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毅:摄影是为了表达,不是为了出名和获奖
选自:米拍;转自:摄影Photography,原题《真实的摄影不是艺术》
莫 毅
莫毅,自由摄影家,1958年生于西藏,现居天津。从1988年开始,他的《去也》《胡同里的照片》《城市空间》《舞蹈的街道》《城市在山村里呼吸》《用红色的风景》《新民俗——我居住地的风景》《望着我的眼睛》等先后在包括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国内外摄影节上展出,并引起不俗反响。他被日本NHK电视台誉为“当代的凡高”。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AxMDkvMjE2NTg3NjE5XzJfMjAyMTAzMDEwOTQ5MDg3NTU=.jpg)
我在我的风景里,1997年。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AxMDkvMjE2NTg3NjE5XzNfMjAyMTAzMDEwOTQ5MDg4NDk=.jpg)
父亲,1985年。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AxMDkvMjE2NTg3NjE5XzRfMjAyMTAzMDEwOTQ5MDkxMTU=.jpg)
父亲,1985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父亲,1985年。
“我最开始拍摄的是城市里的人,后来受到了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的影响。他的作品让我感动,但我想他画的是乡土中敦厚淳朴的父亲,但我在城市中看到的这一代父亲却不是这样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骚动,1987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骚动,1987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骚动,1987年。
从85年开始,社会产生了一种躁动。
“我给相机装上马达,顶着二次曝光的钮,多次的曝光,按住快门对着城市不停的拍。这和以前的拍摄完全不同,我的拍摄过程变得非常情绪化”
这就是《骚动》。莫毅的影像风格在那时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1988年,这组《骚动》还参加了“天津青年摄影沙龙”第二回展。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m,我身后的风景,1988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m,我身后的风景,1988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m,我身后的风景,1988年。
莫毅的作品中有许多自拍照,莫毅习惯了以这种形式提出一系列具有社会性的问题。1988年到1990年,莫毅创作了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米,我身后的风景》。照片里的大街上自我“陪绑”(莫毅语)而释放的视觉挑衅行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m,我身后的风景,1988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m,我身后的风景,1988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