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娇:说《韩熙载夜宴图》丨【文化一瞥】
今天将要欣赏的这件文物,不仅本身是一件技法高超的传世名作,它的诞生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它就是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长卷名画《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
顾闳中
韩熙载生活于南唐晚期,是那位写“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李后主李煜的朝臣,身居高位但并不为国效力,私生活相当花天酒地,每晚都在家中宴请宾客,夜夜笙歌。
韩熙载为何如此,历史上众说纷纭。有的说韩熙载是认为南唐即将走向衰亡,故而自暴自弃;也有的说是因为李煜的猜忌,韩熙载才不得已如此。总之,韩熙载荒淫的夜生活引起了李煜的好奇,于是派出了宫廷画师顾闳中造访韩家,命令他将夜间所见一一画于纸上。
如此看来,这幅传世名画的诞生还颇有点间谍的意味,也正是因为如此,画卷非常真实地记录了南唐贵族生活的场景。那么现在,我们就随着顾闳中的画笔,来看看千年前那个晚上,韩熙载家到底是怎样的一派歌舞盛景。
全卷宽28.7cm,长335.5cm,由三扇屏风隔成五段,分别是晚宴的五个阶段。
第一段人物最为集中,描绘的是晚宴刚刚开始的时候,主人与宾客围坐在一起听琵琶弹奏的场景。
韩熙载与一红衣少年坐于床上,据专家考证,这位少年是当时的新科状元。韩熙载头戴巾帽,盘腿而坐,双手轻松地放在膝盖上。他的对面坐着宾客李嘉明的妹妹,正横抱着一把琵琶专心地弹奏。四周的客人和歌伎或坐或站,都在专心地聆听。看到此,不禁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我国著名的书画鉴定家启功先生在鉴赏此画时,还专门讨论了画家在这一场景中对各个人物手部的精细描绘,不仅逼真生动,还非常符合人物当时的心情,而这些都是画家依靠记忆来完成,可以说是非常精彩的描绘了。
其余四段,依照时间顺序分别描绘了歌伎舞蹈、主宾休息、管乐合奏和宴会结束宾客离去的场景。
歌伎舞蹈一段,画中歌伎王屋山双手弯曲向后作环抱状。据学者考证,她跳的正是白居易所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六幺舞。
管乐合奏一段,五位乐人并排而坐,吹奏着手中的笛箫。对于这一组人物,画家在布局上设计得颇为巧妙,五位仕女中最右边一位身着红色襦裙,中间一位垂着红色衣带,左边一位穿着红色上衣,这就在颜色上自然地将人物整体组成了一组,同时内部又作了区分。此外,这五位仕女的姿势、面向都错落有致,她们的对面还坐着一位深色衣着的乐手,形成了巧妙的呼应和平衡。
这幅夜宴图虽然只是奉命应制之作,但画家用巧思和妙笔为我们创造了宝贵的艺术财富。我国近代画家陈逸飞的油画名作《浔阳遗韵》系列,其中有一幅就是借鉴了这五位仕女的造型,用油画的手法重绘古画上的人物,这样奇妙的组合可以说是艺术家对于前辈的致敬了吧。
陈逸飞《浔阳遗韵》
-全文完-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社科5分钟”
作者简介
吴娇
吴娇,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师。
本文章由京师文会出品,转载需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