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惊蛰:春雷一声,是一次勇敢的醒来
惊蛰,惊醒。
春雷一声,
炸醒了沉渊的鱼,
炸醒了枝头的桃花,
炸醒了昏昏欲睡的人们:
“春来了!”
每一个经历过凛冬的人,
都会惊讶这种力量。
纤弱的生命,乍暖还寒,
却无惧春寒努力绽放。
却冲破灰暗焕然新生。
惊蛰,
是一次勇敢的醒来。
【 惊暖 】
惊蛰之蛰,乃为”冬眠“。如虫藏于土,鱼沉于渊,万物飘零,世界灰暗。惊乃“破”。如蛇虫出洞,冬笋破土,小鸡破壳而出,那一个亲切的小的萌发,便是惊蛰。
古人说:“阳和起蛰。”宋英杰在研究气象变化中也发现:“真正唤醒冬眠动物的,不是有声的惊雷,而是无声的温度。”
惊蛰后,气温回升加快,土地松软,虫子伸伸懒腰就能爬出地面;雨水润泽,草芽、新绿抬抬头就能见到阳光。这是一个天气温和渐变的过程,在春天,这样的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
【 惊蛰三候 】
一候|桃始华。
寒冬尽去,蛰伏一冬的桃花始开,惊醒明媚的春天。
二候|仓庚鸣。
仓庚就是黄鹂鸟,最早感知春气,两个黄鹂鸣翠柳。
三候|鹰化为鸠。
春光温柔,鹰也温柔,悄悄躲起来繁育后代。此时鸠也开始鸣啼求偶,使古人以为是鹰变成了鸠。
春日惊雷,万物惊喜
竹外桃花三两枝
一枝红杏出墙来
旧年檐下燕子归
你在的城市春醒了吗?
【惊蛰花笺】
惊蛰之书|春醒了,天暖了
惊蛰之画|春来乍到,玉兰花开
【 惊桃 】
如今我们衡量是否入春,依照气温精准的测量。虽科学,却总觉得欠缺了一点点亲切。古人计算春天,无须数字计量,“六九看柳,八九雁来,九九桃开。”
惊蛰时,已入九九,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只需抬抬头就已知道,明媚的日子近在眼前。春,是身体的感知。
【 惊疫 】
春惊雷,万物醒。蛰伏了一冬的蛇虫鼠蚁,应声而起,然而饥肠辘辘,那些刚钻出地面的嫩绿草芽,膨鼓的花苞,就会惨遭它们毒手。古时人们会手持艾草、薰香,在家里四散游走,驱赶蚁虫,驱疫去霉。
【 惊春 】
惊蛰吃梨,是民间素有的习俗。此时节人容易口干舌燥,易感春寒,汁水清甜的梨,可以煮水、榨汁、煲汤,润肺止咳,也可清清积累一冬的浊气。
梨与犁同音,通过吃梨,提醒农忙的人们要适时春耕,也提醒更多人春来生发,精神抖擞。
今日惊蛰,
万物惊醒。
虽都是微小模样。
然而一朵花的醒来,
才会有另一朵花的绽放,
才会有一个春天的繁盛。
别看当时希望微小,
别看最初惊喜纤弱,
一心向往,
便会遇到美好明天。
醒来,
是圆满与盛大的开始。
文字为物道原创,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