是个笑话--- 同样的网上资料,一篇配有实景图片的文章罗列,仅长治一市就残留有历代古桥四十余座。作为一个旁证,《中国(山西)文物地图册》中著录的屯留县的古桥即有10余座。当然,人家也没确切地说山西只有这63座古桥,但是毫无疑问,这个数字同样挂一漏万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这个资料中提到了这么一个信息,说这63座古桥中,有5座是金代古桥,其中还真有屯留仙济桥。关于这座仙济桥,我是一直等到了桥头才知道它的名字的,之前只从别人拍的照片中看见过它的形象,不知道它在哪儿,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仙济桥位于屯留县上村镇小河北村南,横跨在一条早已干涸并废弃的小河上,你听这“小河北村”的村名。河道早已被开垦为农田,从大范围来看,还能模糊看到河道的轮廓,就近来看,完全是农田,所以仙济桥的桥身也被掩埋了不少,想准确地丈量一下古桥都不太可能了。你看看,山西的水系就这个德行,难怪没桥、难怪人自卑呢。
虽然对仙济桥一无所知,但是看到它的第一眼就令人愉悦--- 真是一座好桥。等到了现场再看,还是一座好桥。这么一座孤寂在荒野衰草中,直到今天仍在无数车轮碾压下顽强挺立了八百多年的古桥,直到一年半之前才被公布为“省保”,因为无法作准确测量,“省保”标志碑的背面粗略说了这么几句“桥长38米,宽6.2米,占地面积235平方米”,连主桥拱的净跨度和高度都不知道。
按照这个简略信息来看,仙济桥与晋城景德桥规模基本相当,时代也相同,而景德桥我见过。与仙济桥时代相当的还有原平惠济桥、汾城洪济桥、襄垣永惠桥,这三座我也见过。
考察一座桥有没有“价值”,主要看它的技术含量,就是看建造这座桥需要动多少的心思,换句话说,就是人的主观意识努力了多少。在这个基础上,再看它的建造时代和规模。要说两个桥墩上搭一块木(石)板的话,那太简单了,不需要动脑筋,就算木板或石板再大再重,无非就是花点力气而已,再大再早又有多大的“价值”呢。
在中国现存的古桥中,稳坐头把交椅的头条好汉是赵州桥,没有丝毫争议。虽然后来在落后的指导思想指挥下的重修严重削弱了赵州桥的历史价值,但是它曾经有无可比拟的价值来。那么它的“价值”是怎么体现的?又是怎么无可争议地被公认的呢?就四条:1、石拱桥;2、坦弧;3、敞肩;4、时代早。仅此而已。
一座石拱桥的主体核心就是它的拱券,宋《营造法式》称其为“卷輂水窗”,并有详细的营造法则。古石拱桥很多,但是赵州桥的“拱券”比别的拱桥“坦”的多。如果按照正常的半圆,赵州桥的桥身大概要高达18米以上,要么为之建造大规模的引桥,要么谁的车也别过,那你修桥干什么?(当然,公园里的“花桥”是另一回事)
赵州桥按照它的形制和规模计算石料重量,它的自重应该是3500吨。李春一想,这么整的话,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说不定我这桥不用走人走车,自己就可能把自己压塌了。他灵机一动,把主桥拱两边的桥身整成了空的,就是所谓的“敞肩”。别看这么一搞不要紧,他的桥比理论自重减轻了大约700吨。
关键还有就是,它的净跨达37米,而拱高只有7米多。最后什么效果呢?将近一千五百年了它还在。这就叫“技术含量”。
当然,这个仙济桥它的综合素质尚不及安济桥之万一,但除没有“敞肩”外,其基本原理与安济桥完全一样。因为没有具体数字作对比,只能眼观和推测,与同当量的景德桥相比,仙济桥的“坦弧”似乎更夸张一些,它的弧矢几乎是水平的。这里面可能有塌陷的原因,仙济桥的拱券可能动摇了一点。
“坦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桥梁更平缓,利于行走,特别是便于车辆通行。这里面涉及到极其细密谨慎的重力原理,稍有不慎就拿不到工钱了。因此,与傻大头搭架木板石板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坦弧石拱桥残留并不多,基本都在北方。你要这么说,似乎在暗示南方人就造不了这样的桥呗?当然不是。南方人要是不会造桥,鬼也不相信。南方的河道都需要通航,所以他的技术再高,也不会造这样的桥。这种桥只能造在北方,因为北方的桥主要是陆地交通设施,基本不用考虑渡船。因此,南方桥的拱券很高,他是故意为之。但是客观上,半圆拱桥和坦弧拱桥的“价值”就相差甚远了。
