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省绍兴市,出生于江苏东海(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今扬州中学),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教授、民主战士。1916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出版他的处女作诗集《睡吧,小小的人》,作为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之一,他以清新明快的诗作,在诗坛上显出自己的特色,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文学研究会8位诗人的合集《雪朝》第一集,内收朱自清的诗作19首,1923年发表了抒情长诗《毁灭》,1924年诗和散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创作方面则转为以散文为主,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1年留学英国,后又漫游欧洲五国。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撰写《导言》,1936年,出版散文集《你我》。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随清华大学南下,任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曾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抗战胜利后,他成为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1948年8月12日因胃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代表作品《春》、《绿》、《背影》、《荷塘月色》、《匆匆》。
《光明》
风雨沉沉的夜里,
前面一片荒郊。
走尽荒郊,
便是人们底道。
呀!黑暗里歧路万千,
叫我怎样走好?
“上帝!快给我些光明吧,
让我好向前跑!”
上帝慌着说,“光明?
我没处给你找!
你要光明,
你自己去造!”
王若水点评:
这首诗作于1919年11月22日,诗人当时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学生。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代的新诗,属于白话诗初创时期的诗歌,表达了当时觉醒的青年一代对光明社会的憧憬,和他们寻求新的人生道路的心声。
在那内忧外患的时代里,人们经历着黑暗、困苦、腐败的社会现实,他们彷徨,并苦闷地探索,不停地尝试着通向光明的大路,尤其是年轻的知识分子。“五四”前后曾出现五花八门的主义、学说、思潮,弥漫于知识界,让人们难于抉择,诗人执著地追求光明,痛苦地寻找着奔向光明的道路,他寄希望于“上帝”,因而向上帝呼唤:“快给我些光明吧,让我好向前跑!”最后诗人假借“上帝”的回答,说明光明必须靠自己去创造。独立自主、个性解放的新一代年轻人扬弃了世事听天由命的传统观念和对圣君贤臣经世救民的幻想,他们经过深刻的理性思考,决定了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践创造光明。
像许多“五四”时代的新诗一样,这首诗在思想的深度和艺术表现手法上还属于稚嫩,但这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今天我们读这首诗,更应注重她的历史存在的价值。
《睡吧,小小的人》
“睡吧,小小的人。”
明明的月照着,
微微的风吹着——一阵阵花香,
睡魔和我们靠着。
“睡吧,小小的人”
你满头的金发蓬蓬地覆着,
你碧绿的双瞳微微地露着,
你呼吸着生命的呼吸。
呀,你浸在月光里了,
光明的孩子,——爱之神!
“睡吧,小小的人。”
夜底光,
花底香,
母底爱,
稳稳地笼罩着你。
你静静地躺在自然底摇篮里,
什么恶魔敢来扰你!
“睡吧,小小的人。”
我们睡吧,
睡在上帝的怀里:
他张开慈爱的两臂,
搂着我们;
他光明的唇,
吻着我们;
我们安心睡吧,
睡在他的怀里。
“睡吧,小小的人。”
明明的月照着,
微微的风吹着——一阵阵花香,
睡魔和我们靠着。
李都蔚点评:
1919年2月写的《睡吧,小小的人》是朱自清的新诗处女作,收录于诗歌集《睡吧,小小的人》中,1919年出版,这部诗歌集收录诗歌71首,分新诗和歌词两大类:其中新诗共63首(包括译诗三首),歌词8首。朱自清的诗,尽管数量不多,却在思想和艺术上呈现出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这首清新的诗就像一首摇篮曲,轻抚着婴儿,进入甜甜的梦乡。诗中表达出对孩子的无限眷爱,以及对给予孩子爱的父母和上苍的赞美。全诗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朱自清和武仲谦女士于1916年结婚,他们的长子朱迈先1918年9月出生,这种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的诗作,也为他后来同样风格的散文创作奠定了基础。朱自清散文中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如脍炙人口的名篇《背影》,就是极富有真情实感。“真”是朱自清文学创作核心: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这也是他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