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演义:18五苓散

原创 根尘不偶 新象学堂 2018-08-10

大家晚上好,咱们继续讲我们的伤寒经方故事。

小虎子自从跟了仲景先生学习以来,一直是非常地勤奋。可以说是恭恭敬敬,认认真真,一天都不敢大意。每天都是早早地来师父这边,把一些日常需要准备的工作,都提前做好。打扫打扫卫生啊,整理整理这个需要的诊疗用具,中药材呀,都整理好,给师父都准备妥当。有病人来,可以随时好用。所以仲景先生对这个孩子呢,对自己收的这个徒弟啊,也很满意。不光是勤奋,勤恳,又有悟性,善于学习。所以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觉得这个孩子真不错。

这一天呢,仲景先生,早早就起来了呀。仲景先生生活还是很有规律的,天亮就醒,就起床了。按说呢,平时呀,这个时候小虎子也应该同时就到了。师徒二人就会一边聊天,一边就开始准备一天的诊务,做一些准备嘛。应该是其乐融融的一个开端。

但是这一天呢,仲景先生等了半天也不见小虎子来呀,仲景先生很纳闷儿。这个孩子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地迟到,或者类似这个逃课旷课的,从来不会啊。每天都会认认真真地跟着,好好做一个帮手,好好学习。所以仲景先生就想,这个孩子出啥事了?这个太阳都已经爬到树梢上了,这天都大亮了呀,还不见小虎子来呀。仲景先生就想过去找找看,离得也不远嘛,看看这是咋回事。

正在这个时候,就远远地看见小虎子来了。不是他一个人来啊,还带着一个人,带着一个壮汉。小虎子呢,帮这个壮汉呀,抱着一个水罐,这个壮汉一边走,一边就把那个水罐接过来喝两口,小虎子赶紧再接过去帮他抱着。从仲景先生看见他们俩开始,这也没多远的路,来来回回地喝了好几遍啊。等这两个人呀,到了仲景先生的面前,小虎子赶紧给师父讲,师父,今天呀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来玩晚了啊,我给您讲一下这个事情的原委,是怎么回事。

仲景先生赶紧让他们坐下,说,不要着急,坐下慢慢说。

原来这个小虎子呢,他们家呀住的房子啊,也不是什么好房子,肯定都是四处漏风,这种破房子。冬天还好一点,多搭上一些这个树枝、茅草之类的,遮一遮风,挡挡风,它还凑合能住。现在天气热了,前两天刚刚又下了一场雨,这一下雨呀,房子的弊端啊,就暴露出来了。就发现它到处漏雨,漏得都没法住人呀。只能找个天儿好的时候啊,这个房顶啊,得重新修缮一番。

农村的房子,平房嘛,它上面都是这个庄稼杆、茅草之类的,就像咱们讲的那个叫茅屋上的那个苫草,覆盖在上面防水啊,挡雨啊,保暖呀,有这个功效。那时候老百姓的房子没有挂瓦的。现在的房子,农村的房子,屋顶上都会挂瓦,都不用这个草了。我小的时候那个农村的房子,上面用的还都是草,就是用的是麦秆,麦秆用的多。底下是那个高粱或者是玉米杆编的那个帐子,做了一个底儿。然后呢涂上泥巴,在外面整齐地码上这个麦秆儿那么一层草,它防水保暖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仲景那个年代,那个房子都是这种草房子,就是屋顶它不是瓦,都盖的草,是这种房子。所以它修起来呢,相对就比较简单。只要没有草的地方,你把它修整补好,就是用泥巴涂好,再用草盖上就可以了。修缮房屋这个活呀,相对来讲是比较简单的一个事儿啊,农村生活过的人其实都能干。

