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启蒙
“道”有很多释义。
《易·系辞》讲“一阴一阳之谓道”,说“道”是宇宙的本源;《论语·卫灵公》讲“道不同,不相为谋”,说“道”是思想体系;《汉书·艺文志》讲“右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说“道”是道家学派;《易·说卦》讲“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道”是规律;《汉书·张良传》讲“乃学道,欲轻举”,说“道”是方术、仙术;《孟子·公孙丑下》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说“道”是道德、道义;明陶宗仪《辍耕录·三教》讲“上问曰:'三教何者为贵’,对曰:'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谷’”,说“道”是道教——总之“道”有很多的释义。
“道”要细究起来,确实让人一下难以讲透说清,但从自己身边去观察,就会发现“道”就在我们身边,伴随着我们自己生活。
那日,与朋友在酒店饮酒聊天,正在尽兴,旁桌一5岁左右孩童“哇哇”大哭,不由好奇兴起,便留意观察起来:
孩童想做什么事情,任何人都不能说,比如催促他吃饭,他便面向爷爷奶奶大哭;
他手拿手机看视频,谁要说吃完饭再看,他又便面向爷爷奶奶大哭;
爷爷奶奶同时去厕所,他不让,只好轮流去,因为他怕爷爷奶奶同时离开会失去“庇护”;
爷爷奶奶同时遇见熟人,同时起身前去问候,父母趁机教育孩子在外面吃饭要懂事讲礼貌,他咧开嘴“哇哇”狂哭,其目的就要喊回爷爷奶奶——总之爷爷奶奶是他的“护身符”,爷爷奶奶也他的“嚣张之'道’”。
孩童的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一种“仗势”,爷爷奶奶由此就成了孩子“护身之'道’”。
这种“启蒙”是很可怕的!
中国传统的“隔代亲”,决不可以成为孩子们“肆意妄为”的“护佑之'道’”,否则,修正的道路会非常漫长。
孩子是“教”出来的,不是“宠”出来的,“宠”出来的孩子会有很多的“毛病”:
自私自利,自以为是;
骄横跋扈,没有规矩;
目无长辈,唯我独尊;
不懂礼貌,不懂感恩;
内心脆弱,耐受力差;
不受约束,不会为人;
营养失衡,健康不良;
……
《商君书·更法》中讲“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其含义为:无论治理国家还是治理天下,不能一成不变,要灵活多变。
对孩童的教育,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都要根据孩子当时的行为灵活处理,不能用一个“宠”字代替了教育方法,养成孩子不良的生活习惯,从而形成孩子的“娇惯之'道’”。
孩童的“教育之'道’”是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带孩子”和“教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在的爷爷奶奶应该都是读过书上过学的,因此应该多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不能因为“隔代亲”而“宠坏了”孩子,要变“带”为“教”,变“宠”为“教”,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去教导孩子们,从启蒙开始,形成真正科学的“教育之'道’”。
当然,孩子的教育是讲究方法的,世界上有很多教育学家,用自己研究的方法培养了无数对人类有用的人才。
卡尔·威特用自己的“全能教育法”教育儿子,使孩子9岁考入大学,13岁获得博士学位。
塞德兹通过自己的“天才教育法”,让自己的孩子11岁就考入了哈佛大学,并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
约翰·洛克创造的“全面教育法”,第一次提出了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新教育体系,写下了世界教育史上的新篇章。
M.S.斯特娜研究卡尔·威特的教育思想,创立了“自然教育法”,使自己的女儿3岁能写诗歌散文,4岁就会13国语言。
……
这些方法即为“道”。
“道”的启蒙对于每一个来到人间的幼小生命都是重要的,每一个家庭的家长,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一定要明白事理,带领孩子走“阳光大'道’”。
注:部分资料和照片来自于百度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