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胆小自卑,很羡慕那些个性开朗的人,怎么才能转变自己的性格?
如果一个人,一直表现胆小怕事,容易紧张,你愿意跟她/他做朋友吗?
求助网友小梅:
我是一个胆小,容易紧张的人,在学校的时候就是这样。
大学里别人都出双入对地谈恋爱,就算没有恋爱,也有好几个朋友一起玩闹。而我总是一个人,有课的时候,背着书包去教室;没课的时候,就泡图书馆;回到寝室,也总感觉跟室友们聊不到一起。
虽然我也很想加入室友的“卧谈会”,但好不容易想好了一个话题,却总是没有勇气加入她们的谈话,我怕被她们笑话。
毕业后,我进了一家民营企业做财务。遇到有同事来报销,我就紧张。我怕说错话,也怕弄错单据。上次有个渠道经理来报销,但是发票不全,票据也贴得不对。我跟他说了,他却嫌报销流程太繁琐,还朝我发火。
这样我就更紧张了。我记得当时我脸涨得通红,双手紧握成拳头,嘴僵得说不出话来。
财务办公室的同事看到我这样,都以为我被同事欺负了,还帮着我把那位来报销的同事给劝出去了。领导还特地找我谈话,来安慰我。
其实,这样让我心理压力更大,我的心理素质是不是太差了?从小到大,我都是这个性格,我讨厌我自己。
很能理解这位求助网友小梅的苦恼,因为可以明显看出她的胆小和紧张已经影响到了她的社会功能,尤其体现在人际交往上。
在大学里,她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际交往圈。
别的同学都在校园里交上了朋友,甚至有情投意合的还谈起了恋爱。但是她却始终是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她喜欢独来独往,她也希望能够跟室友打成一片,但是她胆小,没有勇气跨出第一步。
到了公司,一样的性格导致她的受挫能力与别人相比要差了一大截。
我想,若不是看她气势那么弱,那位嫌弃公司报销流程的同事,不一定敢跟小财务发脾气。毕竟,自己的钱能不能顺利报销,财务还是有权限卡一卡的。
其实,性格分为内、外向,各有优势,所以内向型的朋友并不一定就会输给外向型的人。但是,如果你现在的性格表现,已经影响到了你的社会功能,那么就存在寻求帮助,进行改变的必要性了。
让我们来推测一下,如果小梅一直不做改变,会怎么样?
1. 在工作上遭遇挫折的几率会变大,自己的抗压能力差会给同事和领导留下印象。作为职场新人,领导会来宽慰你。但如果这样的次数多了,同事和领导都会觉得你的能力不足,情绪不稳定。
2. 这样的职场形象一旦被定位,同事与你的交往会更加小心翼翼。于是,你在职场又成了“孤家寡人”,最终变成职场隐形人。如果公司业绩不好,裁员的第一批名单里就会出现你的名字。而且你还没勇气为自己去争取、辩驳。
3. 你会越来越讨厌自己的,对自己的失望会让你没有兴趣做其他事。严重的会产生抑郁情绪,无法继续工作。
现在看来,改变刻不容缓,而且当事人也想要改变自己的这种性格现状。那么应该如何去做呢?
第一、找到性格生成的来源。
我们的性格带有先天遗传的因素,更多是在出生后与养育者的互动,成长过程中经历而逐渐形成的。所以一个人的性格基本会在16岁左右成型。
如果你成型后的性格是胆小,容易紧张,你就需要回忆小时候与养育者相处是什么样的。因为性格是人与环境互动的产物。就像我的手要去拿杯子,这不单要靠我的手部动作,我的腰身,我的腿都要跟着动。
而在家庭关系,你的性格养成不单是你个人意志,也是与家庭成员互动,受到整个家庭环境影响的结果。
通过心理咨询,小梅回忆道自己从小的家教就特别严苛。一旦犯错就会受到惩罚。这就导致了小梅越来越胆小。
因为胆小,很多事情不敢去尝试,所以也就避免了犯错受罚。所以,胆小是当时小梅的一种生存策略。
因为自我的发展会有两个核心要点:
1. 本能会让你追求快乐,回避痛苦
2. 社会环境促使你追求社会的赞扬,回避舆论的谴责
虽然小梅当时还是孩子,但是孩子本能更会追寻快乐,回避痛苦。她的胆小可以让她保护自己不做出有被惩罚风险的举动,她的胆小可以让父母的责骂更轻一些。
同样的模式,一样反映在了小梅现在的工作中。当她被来报销的那位同事骂了之后,她胆小的表现赢得了其他同事和领导的同情。
在使小梅看到了小时候的模式,在成年后的重现,会让小梅对自己的性格有全新的认识。小时候,自己的力量还不强大,需要胆小来保护自己和应对困难。但如今自己已经长大,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可以与自己的胆小做告别。
这一点,还可以借助心理咨询技术:催眠,来帮助小梅获得更好的咨询效果。
第二、与原生家庭做和解
小梅的父母,从小就训诫小梅:“你要乖、不要惹妈妈生气、你必须听话”,这些其实是很多父母都会用来教育孩子的话。
但其实这个话语在孩子心里的作用是:我需要为妈妈/爸爸”的情绪负责。
所以小梅做事总有种缚手缚脚的感觉,因为她一旦做错事,不单是认为自己需要承担责任,受到责骂,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父母的情绪感受。
这块顽石会一直压在小梅的心中,造成她的内心压力。
所以,在心理咨询中,也会让小梅看到这一点。通过催眠技术,帮助小梅卸下这块令自己压抑的顽石。
让小梅知道,父母的情绪感受的负责人,应该是他们自己。你需要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感受。在自我强大的前提下,才能去照顾其他人的感受。
就像是做慈善,你需要自己先吃饱饭,你才能帮助别人;如果自己都饿出病痛了,那不单帮不了别人,反而会让自己成为那个“需要求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