问题那就是这个,他不是在地下干,要爬到房顶上干。从这一点来讲,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也比较累人。而且这个也只能找个好天儿的时候干,下雨的话没法干。因为先要把这个泥巴和好,然后呢在这个房顶上,先用比较粗的这种庄稼杆之类的,编扎成这种草帐,一个厚厚的草帐子,用泥巴涂匀。然后呢,在这个涂了泥巴的这个厚厚的草帐上,再均匀地码上,就跟是胶水一样往上粘,粘上一层厚厚的稻草啊,麦杆啊,或着是长的茅草啊之类的。象鸟的羽毛一样,最后粘在上面很漂亮,很顺,下雨的话雨水顺着就流走了,它不会渗进去。

干这活儿就不能停,这个泥巴涂上去,就趁它还是湿湿的,还很粘的时候,就得赶紧往上码这个最外面这一层茅草。你要是等它干了就粘不上了。所以这个活呢,你一旦干就得一口气干完,你中间不能停,中间停这个活就没法干。所以干这个活的人,都得身强力壮,能够撑得住,一般人的话,活虽然简单,还真干不了。

那么这个壮汉,按辈分,小虎子应该叫他二叔。也是他们一个远房亲戚,或者说就是关系比较好的这么一个街坊邻居。因为他们家比小虎子家还困难,受过小虎子他们家的接济,没饭的时候给口饭吃,受过人家的恩惠。这个农村人都很实在,都是知恩图报的人。这个时候呢,一看小虎子家的房子漏雨了,二叔就自告奋勇,二话不说,没事,这事就交给我了。

这个二叔呢,虽然是个体格相对比较壮实的这么一个男人,但是毕竟这个年龄也不小了,也五十多岁了,算是中老年人了。好在农村人,底子比较壮实,所以干点活儿还是不成问题的。那个时候呢,有点兵荒马乱,很多人都是被抓去当壮丁去了,相当于服兵役去了。这个村里壮劳力相对是比较少的。所以找不到更多的人来帮忙啊。有几个人来帮忙,都是老弱病残的,就以这个二叔为核心,为主要劳动力来干这个活儿。所以主要的活,爬在这个房顶上,这些主要的工作都是他自己来完成。

这个昨天呢,刚好是个好天儿,下雨的话这个没法干呀,好天的话把这个弄好了,很快就晒干了,便于去修理这个房顶。趁昨天的好天,大家就约好开工,开干。所以小虎子这个二叔呢,真的就甩开膀子就开始干开了。

先把泥巴都在底下用水和好。然后呢就把用一根一根的这个庄稼杆编扎成的厚厚的这个草帐子铺到这个房顶上。再把这个泥巴呀,一筐一筐地把这个泥巴提上去,抹在这个草帐子上。再把一捆捆的茅草也提上去啊,一边抹这个泥浆,一边整整齐齐地码这个茅草啊,把长长的茅草码上去。

因为这个活农村人呀经常干,对他来说倒是轻车熟路不陌生,但是呢,架不住还是上点年纪了,再说主要就靠他一个人,其他的的老弱病残就在下面打个下手,帮个忙,主要是靠他自己。上上下下不能停,一停这泥巴干了就没法干了呀。好在小虎子家呀,这个房子也没多大,就这个两三间房子,而且呢,它也不是所有的地方全都坏了,它就是有那么几块儿漏得比较严重的地方,就等于是一个大修一样。不是整体翻修,是局部翻修,把这个坏的地方按这个顺序来修补一下。

二叔呢一鼓作气,从早上吃过早饭就开始忙,一直忙了整整一上午,太阳到正中,到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晒得人都觉得头晕眼花的时候,终于把这个活儿干完了。这个二叔呢,干这个活儿的时候啊,停不下来,所以这一上午是又累又热,出了一身汗,又渴。

你想忙了一上午,都顾不上喝水呀,这下终于是忙完了,这才觉得自己是口干咽燥,嗓子里就跟冒火了一样。出了一上午汗呀,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啊。热的都快脱水了,能不渴吗?所以从这个房顶下来之后,哎呀,渴得不行了,刚好这个水桶里面还有大半桶凉水。农村人不那么讲究,水反正也不脏。所以这个二叔呢,又累,又渴,又热的,这个干了一上午活的二叔,抱起这桶水来,痛痛快快地喝了个饱,喝了个痛快。

