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渠水注》所涉博浪泽、官渡等考略
A4
沟水又东北迳沈清亭,疑即博浪亭也。服虔曰:博浪,阳武南地名也,今有亭,所未详也。历博浪泽,昔张良为韩报仇于秦,以金椎击秦始皇,不中,中其副车于此。
沈清亭,古地名,在中牟县北部。但具体不详。
博浪泽,在今中牟县北。《水经注》卷二二《渠水》:“沟水又东北,迳沈清亭,疑即博浪亭也,……历博浪泽。”[1]
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县城东关有古博浪沙碑,但系清代遗存;碑高1.90米,宽0.80米。清康熙二年(1663年)阳武知县谢色京立.碑额篆书“张子房击秦处”,碑中书“古博浪沙”四字,以纪念公元前218年张良遣力士狙击秦始皇之事[2]。而按上述郦注“张良为韩报仇于秦,以金椎击秦始皇处在博浪泽(今中牟县北)”;故本文姑从郦氏所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张良为韩报仇……以金椎击秦始皇处在博浪泽(非博浪沙)。
又北分为二水,枝津东注役水。清水自枝流北注渠,谓之清沟口。又北分为二水,枝津东注役水。
“清水自枝流北注渠,谓之清沟口”,熊会贞认为清水应是新郑小清河。(会贞按:今小清河自新郑县东北流,至中牟县西。《一统志》谓入丈八沟,据此注则入八丈沟者[3])
渠水又左迳阳武县故城南,东为官渡水,又迳曹太祖垒北,有高台谓之官渡台,渡在中牟,故世又谓之中牟台。建安五年,太祖营官渡,袁绍保阳武。绍连营稍前,依沙堆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相御,合战不利。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以逼垒。公亦起高台以捍之,即中牟台也。今台北土山犹在。山之东悉绍旧营,遗基并存。
阳武县故城,秦置,属三川郡。治今河南原阳县县城东南14公里黄河河床处(约郭庄村)[4]。西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东魏天平初属广武郡。北齐天保七年(556)移治汴水南一里(今河南中牟县西北)。[5]
中牟台, 一名官渡台。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北。《水经·渠水注》:渠水“左径阳武县故城南,东为官渡水,又径曹太祖垒北,有高台谓之官渡台,渡在中牟,故世又谓之中牟台”。《寰宇记》卷2中牟县:“中牟台在县北十二里。一名官渡台,又名曹公台。故基在河南,是为官渡城。即曹公与袁绍相持处。”[6]
图片摘自网络
渠水又东迳田丰祠北。袁本初惭不纳其言,害之。时人嘉其诚谋,无辜见戮,故立祠于是,用表袁氏覆灭之宜矣。
田丰祠,杨守敬推析在中牟县东北。(守敬按:祠当在今中牟县东北。[7])
又东,役水注之。水出苑陵县西,隟侯亭东,世谓此亭为却城,非也,盖隟、却声相近耳。中平陂,世名之泥泉也,即古役水矣。《山海经》曰:役山,役水所出,北流注于河。疑是水也。东北流迳苑陵县故城北,东北流迳焦城东,阳邱亭西,世谓之焦沟水。《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率师伐郑,围焦城,不克,即此城也。俗谓之驿城,非也。役水自阳邱亭东流,迳山氏城北,为高榆渊。《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率师城上枳、安陵山氏者了。又东北为酢沟,又东北,鲁沟水出焉。役水又东北,泥沟水出焉。又东北为八丈沟,又东,清水枝津注之,水自沈城东派,注于役水。
隟侯亭,杨守敬认为“隟侯亭”应校正为“璅侯亭”;“璅suǒ”古同“琐”。”按此亦即春秋郑琐邑。在今河南新郑市北。《续汉书·郡国志》河南菀陵县:“有琐侯亭。”[8]
苑陵县故城,详前。
焦城,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南。《水经·渠水注》:役水“东北流径焦城东、阳邱亭西,世谓之焦沟水。《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率师伐郑,围焦城,不克。’即此城也”。[9]杨守敬认为在中牟县焦城寺一带。((焦)城在今中牟县西南五十里,今有焦城寺[10])
阳邱亭,杨守敬认为在新郑东北一带。(守敬按:亭在今新郑县东北。[11])
山氏城,战国初郑地。公元前354年秦公孙壮伐郑时所筑。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四十四里。[12]
高榆渊,又称榆渊,在今尉氏县西北。《水经注》卷二二《渠水》云:“役水自阳邱亭东流,迳山氏城北,为高榆渊。”熊会贞疏云:“《书钞》引阚驷《十三州志》,山民(氏)城北为榆渊。”[13]
八丈沟,熊会贞认为八丈沟应校正为“丈八沟”。(会贞按:《名胜志》引《东京赋.注》以丈八沟为九沟之一,盖俗传误倒。)
沈城,熊会贞认为沈城即之前的沈清亭。(会贞按:沈城即前沈清亭也[14])
役水,在今河南新郑市、中牟县境。《山海经·中山经》:役山“役水出焉,北注于河”。《水经·渠水注》:役水“出苑陵县西隟侯亭东……世名之埿泉也。即古役水矣”。《清一统志·开封府一》:古役水“在新郑县北,流经中牟县南。今湮”。[15]
[1]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6页
[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253页。
[3]《水经注疏》,第1883页
[4]《原阳县建制沿革》
[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7]《水经注疏》,第1884页。
[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0]《水经注疏》,第1884页。
[11]《水经注疏》,第1884页。
[1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13]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6页
[14]《水经注疏》,第1885页。
[1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