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隐藏在年俗背后的心理学
每个人的小时候,应该都经历过一个非常传统的春节。
红色的灯笼和对联,噼里啪啦的鞭炮和独特的硝烟味道。
(电影《甲方乙方》截图)
桌上摆得满满当当的菜肴,还有必不可少的早起拜年和红包。
我们在大街上追跑打闹,一串糖葫芦就把春天的味道提前带到。
等到我们长大了,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过年时有吃不完的糖果和点心,却总是感觉缺了点什么……
因为回忆里的那些春节总是洋溢着满满的节日气氛,可现在的春节似乎有些冷清。
那么,为什么传统春节的“年味”那么足呢?
原因很简单,老祖宗们巧妙的利用了各种心理学原理,来打造了特殊的年俗, 让春节这个日子在我们心中被赋予了额外的意义。
更巧妙的是,我们还可以利用心理学知识,来让过年变得更加愉悦,更契合我们本身的需求。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有关年俗的心理学知识吧。
那些年俗中包含的小知识
心理学真的很奇妙,很多常见的心理学知识都能用来解释过年的一些习俗。
比如说,为什么一定要等到除夕晚上才能大吃大喝?为什么一定要到春节才能尽情玩耍和穿新衣?
(电影《后来的我们》截图)
这里我们要提到的是延迟满足这个概念。
要知道,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民众们都处在一个国家动荡、民族存亡的时代当中,新中国成立的前几十年,民众也一直生活在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当中,需要“延迟满足”来鼓励人们。
(老一辈人的年夜饭,电影《团圆》截图)
延迟满足就是,人们为了一个更加长远的、更加美好的愿景而愿意自我控制,放弃当下的满足。
关于延迟满足,教育学史中有一个著名实验。
研究人员为一个班的幼儿园小朋友们每人提供一颗糖,然后离开,在离开前他们告诉小朋友们,“如果你们忍到我回来而不去吃它,那么就会有两颗糖。”
一部分小朋友在研究人员离开后立刻吃掉了那颗糖,也有一部分小朋友使用各种方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坚持到了研究人员回来,得到了第二颗糖。
研究发现,那些愿意等待获得延迟满足的孩子们,在日后的跟踪观察里也有更好的表现。
在过去,中国的劳动人民便已经知道是用延迟满足这一机制激励自己努力完成一整年的劳作,同时也教育了下一代将眼前的满足与更长远的利益达成平衡。
在这个情景当中,年夜饭、新衣服就是更长远的利益,所有人付出一整年的劳动期待的那份满足,自然要更加令人难忘。
比如说,长辈们为何那么重视 “团圆”?
一到过节,尤其是春节,长辈们就开始在电话与视频当中旁敲侧击,“过年就得回家啊。”、“那隔壁二婶的儿子都回来好几天了,他妈说他长了好几斤。”……催促你回家。
因此,集体返乡是中国人每年一次的重要活动。
(电影《人在囧途》截图)
如果你哪次过年不回家,他们一定是伤心无奈加愤怒,表示春节就应该全家团圆,你自己一个人漂泊在外算是怎么回事?
长辈们重视团圆的原因之一当然是长时间不见你,想你念你,但在这种思想之下,还包含着补偿心理。
平时我们在外工作,长辈们很孤独,这对于生活在“养儿防老”的社交氛围当中的长辈是一种心理偏差。
于是他们就需要为自己设计一个补偿机制,你可以平日里不回家,但是在过年等重大传统节日的时候一定回家,这有利于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和内疚,也让他们看到你们过得好,能更放心。
(电影《一切都好》截图)
补偿心理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由弗洛伊德的学生、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首先提出,人们借助补偿行为,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就像长辈们平日里孤独,希望我们过年一定要回去,以此来安慰自己。
比如说,为什么我们会在春节发红包?
(纪录片《春节》截图)
人们在春节时,由于家人的团聚与物质的丰富,对于生活的掌控感与幸福感是最强的。
而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看,当人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得到满足时,自然会向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
此时的人们往往身处一个大群体当中,利他感变得很强,更愿意去关心他人,其实我们也能从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找到这一行为的根源。
在人类早期社会,当一个群体里的愿意将充足的生存资源分享其他人的个体越多,这个群体便更容易繁衍壮大,更具有繁衍优势。
长此以往,这种利他感便根植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为什么春节会贴福字,讨“口彩”?
