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楼空空余怕,叫人焉得不伤悲?

上卷 第三十四回 第九节:

【原文】

晴雯听了,只得拿了帕子往潇湘馆来.只见春纤正在栏杆上晾手帕子,见他进来,忙摆手儿,说:“睡下了。”晴雯走进来,满屋魆(黑.并未点灯.黛玉已睡在床上,问是谁.晴雯忙答道:“晴雯。”黛玉道:“做什么?"晴雯道:“二爷送手帕子来给姑娘。”黛玉听了,心中发闷:“做什么送手帕子来给我?"因问:“这帕子是谁送他的?必是上好的,叫他留着送别人去罢,我这会子不用这个。”晴雯笑道:“不是新的,就是家常旧的。”林黛玉听见,越发闷住,着实细心搜求,思忖一时,方大悟过来,连忙说:“放下,去罢。”晴雯听了,只得放下,抽身回去,一路盘算,不解何意

这里林黛玉体贴出手帕子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的送两块旧帕子来,若不是领我深意,单看了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传递与我,又可惧,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炙起.黛玉由不得余意绵缠,令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便向案上研墨蘸笔,便向那两块旧帕子上走笔写道: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萌.一时方上床睡去,犹拿着那帕子思索,不在话下.

【端木持易见解】

我们先从黛玉的三首诗倒序来看。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这三首诗都是写什么呢?写流泪的。典故用的是“湘妃竹”的典故。传说,舜帝的二个妃子娥皇女英千里寻追舜帝。到君山后,闻舜帝已崩,抱竹痛哭,流泪成血,落在竹子形成斑点,故又名“泪竹”,或称“湘妃竹”。

这里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典故?

注意啊,曹雪芹在写此书的时候,爱人已经去世了。所以,表面上黛玉还活着,小说中的黛玉还活着,可是真正的生活中,现实中的黛玉已经去世了。

故而曹雪芹创作小说的时候,将自己对亡人的思念,赋予了黛玉。让黛玉哭泣,正是代他自己这块玉哭泣。

小说中的黛玉哭泣,原因是她寄人篱下,担惊受怕所致。这和现实中的曹雪芹的处境是一致的——也是寄人篱下,担惊受怕。

这种情感的共鸣,通过作者和黛玉虚实结合起来,真是血泪流不尽,死亦化妃竹。

明白了这点,再来看“手帕子”的意思,就好懂了。“帕子”,实际上“怕子”,担惊受怕的孩子,担惊受怕的人!从“帕子”二字上来看,宝玉是怕子,黛玉是怕子,曹雪芹是怕子,你我是不是怕子呢?好像天下没有“不怕”的人,对不对?

而“手帕子”的“手”,可以理解为“受”,“受怕”的人,简称受怕子。也可以理解为“守”,守护帕子,守护害怕的人。

两个受怕子,两厢守怕子一样的受怕,彼此的相守

这叫什么?

这叫命运与共,风雨同舟。用时兴的话说,就是“同呼吸,共命运”嘛!

而为何是半新不旧呢?因为“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纵然有新来的宝钗、史湘云,但总是故人好。这是不喜新厌旧,用时兴的话说是:“不忘初心”。所以,这是请黛玉放心呢!

正因为这些个宝玉这个“爱你我就表白吧”,黛玉岂不可喜?再想想那未知的未来,岂不可悲?若是大家不懂二人彼此的情义,单看“帕子”,说是拿来给黛玉擦眼泪的,岂不可笑?这事儿要是让晴雯看出来了,岂不说出去,倒可俱呢,幸好晴雯终究不懂这些内涵。爱总是给我们力量,给我们希望,让我们往好的方向,往积极的一面去走,而我们自己却动不动流泪,又怎么对得起爱情呢?所以黛玉自愧起来。

小说中的人,用两个旧手怕子诉说着衷情;现实中的作者,却只能用小说,向已故的亡人诉说着衷情。

小说中的宝玉,还有黛玉;而现实中的这个人,早已经没有他的湘妃了。

欲语无人述,对镜话凄凉!

顾影终无言,惟有泪千行!

再回头去看黛玉的三首诗,原来是作者写给自己的。

真是:

初看不解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

人去楼空空余怕,叫人焉得不伤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