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窗、亭子间、山墙、门头……石库门的“隐藏门道”,你都知道吗?
石 库 门
它是上海的一个符号,也是 “最能代表上海城市的标志和上海人重要的乡愁记忆”。
石库门,承载了很多上海小囡的童年记忆。男孩子扳手腕、打弹子,女孩子跳皮筋、捉迷藏……
石库门里,也上演过太多或真实或艺术的故事。从兴业路上的一大会址、到田汉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里弄;从反映解放前上海市民生活的《72家房客》,再到王家卫的《花样年华》......
石库门的起源要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它是在江南传统住宅建筑的基础上,受到西方城市联排式住宅布局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一开始,发起建造石库门的人是来上海的外国人,这是特别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使然。
▼ 苏州河浙江路桥两岸,满眼都是石库门(《上海画报》)
石库门建筑盛行于上世纪20年代左右。因为移民人口的大量涌入,最高峰占据了上海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现今中心城区依然有大量居民居住在其中。
▼ 解放前出版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中大部分都有石库门里弄
石库门里弄一般命名为“××里”、“ ××坊”。新式里弄一般叫“ ××邨”或“ ××新邨”。“ ××胡同”这种北方叫法则非常罕见,据说只有一处,就是位于华山路285弄的大胜胡同。
石库门的得名,一个当然是因为“石”,即建造材料主要为“砖石”;另一个就是它的重要外部特征——“门”。
石库门正面大门一般是花岗岩或红色砂岩作门框,围成一圈。汉语中把“围束的圈”叫做“箍”。“石箍”实为石库门建筑的一大看点,花饰繁多的门楣是最为精彩的部分,常以丰富的立体图案及吉祥字样装饰。
一开始,这种用石条围束门的建筑被叫做“石箍门”,而上海话中“箍”和“库”字发音相近,被人们叫得多了,传得多了,“石箍门”便成了“石库门”。
早期的石库门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左右对称的布局特点。
一楼左右两边是底层厢房,正对天井的是客堂间。天井侧面还建有单层斜坡的披屋,用作厨房,即沪语中的“灶披间”。
二楼有与底层差不多位置的客堂和厢房,房间和走廊多用木板分隔。考虑到居家安全,每间房间窗户的开法也有约定俗成的讲究。
▼ 典型石库门建筑平面图
之后,新式石库门开始兴建,大多采用单开间或双开间。
双开间的石库门只保留一侧厢房。“灶披间”改坡顶为平顶,上面增加一间小卧室,即著名的亭子间,周围为栏杆或矮墙,作晒台用。
新式里弄和旧式石库门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新式里弄有专用的卫生间,有浴缸和抽水马桶,这都是旧式所不具备的。
不仅反映了上海人“家”的概念,“居中为尊、小辈住两厢、女儿住楼上”的空间分布,也折射出传统中国家庭长幼有序的伦理关系。富有上海特色的市民文化也在石库门这样的空间中逐渐形成。
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中有一幅描绘“弄堂小学”的漫画,这在当年的上海石库门弄堂中很容易见到。一幢石库门,不同部位被划分成不同功能的场所。画面中,天井披屋中的“苏广成衣铺”是旧社会上海最具代表性的裁缝作坊。
石库门,与上海这座城市一起经历了近百年来的壮阔历史。它是打开上海、了解上海的一本工具书。
不过,最新资料显示,上海现存较为完整的石库门风貌街坊不到200处,居住建筑单元仅剩5万幢。约七成石库门,因居住人口过于密集,使用功能又落后,被拆除了,这是石库门的一种现实。
近年来,保护石库门历史风貌的呼声日渐高涨,上海还建立起抢救性保护名单。
与此同时,一些有特色的石库门被赋予了一些文化涵义和时尚韵味之后,显出了从所未有过的色彩。
上海现存比较有名的石库门有:田子坊里的石库门建筑、愚园路上的旧式里弄,威海路张园内的春阳里、祥云里等。中西合璧,传统与新潮碰撞、怀旧与流行交融。
▼ 张园内石库门
那么,库门里弄为什么能造就上海城市独特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方式?石库门的前世今生都有哪些真实而新奇的故事呢?
(本期海上畅谈,由原上海市公房管理办公室主任田汉雄为我们讲述石库门的前世今生。)
来源:“海上畅谈工作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