哎呀,实在热死了,就相当于是一边喝水一边洗澡一样,是吧。水也洒了一身,喝了个痛快。农村人,体质壮实,这种事其实很常见,一般情况下也没事啊,火气壮,喝点凉水自己也就化了。但是今天呢,就赶上了天儿太热。二叔当时喝得有点急,他就觉得渴得快不行了,喝得有点上气不接下气,顾不上喘气地去喝呀,就想马上解渴。所以这一喝急了,就出问题了。

出了个什么问题呢?自从喝完了这一桶水,等吃过午饭,歇了一会儿,就发现自己还是很渴呀,喝了水没管用,没解渴呀。觉得这个嘴里干得不行,不喝水受不了。就赶紧继续喝,发现喝了这个水啊,不能解渴。不喝,渴得要命,喝水,解不了渴。他就只能不停地喝水。这个水就不敢离手,一离开就觉得要渴死。但是喝了这个水呢,好像也没什么用,因为喝了水,好像暂时嘴巴能润一下,但是那个渴的感觉没有任何的缓解。所以就这样不停地喝水呀。这一下午一晚上喝了可能也不说两桶水,一桶多水是有的,不停地喝也不管用。

小虎子一看,说,二叔这个肯定是病了呀,这个我也没见过这叫啥病,看来还得请我师父来给你看一下。明天早上咱一早就到我师父那里去,让我师父给你看一下。

这个二叔一听,说,好吧,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呀。他说,我以前也没这样过呀。以前热了也经常这么喝水,也没事,怎么这一次就成这样了呢?

第二天一早,俩人就一起往仲景这边走,但是这个二叔实在口渴得不行,走不了几步就得喝一点,走不了几步就得停下来喝水。所以本来小虎子离仲景这个地方不远,他要自己走着,跑着呀,其实一会儿就到了。但是跟这个二叔一起走不快呀,走两步就得停下来喝水呀。所以距离不是很远的这么一段路,走了老半天才走过来。

仲景先生听完这个过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给这个二叔啊搭了搭脉,也看了看舌象,摸了摸肚子,就跟这个小虎子讲,这个好办,啊,这也不是个大问题。

仲景就给小虎子讲,说,你这个二叔呀,他这个主要问题就是喝水太急,喝得太急,水气把体内的这个流通的阳气给堵上了,给它挡上了,或者说给它郁滞上了。

你看我们都有一个常识,我们拿一瓶子水,象我们外面买的喝的矿泉水,你要是往外倒水的时候,满满的一瓶水你往外倒,你要是慢慢地倒,它这个口啊,倒的时候,让这个水不要从这个口里满满地流出来,细细的一个水流往外流,那它会留着一个空,有空气就会进去,这样就形成一个循环,空气进去然后水就流出来。

你要是说咣当把这个瓶子倒过来,满满地让那个水,想让它快快地一下子流出来,它反而出不来了,它水把整个通路都挡上了,这个空气就不能进去了,就不能形成一个空气的流通,这个水它反而不好出,反而就出得慢。

你这个二叔呢,喝水的时候也跟这个类似,喝得太急,这个水气一下子进去,把整个人体阳气流通这个状态,一下子给它封上了,给堵上了。

那么这个气机在里面,不能流通,气机不流通就气郁,郁而化火,这个气有余便是火,这个气郁在这个地方就堵在这儿,聚在一块儿,显得多了,它就化火。一股火气在这儿,他就会觉得有一股燥热的感觉,而这个气机不能流通,体内气机不能流通,喝进去的这个水,就没有阳气推动着它布散全身,就不能以津液的形式去濡养全身。所以呢,他就觉得渴得不行,不管喝多少水,这个水进去它不能正常地输布全身,它只是从身体里过了一遍。这个郁火呀,被这个水气在里面包着,它也动不了了。所以不管喝多少水都不能解渴,不能正常地输布。

