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个出嫁女人的心酸:“我贴补了六年的娘家,连房间都不留给我”
01.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婆家,你是外人,在娘家,你就是客人。
以前,静秋是不相信这种话的,总觉得,自己是个例外,父母从小疼爱,自己只是嫁人了,又不是跟父母断绝关系,怎么会回到家就成了客人。
客人的意思,就是你回去的身份不再是家人,而是旅居,很多事情,你都不能再擅自做主。
这种无奈,会让很多出嫁女人,感到心酸。
静秋出嫁有六年了,尽管已经结婚有了小家,有了孩子,可始终没有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结婚六年来,静秋逢年过节就买许许多多礼物带回娘家去,还会给侄子侄女们买文具衣服玩具,临走前还会给父母养育费。
静秋自问,自己是个一称职的女儿和姑姑。
02.
每逢娘家有困难,妈妈总是第一个打来电话问她要钱。与其说娘家有困难,还不如说是静秋的哥哥有困难。
孩子上学没钱了,妈妈打来电话,说你哥压力大, 没钱给孩子报名,让静秋支援一下。
过年的时候,家里没钱过春节,妈妈打来电话,说是借,其实根本不可能还。这一下,就是五六千汇过去。
娘家的家具旧了,想要换新的,哥嫂舍不得花钱,却手指一指,让静秋掏钱换新的。
她的这个娘家,虽说哥嫂已经结婚多年,生养了两个孩子,原本该独立出来的小家,依然在爸妈的家里理所当然的啃老。不仅自己啃父母的老,连孩子也一起啃。
哥嫂的孩子都上小学了,父母辛辛苦苦给带大孩子,哥嫂从未给过一分钱伙食费,更别提给家里买过一分钱东西。
03.
这六年来,静秋前前后后贴补了娘家几万元,这些钱,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一点点攒下来。
静秋只想感念父母的辛苦,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能帮就帮一把,毕竟亲情无法用金钱衡量,只希望父母,哥嫂,别忘了自己也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可是没想到,娘家人的做法,让静秋感到很失望。
静秋原来住的小房间,还放着上学时的书本,一些旧衣物等等,平时放假回去的时候,还可以换洗,书本有空还能翻一翻。
可没想到,过节回去的时候,房间已经完全变了样,床换了,书架上的书全被丢在阳台上,衣柜里的旧衣也用袋子随便一装,丢在了阳台上。
也就是说,她的房间,完全被换成侄女的房间了,她和丈夫孩子回去以后,连个睡觉的房间都没有。
静秋看到这个场景很生气,她说:“我贴补了六年的娘家,连房间都不留给我。”
她气愤的是,娘家人,尤其是嫂子,想要将她存在的痕迹一点点地抹掉,好像从来都不存在一样。
她做这些事,连个招呼都不打,就随意挪动了她的房间。
她跟妈妈说:“妈,你们怎么可以这样,那是我的房间,你们把我的房间挪给侄女住,我回来睡哪?”
04.
她的妈妈也是个没用的主,光知道要钱就找女儿,却连女儿的基本权益都保不住。还低声说:“那是你嫂子干的事,她说孩子要住,你回来了就住酒店。”
那一瞬间,她才真正明白,娘家人一直把她当客人看待,却当摇钱树一样,有需要就来摇一摇。
难怪生活中那么多女人,结婚后就不愿再贴补娘家了,只是逢年过节礼尚往来,带点礼物回去,吃个饭就走。
因为啊,现实太残酷,人心太复杂。
回报父母之恩是应该,但变相贴补哥嫂一家,就等同于钱财打水漂。
不是现在的女人不重视亲情,而是,有些亲情根本就变了味。
曾经有一次吃早餐,年近50的老板娘说了一番话,记忆犹新。她说:“给钱我妈,我一百个愿意,但是,她一转手就交给我弟,我就生气。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看病,却天天跟我哭穷哭病,听到就烦。”
那些看似无情的女人,多半都是因为被娘家伤透了心,才会变得现实冷漠。娘家怎么对待她,她就用什么态度对待娘家人。
每一个啃老族的背后,都有一个拎不清,过渡宠溺的父母,认为儿子才是宝,才是养老送终人。
可事实上呢,父母一生辛辛苦苦付出,都是为了儿子,甚至为了儿子的儿子,你有见过哪个老人,甘愿起早贪黑,还帮助女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