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京剧时怎样揣摩人物、传神唱情?

(来源:青山的博客)

唱戏不是唱山歌。你唱的是特定情景中的特定人物的心声,不是唱你自己。不管张三李四,不问老幼青壮,不分喜怒哀乐,不论文臣武将,不看场合背景,都按一个路子唱,你唱的东西只能是没有灵魂没有血肉的躯壳。

有的演员,为了卖弄嗓子,非必要地在台上大耍高腔、长腔。此时的演员,只是想刻意表现自我,赚取廉价的彩声,而不是为了创造舞台上的人物。这种做法,适足以反映他的肤浅,历来为艺术名家所不取。京剧圈里有种说法,叫“洒狗血”,以此表达对上述现象的贬斥。

所以,唱任何一个唱段,都应该分析人物,他(她)的身份,经历,处境,此时此刻的心绪、感情,充分发挥你的艺术功力,在歌声中予以体现出来。这就要求你潜下心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仔细分析思考。

看电视播放的教唱节目,里面的“学生”,早就会唱所教的段子,而且唱得比大多数票友好得多得多。老师还要逐句、逐字、逐腔地抠,讲解、剖析人物,指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那样处理。从中可以体会到京剧艺术家们刻意表现剧中人的良苦用心。就连燕守平老师教京胡伴奏,也要把人物的感情细腻地衬托表达出来。更何况是演唱者呢。
《文昭关》里的伍子胥,是力能举鼎而且有着日后开棺鞭尸的暴烈个性的猛将,当时正因全家遭斩,立志报仇,却借兵遇阻,处于悲愁焦虑,一夜之间为之须发皆白的状态之中。《捉放曹-宿店》里的陈宫,是位文官,对曹操的认识,由敬佩追随,到惊其凶残、察其奸险,进而转入绝望、追悔、踌躇、无奈的沉思之中。《清官册》里的寇准,在基层为官,忽然奉调进京,却不知有何公干,正一头雾水,沉浸在对前途进行分析、揣测之时。同样的二黄慢板,同样的“一轮明月”,此三人能唱成一个情调吗?
《乌盆记》刘世昌以青壮之年,骤然中毒,在腹痛如绞,倾全身之力强烈挣扎的状态下死去。《洪羊洞》杨延昭闻焦、孟双亡噩耗,积劳伤痛交加,屡屡呕血,以致衰竭而卒。都是临死前的最后一句:刘的“阴曹地府走一番”,杨的“无常到万事休去见先人”,演唱时,人物的心态和精、气、神岂可类同!
同是《野猪林》的林冲,白虎堂突遭陷害,惊急愤怒之情一齐迸发。及至起解之时,已然明白了许多真情,蒙怨上路,犹存日后团聚的一线希望,已转入沉重的心态,恼董超、薛霸之残,又鄙夷其走狗之劣,只在忍无可忍之际才向明知不堪一击的对手施加教训。到了山神庙前,已趋孤寂消沉,前途茫然,忧思百结,愁绪萦怀。先后有三句导板:“八十棍打得我冲天忿恨”,“一路上无情棍实难再忍”,“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演唱风格当然不能一样。
即便是在同一场合的同一人物,随着事态进展,心情会变的。《苏武牧羊》中,苏武苦熬了十五年 ,听李陵说可去望乡台,心情何等迫切,“贤弟提起望家乡”一段散板哪会悠着唱?到了望乡台,实现了远眺家乡的渴念(尽管不可能看见),压聚在心底的满腔激情倾泻而出,心潮澎湃,柔肠寸断,导板“登层台望家乡躬身下拜”岂能麻木不仁地唱?按《借东风》导板诸葛亮胸有成竹、胜券在握的气氛唱,还能是当时情景之下的苏武吗?戏要用你的心来唱,不是单用嘴来唱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