中医把这个叫做消渴。什么叫消渴?不管喝多少水都没有用,就像倒进了一个无底洞一样,它都不能解渴,这种病症叫消渴症。就是这个饮水无度,又不能解渴。

仲景先生讲,你看前面我们治的几个病例,有水气停在上焦的,我们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有水气停在中焦的,我们苓桂术甘汤。有水气停在下焦的,我们用猪苓汤。根据这个水气停留的位置不同,我们是有相应的方子去处理。

你二叔这个,他这个其实也相当于是水气停滞。它是水气把人体内部的阳气给封上,给堵上了,是水气包含郁火的这么一个象。就是水把火给包起来了,活动不了,谁也动不了了啊,水气也郁在这儿了,趴在这儿了。它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上焦、中焦、下焦,它是弥漫整个上中下三焦,全身都是这样。所以全身都有水气的郁滞与气机的不通。这一身津液,都不能正常的输布,都得不到津液的濡养,全身都处在一个干旱的状态。有水但用不上啊,有水干着急的这么一个状态。全身每个细胞都在叫,渴呀,渴呀。所以他就渴得不行了,大渴引饮,喝多少水都解不了渴。

这个情况呀,我们就需要给他流通水气,来疏散郁火,按这个方向给他调治,这个病症,很快就能好。

这小虎子很聪明,他听仲景这么一讲,就说,师父呀,这个我知道怎么治了。

仲景说,那你说咋治啊?

小虎子就讲,上中下三焦,水气停留,各有各的方子。我二叔这个,他这个水气弥漫全身,上中下三焦全都水气郁滞上了呀,那我们就把这个上中下三焦的方子合到一块儿,不就行了吗?

在伤寒里面,不同的方子合在一块儿,叫做合方,是有这种先例的。像我们前面讲的这个桂枝麻黄各半汤啊,这就是合方。

仲景一听心里这个高兴呀,孺子可教也,真是这个思路。你这个想法是对的。仲景就给他讲,我们今天给你的二叔,用的这个方子,给它取个名字叫“五苓散”。其实就是你说的上中下三焦的这几个方子综合化裁而来。

那么这个五苓散有哪几味药呢?首先这个水气停留在体内,不能以正常的津液的形式来输布,反而把这个火气包在里面,堵在里面,所以首先要把水气流通开。流通中上焦的水气以茯苓为主,主要是靠茯苓。流通中下焦的水气主要以猪苓为主。猪苓茯苓我们上次都讲过了呀,都是专门擅长利湿行水。就是对这个湿气,善于跟这些不听话的,在这里不想动的这个水湿之气,善于跟它们打交道,会动员它们,不要赖在这儿了,都走吧,都起来活动活动,擅长入水气流通水湿。所以茯苓和猪苓这两个药是必用的。水湿本身是阴邪,所以下行外出,相对比较方便。

那么除了茯苓、猪苓这两位大菩萨啊,他们是比较核心的力量,先把整个一身的水湿动员起来是吧,不要赖在这儿了。一旦动员起来之后呢,就象我们上次讲这个猪苓汤一样,就请泽泻这位大菩萨,这就是领队呀,他就象挖水沟的,修水渠的,领着它们往外走呀。水湿从下焦,以小便的形式下行而出,这是最方便的。

但是呢,他这个喝水的时候啊,正是满身大汗毛孔开张的时候,喝水的时候一股凉气进去,你不用说,水还洒了,肯定洒一身,不洒一身这股凉气直接进去,也会影响到这肌表的开合呀。肌表的毛孔因为喝了大量的凉水,凉气一下子收进去了,毛孔就没有一个很好的通透性,一下子也跟着关上了,肌表开通得不好。正因为这样,阳气才被这个水气包在里面,藏在里面,压在里面伸展不开。

