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简史|最早哲学流派——米利都学派

哲学的发源地是公元前6世纪希腊殖民地城邦爱奥尼亚的首都米利都,泰勒斯首创了这门学问。由于他的继承者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也都是米利都人,所以又将爱奥尼亚的几位哲学家称为“米利都学派”。公元前494年,波斯人在拉德战役中将米利都夷为平地,米利都学派也随之消亡了。

古代希腊
阿那克西曼德,米利都人,泰勒斯的朋友,也有人说他是泰勒斯的学生和助手。他是第一个用文字记录自己思想的人,遗憾的是他的论文《论自然》,只有零星片断保留下来。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尤其对天文学和地理学有深入的研究。传说他绘制了最早的世界地图。他还建造了一座日晷,利用它测定了太阳轨道和昼夜平分点,并且测定了一个天体。
阿那克西曼德不满意泰勒斯万物本原是水的学说,他认为在火、气、水、土之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生成万物。这是因为经验中的有形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如果以这些有形事物作为本原,就会在永无休止的连续不断的生成变化中消磨殆尽。
也就是说,经验中有形的个别的具体事物都是时间、空间中的有限存在,但是作为整体的世界却是时间、空间中的无限存在。为了使本原不致在永无休止的生成变化中消耗净尽,我们需要假设万物的本原一定是一种具有无限性的存在物。这是从量的方面看本原应当具有的性质。
泰勒斯
从质的方面来看,本原也应当是无定的。它什么也不是(指经验中有形具体的事物),但又包罗一切,使一切皆有可能。因为本原是万物由之产生,灭亡后又复归于它的东西。这样通过分析,我们不难认识到如果万物存在着本原,那么本原就一定是在量上无限,质上无定的某个东西。但是,这样的事物在经验中不可能找到。
任何有形的、单纯的自然物都不能成为万物的本原,但为了解释经验我们还必须要在经验的后面假定某个概念是真实的,它具有“无限”的规定性,在量上无限,质上无定,能够作为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称这个本原概念为“阿派朗”,学术界一般将它翻译为“无限者”,或“无定者”。
在阿那克西曼德看来,“无限者”既不是水,也不是空气,而是“比空气浓厚又比水稀薄”的东西。但是他对于“无限者”规定少之又少,以至于普鲁泰克批评说“他(阿那克西曼德)没讲出他的“无限”是什么,究竟是空气,是水,还是土。”
阿那克西曼德
一、“它是一切生与灭的原则;无限个世界由它而生,又消灭成为它。”二、“它包含一切于其中,并且支配着一切,它是神圣的,不死的和不灭的。”三、“无定者”是“一”,但从“一”中又可以分享出对立来,比如冷和热,干和湿,而这些对立又包含在“一”中。所以“无定者”是“一”又是“全”。“一”不是指单质或单一,“一”包含着对立,这就使从“无限者”到万物成为可能。
黑格尔认为,阿那克西曼德“无定者”概念的进步意义在于,绝对本质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东西,而是一个否定的东西、普遍性,一种对有限者的否定。在阿那克西曼德对“无定者”的规定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属性——神性。德国学者文德尔班称,科学思考起源于宗教,这是科学思维对宗教老家的最后留恋。
如何从“无定者”中产生出万物?“无定者”是一种原始的混沌体,包含着一些对立的东西于其中,比如冷与热,干与湿。“在无定者里面,相同者与相异者分离开,而与相同者结合;因此,在全体中的金变成金,在全体中的土变为土,因此一切都已具备于全体无定者中,严格讲来,没有东西产生。”
阿那克西美尼
阿那克西美尼,米利都人,是阿那克西曼德的朋友,或学生,或助手。我们关于他的生平知之甚少,他的著作《论自然》没有保留下来。他用空气代替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者”作为万物的本原。认为“一切均由空气中产生,一切又都消失于空气之中。”
与阿那克西曼德相同的论据,阿那克西美尼规定“空气”是无限的。本原是一个无限的自然,但与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者”不同,他以有定的自然——空气作为本原。空气比水更具无定形的特点,又由于空气实在地存在着,所以又比“无定者”的概念更为具体。阿那克西美尼的本原思想是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本原思想的一个综合,是对万物本原的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表述。它超出了水本原说的局限性,同时克服了“无定者”学说的不着边际。
气在冷热两种作用下发生凝聚和稀散两种运动,按照阿那克西美尼的说法,“使物质集合和凝聚的是冷,使它稀薄和松弛的则是热”,作为本原的气“借助稀薄和浓厚而形成不同的实体。当它很稀薄的时候,便形成火;当它浓厚的时候,则形成风,然后形成云,而当它更浓厚的时候,便形成水、土和石头;别的东西都 是从这些东西产生了来的。”这就是由气到万物的发生过程。
爱奥尼亚的哲学家们将整体的自然界作为研究对象,认为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存着在一个普遍的本体。这里面包含了“一切是一”的假定,隐含了世界统一的思想。他们还进一步认识到万物的本原是无形的,不属于感性经验的范畴,这就将人类的思想引导到抽象的观念和体系上去。现代自然科学通过寻找基本粒子和寻求万物统一的规律的两个方面实践着爱奥尼亚哲学家们的理想。
对于米利都学派的缺点,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几点批评,概括要点如下:一、将原则规定为物质,就将“普遍”表述在一个特殊的形态里。二、将一种单纯的物体当作原则,就不能了解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发生和变化。因为单纯物质本原不会推动自身变化,比如,木头不是木头变化的原因,铜块也不是铜块变化的原因。所以,既不是木材作成一床,也不是铜块作成一尊雕像,而是另外一个东西作为变化的原因。爱奥尼亚的哲学家们在说明万物生灭原因时,缺乏运动的范畴,没有提出推动的原则,也缺少目的的概念。
总之,米利都学派为整个西方哲学和科学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
主要参考资料:
《哲学史讲演录》 黑格尔
《西方哲学史》 邓晓芒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