在南方现存的古桥中,就技术含量而言,苏州宝带桥堪称翘楚。他虽然不坦弧也不敞肩,但他连拱50余座,最麻烦的是,他是“薄墩”,就是他的桥墩极其细薄。这需要高超的技术才能建造起来,只要有一孔不爽,就可能是壮观的“多米若骨牌”。
拱券的砌筑就现存的石拱桥来看,基本上三种方式:纵拱、横拱和“乱拱”。赵州桥就是“纵拱”经典,它的28道纵拱各自独立,并排挤在一起形成这座桥梁。它的好处是这些拱券互不牵连,可以一道一道的建造,而且即便有一道拱券倒塌了,也暂时不会影响桥的整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整修;麻烦是怎么让它们“挤在”一起。
横拱和纵拱正好相反,就是拿石头横着砌造,好处是不用动脑筋让它们“挤”,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砌造的;而麻烦是,无论多大的桥,都得一体砌筑,需要大量的辅助设备和人力;一旦有拱券塌毁,整个桥就够呛了。“乱拱”就是既不横,也不纵,拿起石头就往上装,基本原理和横拱一样。
就晋国而言,纵拱的代表是晋城景德桥,横拱的代表是原平普济桥,这两座和赵州桥一模一样,严格说,它俩和“小赵州桥”一样,时代也相同。恰恰是这两座桥,就已公认而言,它俩是晋国桥的代表,正好也是这两种类型的经典。
仙济桥总的来说,它和景德桥一类,属于“纵拱”,景德桥15道纵拱。但仙济桥的纵拱砌筑,完全不如景德桥那么精密而整齐,显得凌乱一些,几乎可以认为是介于纵拱和横拱之间,但仔细查勘,他还是属于“景德桥类”,他的纵拱由于石料不规则,所以砌筑不整齐,少则11道,多则14道。
像赵州桥和景德桥这样,纵拱的基本特征是每一道拱券互不相连,各自独立,那它们要相互散开咋整? 为了让它们“挤”在一起,赵州桥桥身中埋藏了9条铁拉杆,利用拉杆固定这28道拱券。但是李春他清楚,光指望这些铁杆怕是不行,2800吨的石头要散架,几条铁杆根本无济于事,还得在桥身组合原理中动脑筋。于是他在砌筑每一道拱券时都“往中心靠”,利用自然的向心力,使桥身稳固。这样,赵州桥的外观就是中间窄两头宽。
由于仙济桥的纵拱不是严丝合缝的整齐,拱券间的缝隙是错开的,这就造成了每一道拱券间自然的牵扯,利用了横拱的原理,显得比赵州桥和景德桥“高明”了些。而且仙济桥身中也埋藏了铁拉杆,但为了保险起见,他也学赵州桥“自然向心”原理,使每一道拱券都往里靠。
除了细密精确的数学计算和物理原理外,仙济桥也有不错艺术含量。桥身上装饰了不少的艺术石刻,常见的桥梁装饰题材多采用民俗图案,除了拱券正中弧矢上的“汲水兽”(也说是“龙生九子”之蚆夏)外,比如二龙戏珠、犀牛望月和缠枝牡丹等,雕凿的也十分精致。可惜石材过于粗劣,不经风化,面目全非,远不如景德桥和普济桥的青石装饰精美且完好无缺,这有损其价值。
而且由于从来无人管理保护,桥面两侧的望柱和栏板掉了一半,按其规制推算,两侧应该各有14根望柱和13块栏板,有几根掉落的望柱和栏板被垒砌在桥头,更多的可能已经被盗或被毁,甚是可惜。但与两年前相比,可能有人草草整饬了一下,毕竟还树立了一块“省保”碑嘛。
十分有趣的是,那则网上资料中所言的5座金代古桥中(我没专注过晋国古桥,对其没有任何数据印象,但我绝不相信这个数据),只有汾城洪济桥和襄垣永惠桥跻身“国保”,而且像汾城洪济桥如此优美的风雨桥还是打包“汾城古建筑群”进入那个早已贬值的“国保”中。襄垣永惠桥无论技术含量还是艺术含量,和剩下的这三座桥相比简直不堪入目,这也可见“国保”这个袋袋里装的是些什么货色。
别的不说,忻州“伞盖桥”早已发现,大部分意见倾向于认为是唐代石拱桥。我认为它也可能是唐桥,由于没到过现场,仅从别人的片子中观察其桥身的装饰,不排除是宋金桥的可能,至于桥身上的那个元代题记,与桥基本没有什么关系。遗憾的是,这座极有可能是晋国最早的石拱桥却只是一座普通的“半圆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