所以在这么一个情况下,还要用一点往上走的,疏通开达的药,引导这个被水气郁在里面,包在里面的这股阳气,让它伸展开,疏散开,能够重新恢复这个肌表的,正常的内外通透的状态。所以也还要再用一点桂枝,请桂枝这个大菩萨向上,向外通达疏散,引导内在这个被水气包在里面,不能外散,不能外出的这股火气,引导它们外出,外达。相当于在上焦开了个孔,上焦开孔,下焦水气就更容易往下流。我们这个装水的瓶子,你要是说倒急了,单纯让它从瓶口往下流,把那个瓶子到过来,让水往外流,它不太好流。你要是在这个瓶子的底下打个洞啊,上下通气,这个水就很容易就流出来。

桂枝这个大菩萨呀,相当于一瓶子水一样,憋在里面出不来了呀,用桂枝把阳气引导往外出,就类似于在上面打个孔一样,透透气。上面气机通达,下面这个水气更好流通,下面泽泻带着水往外走得更痛快。

不光是单纯上焦气机的问题,中焦也很重要,中焦是一身气机流通的枢纽。喝的急了,中阳受损,中焦运转也受限呀。水湿本身也是偏阴的一个邪气,它容易压制阳气。所以又请了白术这位大菩萨,来帮着运转一下中焦。

五苓散这个方子,就相当于是用茯苓和猪苓这两位大菩萨,把一身上下停留不去的水湿之气,开了一个动员大会。大家都振作起来,大家都各行其事,都不要停在这儿了。让这个水湿之气,有一个流通的这么一个动力,有这么一个流通的机会。然后呢桂枝引导气机上达外出,泽泻引导气机下达外出,白术运转中焦,让气机能升能降。你看这个布局虽然只有五味药,这个布局很严谨,很巧妙啊。

整个格局本来就是水湿之气弥漫全身,包藏束缚内在流通的这个阳气,束缚了就不能流通了嘛。通过仲景先生用五苓散这么一处理,水气动员它们动开了,然后呢,上中下三焦各有药物在指挥着它们。上面有桂枝,是吧,中焦有白术运转,下面有泽泻引导。这个气机郁在里面这个火气,哎,跟着也就运转起来了。

人体正常的气机一定是阴阳和合的,不能阴阳分离。阴阳离绝,生命乃竭,那就没命了。任何一个局面,治疗的最终目的一定是要阴阳和合,阴阳合一。所以通过这么一个处理啊,让阳气能动,让这个水湿之气能流通,在这个流通的过程当中,让它从一个停滞的状态,变成了一个阴阳和合的状态。

阳气一流通,它就推着水气在动,水气一动也就把阳气流通的这个障碍,就清除了。没有水气挡着了嘛,阳气就能动。水湿之气包藏阳气在内的这么一个阴阳相对立的这么一个状态,这个局面好像僵持在这儿了,这么一个状态,变成了一个阴阳和合,流通无碍的这么一个状态。

这个五苓散,很伟大的这么一个方子。

我们前面讲过小柴胡汤这个方子。它主要是流通偏阳气的,这个阳气的郁结,偏于阳。五苓散主要是流通一身水气的郁结,它流通的这个偏于阴气的这么一个层面。当症状偏于气分郁结的时候,适合用小柴胡汤。当症状偏于阴气水湿停滞的时候,适合用五苓散。它们的目的都是来流通一身气机。但是由于这个病证偏阴偏阳的不同,你看仲景在遣方用药,在这个布局上是有这个偏阴偏阳的差别的。

讲到这里呢,小虎子很聪明啊。师父讲到这儿,药都抓出来了呀。然后仲景就告诉他份量。这个茯苓、猪苓、白术这些份量都一样多。然后呢桂枝稍微少一点,泽泻量稍微多一点,。大概这么个比例。

然后呢,特意叮嘱小虎子,这个药可不能熬着喝啊,这个药要用药捻子啊,要捻成碎末,捻成药末,然后用米汤冲一小勺,冲着喝。象我们冲咖啡一样,冲药末,直接冲药末喝。

喝了五苓散这个药末之后,然后慢慢地少少地喝这个温水,不要喝凉水了,慢慢喝温水,等他汗出的时候,就是等他身上出汗的时候,这个病就好了。出汗就意味着这个内在气机,内在郁结的这个阳气,已经流通开了,已经能够通达肌表了,他肯定就好了。

