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365】该怎么和女儿相处?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我不喜欢和自己的女儿相处,我也不知道怎么和她相处。但我肯定是爱她的。对她没耐心,觉得她说话太假,她对自己说的话没责任感。会有我这样的母亲吗?
明镜解析……
作为父母,当孩子来到身边刚开始的时候,对于父亲和母亲的身份(角色)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而对于身份的反应并不只是从理性上知道自己为人父母了,而是从心理层面真正的把自己看做是父亲和母亲,但是,这份觉察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综合素养和认知体系来确定的,于是有的人会短时间或刹那间就明确了那份“家长”的感觉,而有的人可能很长时间或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自己为人父母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没有那份“家长”的感觉了(甚至自己的孩子都当了父母的时候也没有明白怎么做父母)。因此,父母是这个世上最单纯但又是最复杂的“工种”,育人不只是老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还有父母的支持、陪伴和引导,这就需要父母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职责,而这部分却是良莠不齐、百家争鸣,因为,父母无法职业化,更不能流程化操作,也就是没有固定的体系来支撑父母如何做,所以,父母都是在探寻中成长,在摸索中前行,后来回望自己和孩子的种种经历时才发现,很多事都可以简单些,很多时候都可以平和些。
每位父母的“育儿经”大部分都是从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模仿和感悟出来的,但因为没有大数据可以供自己去实践和总结一套完整的家庭教育体系,所以,只能说自己这套所谓的育儿经(只能称之为方法,没有总结和整合的知识,更多的是碎片化的搬运知识)某些时候可能对自己的孩子管用,同时,也可能对别人的孩子有效,而父母往往忽略的是孩子不同的成长期所接受的互动模式也是不同的,只能同孩子与时俱进才能达到同频匹配的效果,否则就会与孩子的思想脱节,造成关系紧张甚至冲突和矛盾频发,这个时候,真正需要学习的人恰恰是父母了,因为,自己的这套育儿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孩子此时的需求,如果可以遵循顺其自然的发展规律的话(孩子按照自己的生命规律发展,一般都不会出现很大的状况,但是父母过多的敏感却把孩子的成长进程推向了另一个方向,或是加速成长导致的崩溃),反而使得关系更加和谐和融洽,家庭关系的稳定指数也会比较高,这才是健康家庭的模式。
那么,与自己孩子的互动模式大部分都是从自己的父亲、母亲是怎么与自己相处的经验里提取出来的。呈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大部分按照自己父母的教育观点传承下来(一般是正面教材),一种是以自己父母的教育观点做参照修正(一般是反面教材)。 比如自己的母亲很严厉,当自己对待女儿的时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严厉(正面),一种是宽容(反面);如果是自己的父亲很严厉,对待自己的儿子也是类似的情况。所以说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就包含了孩子将来如何做父母的部分。
以案主为例,身为人母之后的身份定位也可能出现了偏差。上面也有讲过,案主自己都可能没有长大(从心智模式或心理年龄来讲还是一个孩子),所以,觉得自己和女儿的关系并不是母女的关系,而是姐妹、朋友、同龄人,比如案主觉得孩子说话很假、没有责任感,这就需要自己明白什么话是真的,怎么做才是有责任感……当自己明白时,成熟的表现形式是与孩子沟通如何做,而不是指责和抱怨孩子,这就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心理区别。另外,还有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情况也说明自己是否是个成年人,比如有的老公给孩子买了好吃好玩的,妻子却觉得老公不爱自己,也要和孩子一样的或者更多的东西来证明自己比孩子重要;有的妻子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工作和孩子的照顾方面,老公却觉得妻子不爱自己了,也不工作,也不配合妻子教育孩子,还在一旁指责抱怨妻子的不是……这些都是可以说明这个所谓成年人的孩子心态,因为,只有孩子才会委屈、抱怨、指责、不承担……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却比比皆是,只不过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罢了,于是,这种模式也就一代代的传递下去,就像案主和女儿的关系,也会影响女儿将来的亲子关系,又或者因此而不结婚,结婚而不生子,生子而不教养;又或者是反其道而行之。虽然每个人都需要经历创伤才能成长,但是,有些创伤还是可以避免和转化的,为什么看到而不改变呢?
当自己明确自己为人父母的身份(角色)的时候,对于孩子的态度才会是温和、包容、理解、陪伴、支持……,也才能理解孩子的话只能代表孩子的立场,父母更多的时候需要做的却是提醒,而不是说教。这份爱是需要通过身教体现出来,而不是通过言传表现出来的。因此,自己先从改变与自己的父母互动的模式开始,才有可能改变与自己孩子的互动模式,否则,就尊重孩子的现状,承认自己暂时也没有能力做到,总比激化彼此的矛盾要稳定的多。
总结,父母的课题会一直发展和完善,同时,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会越来越强,这就能给父母提供更多的机会掌握与孩子互动的方法和技能,那么,家庭关系的稳定性也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