(电影《过年好》截图)
我们之所以会在过年的时候注重“讨口彩”,其实是由于我们将固有认知与语言自带的象征性融合了。
(电影《过年好》截图)
在人类社会的交流中,许多祈愿会用象征性表达呈现出来,就像“讨口彩”这个行为,其实就是用具象的事物表达抽象的意义。
节日习俗中,保留了许多人类语言中的象征意义,通过将语言与认知、情感等概念挂钩,营造出更和谐的社交氛围,也给参与者带来积极心理暗示。
年俗在心理学意义上到底是什么
年俗其实更像是一种通过行为和想象来构建共同体的仪式。
就像是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使用语言、习俗等特征进行社交群体的分类,不同地区过年的习俗也有利于家庭乃至家族共同体的构建。
举一个最直白的例子,就是粽子与豆腐脑的“甜党”、“咸党”,当一个视频中的评论与弹幕大军纷纷刷起“豆腐脑还是要吃甜的!”、“只有蛋黄肉粽才是王道!”时,屏幕前的人绝对能够感受到群体认同感。
当你听到陌生人的口中说出与你家乡一样的年俗,是否会感到一丝亲切?
比如说大年初一不能扫地。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阿德勒心理学。
阿德勒全名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曾跟随弗洛伊德研究心理学,也是业内第一个质疑弗洛伊德心理学体系的学者。
阿德勒心理学也被称作个体心理学,“个体”指的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的意思。
(阿德勒的照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阿德勒心理学中,有一个叫做共同体感觉(social interest)的概念。
他认为我们是家庭中的一个个体,公司当中的一个个体,人群中的一个个体……乃至于天地万物中的一个个体。
作为个体,生活在群体中的我们为这个群体付出、对其他个体关心,也会希望获得群体中其他个体的肯定。
在共同体感觉的概念里,我们要主动为集体付出,主动社交,思考“我能够给这个群体/这个人带来什么”,融入这个群体,从而完成我们的共同体感觉。
当我们拥有寻求认可的欲求时,其实是想拥有归属感,也就是能够属于某个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并且能体会到“可以在这里”。
(电影《四个春天》截图)
最能够让人体会到“可以在这里”的感觉的地方莫过于母亲的身边,这也是我们觉得哪有妈哪是家的原因。
(电影《囧妈》截图)
按这个理论来说,人们在一同参与多姿多彩的春节年俗时,能够感受到群体的存在和融入群体时的被认可。
与其说春节的年俗是一种娱乐方式,它更像是构造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仪式,让我们体会到“可以在这里”。
由共同体感觉概念来分析,春节的年俗与过年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就是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个体被共同体认可和接纳。
在阿德勒心理学中,只有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部分,并且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归属感,一味地想着“他们能够带给我什么”的人,会一直承受孤独与痛苦。
其实随着时代的进展和旧年俗的消失,也有很多新的“年俗”被衍生出来,比如说一起看春晚……
(纪录片《中国春节》截图)
比如春节假期全家出动去旅游,朋友聚餐……
(电视剧《闯关东》过年片段截图)
比如说我们包在饺子里,谁吃到就走好运的硬币。
但那些得以广泛流传得以保留的年俗背后的原理是不变的,都会让我们感到被集体接纳,拥有安全感。
通过这种手法,我们其实可以切除掉那些不再适应于时代的旧时年俗,打造属于自己的年俗,让它成为小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几年可以被观察到的“新年俗”当中,也有几个已经成为潮流,例如大年夜全家不再做饭,而是一起去酒店吃特别的“年夜饭”宴席,在大家都这么做,产生共同体感觉的时候,新的年俗就诞生了。
你的家庭有什么特别的年俗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祝大家,新年快乐。
(纪录片《中国春节》截图)
参考资料:
[1]刘将.(2012).个体心理学的思想谱系与理论建构(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 dbname=CDFD1214&filename=1012358625.nh
[2]余海超.(2009).浅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内涵.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06),46-4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