一旦出汗,不光是不渴了,肯定小便也就出来了。因为一身水气不流通了嘛,所以不光是渴,一直是喝多少水,小便都不多的,越喝肚子越胀。小便不是说没有,小便肯定是有的,他只是不痛快。这个水在他身体里过了一遍,不是那种经过阳气运化之后,转变成小便出来的那个正常过程。

果然这个二叔呢,五苓散呀,喝了没多久,半天的时间都不到,这个口渴终于慢慢地就缓解了。身上似乎也润润地出了点汗,小便也觉得很痛快,终于放心了。啊,长舒一口气啊,终于不用抱着水罐不敢撒手了,终于可以不用这么辛苦了。

小虎子就问师父,说,师父呀,这个五苓散为什么不能熬着喝呢?为什么非得要打成药末来喝呢?这个你能给我讲一讲吗?

仲景先生非常高兴地说,我就知道你会问这个问题。意思是自己的徒弟还是很不错的,提问题都提得让师父很高兴,是吧,知道该提什么问题。说明自己收的这个徒弟还不错。

仲景先生就说,引起人体疾病的这个原因,大部分都是偏阴寒,偏阴气凝滞的多。凡是气机凝滞,阴气凝结,一般来讲都是偏于聚在一块。

象小柴胡汤这样的,它是这种偏于阳气郁滞的,那么在治疗的时候用水来煎,水为阴啊,用这个阴液去涵养,流通这种内在的火气,它就刚好能达到阴阳和合的状态,所以用这个汤剂就比较合适。可理解成什么呢?理解成以柔克刚,其实本质上都是取一个阴阳合和的这么个意思。

还有一些疾病,它不是单纯阳气的郁滞,它是一些有形的结滞,有形的有瘀血呀,痰核呀,它是相对凝聚的,相对凝固的一个有形的东西在体内。那么也适合用这个汤药。汤药是液体嘛,它是一个流通好,相对不是有形凝聚的,至少是流通性好的这么一个状态啊,也适合去流通这些有形的这个障碍。

只有这个五苓散证,它这个主要问题是水气的弥漫,而且这个水气弥漫全身。他这个病症主要不是阳气的郁滞,也不是固定的某一个地方有一个有形的结滞。它是一身水气弥漫,是一个偏阴的这么一个状态,是弥散的偏阴的这么一个状态。药物跟它相应相合的时候,你不是偏于这个无形弥漫的这么一个病气吗?我就用这个有形的凝固的这个药气来破你这个局。

所以五苓散不用水煎,用水煎了之后药气弥散在水里,这叫什么,水上加水呀,容易加重病情。所以尽量用这个,把药打成散,这个药气不散呀,接近于一个有形的状态,以有形破无形,也是取阴阳合和,取刚柔相克,相克而相合。

米汤送服呢,就是为了养中气,防止这个药气太猛,伤了脾胃。所以我们用药的剂型,使用汤剂,还是散剂,还是丸剂,其实都是有讲究的,有道理的。但是根本原则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改变体内这个疾病的局面,达到阴阳和合的状态。

病的局面是偏阳偏刚,那我用药就可以偏柔偏阴。病的局面如果本身就是偏柔偏阴的,那我用药就可以偏刚偏硬,就是这个意思。

小虎子一听很高兴,说,师父,您讲得太好了。我越学感觉越有体会啊,最终发现所有的道理,其实都是一样啊,都是为了达到阴阳和合,一气周流。而且这个过程是在用药布局,服药方法,药物的剂型等方方面面,都有体会,都有体现。

现在在临床上,很多医生用五苓散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就是那种所谓的眩晕,这样的病也有效。

但是现在临床上这种水气停滞,大部分都是纯阴证,这种寒包火,水包火的这个症状,其实是比较少的。用五苓散,急性期,体内还有点郁火的时候,它效果还比较好。像有些慢性期,单纯用五苓散效果也不好。它就不是完全对证,因为里面那个更多的是一个纯粹的阴气凝滞的象,需要用温阳的药去破的,不能单纯用五苓散。五苓散没有太多这个温通的药,力量不够。

