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丰盛的酒桌,去做该做的事,是生活在这个时代必备的能力
酒桌上,经常会有人重复相同的段子。一人问曰:你吃肉么?你喝酒么?你抽烟么?如果回答为No,这个发问者就会显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智者神态,忽然话锋一转:那你还活着干啥?不出所料会引来一桌的欢笑。发问者抖机灵,被问者尴尬,而其他人则会劝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如果不出所料,那些难耐口舌之欢,将那一双双贪婪的小手伸向野生动物的,大约也出自这些欢笑的人群,什么都想吃,什么都敢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孟子写下这句话后,中国又走过了2500年。大到民族兴衰朝代更迭,小到家族及个人命运的起伏,无不验证着这句话,这八个大字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
历史反复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那些开国皇帝往往励精图治,而接着的往往一代不如一代,当淫靡骄奢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衰亡的日子就近了。
一个民族如是,一个国家如是,一个家族如是,一个个体何尝不是这样。身边这样的例子俯首皆是,当一个人历尽艰辛,取得了一些成就,生活开始富足,就开始各种享受,这种过分的享受成为一个拐点,再走下去家庭生活、身体健康、事业可能都会出现问题。而那些事业成功后依然毫不松懈而殚精竭虑的人,往往会继续向前发展。
我们的时代处于收获的初期,各种有利条件展现出来,而此时更需要警惕。
首先是吃。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个时代让人们持续吃饱过那么长时间,不仅是吃饱,而是吃得过饱。要知道我们的祖辈和动物一样经常忍饥挨饿,饥饿是常态,我们的消化系统适应了经常饥饿的状态,猛地几十年吃得太饱,必然带来新的问题,例如肥胖、三高已经相当普遍。
其次是行。自从发明了汽车,尤其是近20年汽车走进普通家庭,人们走路明显减少。而我们的祖先,除了偶尔骑马坐轿,都是用两条腿丈量土地,就算行军打仗,大部分也是步兵。
再说劳动。历次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解放了人类的双手,机器代替了人,人的体力劳动明显减少,吃的多,动得少,对人的健康非常不利。
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人类奋斗就是为了享受,实际上人类的奋斗是为了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当人类全面进入舒适区的时候,此时的享受反而成为发展和生存的威胁和障碍,对一个民族如此,对一个国家如此,对个人也是如此。
快速离开舒适区,是这个时代必备的能力。产生忧患意识,将这种忧患意识转变为行动,坚持下去而去改变现状。
全面离开舒适区。
让运动给我们一点“苦”。久坐伤身,久卧伤气,要想身材好,就要吃点苦。无论我们减肥还是健身,都要通过快速离开舒适区,离开摆满美食的餐桌,离开舒适的沙发,而主动去找点“苦”吃,用忍受饥饿和劳累,用汗水换取健康的身体和健美的身材。
改变饮食习惯。人对于吃得追求永无止境吃了这个吃那个,舌尖上的美味勾引着每一位吃货的心。这些人已经不满足于家养牲畜,开始向野生动物伸出贪婪的手,要知道人类的食物清单是经过千百年的试错总结出来的,清单以外的食物带来了刺激,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大自然会在适当的时候报复这些吃货,而这种报复可能会波及无辜。
改变出行习惯。能走路不骑车,能骑车不开车,行走是动物用得最多的动作,也是人类重新获取平衡的关键。
快速离开舒适区,需要“忍”。
我们已经有足够的物质条件进入舒适区,有这样的条件而不享受,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我们有更大更长远的目标,舍弃一时的享受,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此时要快速脱离舒适区,除了一些突发的外部情况,只能靠自己的意志力,自己给自己找“苦”吃。
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自发的忧患意识,而将忧患意识转变为行动的关键就是意志力,这种自律能力才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关键品质。靠着忍耐,我们才能快速离开舒适区,才能坚持继续奋斗,实现人类更长远的目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