所以五苓散更适合内有水气弥漫,弥漫的水气里面包裹着一股郁结的阳气,这种阴阳对峙,津液不流通,口渴得比较厉害,这种情况是最合适的。一般都是刚得病的时候是这样的,时间久了慢慢就变成纯阴证,那就不合适了。

所以通过五苓散跟小柴胡汤的对比,大家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伤寒论》讲的这些,它处理问题的时候,这个偏阴偏阳的用药的不同。

今天这个案例,这个故事就讲到这儿啦。

(0)

相关推荐

  • 被误解千年的“五行学说”,究竟什么是“五行”?(上)

    大家好:这节课主要讲一下五行.简单说五行就是五种能量运动的状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五行能量运动的特点,为了大家好理解,还是通过认识自然来认识"五行".就以自然界的水为例. 前面我们 ...

  • 药象本草--124猪胆汁

    猪胆汁,是家畜猪的鲜胆汁. 猪,水畜也.食杂而居秽,体肥而肉多,正应水气收藏而气腐之性也. 其胆汁,则苦寒收聚,于水润收藏之体,更专收聚之力,收藏敛聚之力更胜而强者也. 阴阳和合,火蕴水中,乃成生生不 ...

  • 水气证的辨证施治

    一.水气的概念 此处水气非指有形之水肿病.古人对水气的概念,认识也颇不一致,有人认为水气是水之寒气,如成无已注水气上冲时说:"水寒相搏,肺寒气逆":也有人认为水气即是水饮,如钱天来 ...

  • 伤寒论演义:13桂枝去芍药汤

    大家晚上好,咱们接着来讲伤寒经方故事. 上次我们讲到仲景先生用桂枝加附子汤,把经期受寒的小女孩的病给治好了,把她的感冒给治好了. 这个小女孩呢,农村的孩子么都很淳朴,都是知恩图报的孩子.这孩子对仲景先 ...

  • 伤寒论经典方药五苓散,可用治疗多种疾病,尤其适用人体蓄水病症

    伤寒论经典方药五苓散,可用治疗多种疾病,尤其适用人体蓄水病症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五苓散

    五苓散中用桂枝,泽泻二苓白术施: 原治太阳经腑病,脾伤湿盛亦用之. 组成: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①蓄水证.症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五苓散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

  • 杨公造命演义18卷,供大家鉴赏

    杨公造命演义18卷,供大家鉴赏

  • 伤寒论演义:02麻黄汤

    好,咱们继续讲伤寒经方故事. 仲景先生生活在东汉末年,那个时候战乱比较多,老百姓生的病也比较多,但总体来讲,可能这种伤风感冒,这种所谓的外感病相对还是多一些.风餐露宿的人可能比较多,饥寒交迫的人比较多 ...

  • 伤寒论演义:06小陷胸汤

    原创 根尘不偶 新象学堂 2018-07-25 那我们接着讲我们的伤寒经方故事. 上一次讲到,仲景先生给一位老伯啊,用半夏泻心汤给他治疗心下痞,也就是吃饭之后啊,胃里不舒服的这种感觉.这个效果当然是相 ...

  • 伤寒论演义:07大青龙汤

    大家晚上好,我们接着来讲咱们的伤寒经方故事. 仲景先生上次意外地收了这么一个小徒弟--小虎子这么一个学徒.这个孩子天生也是比较聪明伶俐,也是学医的料,悟性比较好,不光一点就透,而且也是勤恳善学,手脚麻 ...

  • 伤寒论演义:09甘草干姜汤和芍药甘草汤

    原创 根尘不偶 新象学堂 2018-07-30 话说小虎子跟着仲景先生学习伤寒,学习中医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个孩子是聪明颖慧,一点就透,一学就会,深得仲景欢喜,仲景也是非常喜欢这个孩子. 咱们前面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