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植物油的营养特点】菜籽油
菜籽油长期以来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历史上名称很多,如芸苔油、香菜油、芸薹子油等。现在我国年产菜籽1400多万吨,栽培品种有芥菜、白菜以及甘蓝三大类。菜籽有黄色、褐色及黑色等颜色,含油一般为30%~40%,属于高含油油料,去皮后的菜籽仁的含油量更高。
一、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组成
在我国,以芥酸含量3%为分界,菜籽油被分为一般菜籽油和低芥酸菜籽油。
这二类菜籽油的主要脂肪酸均为单不饱和脂肪酸,但前者为芥酸,后者为油酸。一般菜籽油即传统高芥酸菜籽油,其芥酸含量变化很大,高者可以达到60%。芥酸的营养价值存在争议,但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长期食用历史均表明,食用高芥酸菜籽油对人类无不良影响并可能另有益处。低芥酸菜籽油以加拿大培育的双低菜籽(卡诺拉菜籽,Canola)油最为著名,其中的芥酸含量可控制在2%以下,取而代之的是油酸(50%以上)。双低菜籽油与大豆油一样含有7%左右的亚麻酸,较为难得,其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比例比较适合人类需要,因而也是一种优质食用油。
一般菜籽油中的芥酸主要分布在甘油三酯的1、3位上,而油酸、亚油酸主要在2位上。尽管其芥酸含量可以很高,但三芥酸甘油三酯的含量却很低。
低芥酸菜籽油以三不饱和甘油三酯为主,占70%以上,而二饱和甘油三酯、三饱和甘油三酯几乎没有,故其低温稳定性很好,很适合作为烹饪油和色拉油。
二、油脂伴随物
菜籽油的生育酚总量为430~2680 ppm,主要为α-生育酚和γ-生育酚,其比例一般为1:2。
菜籽油含有约100 ppm的生育三烯酚——plastochromanol-8,它是γ-生育三烯酚的衍生物,有一条更长侧链,结构见图。
菜籽油中植物甾醇含量丰富,总含量为4500~11300 ppm,主要包含β-谷甾醇、菜油甾醇、菜籽甾醇和豆甾醇。其中,β-谷甾醇含量最高,占比约50%。菜籽甾醇为菜籽油所特有,占甾醇总量的5%~13%,可以被用来鉴别菜籽油中是否掺有其他植物油。
菜籽油中的甾醇一半以甾醇酯的形式存在。
油菜籽的多酚类物质含量高达1.5%~3%,是其他常见油料种子的10~30倍,包括酚酸和单宁。酚酸中酯化型占80%,大部分为芥子碱;游离型6.5%~16%,主要为芥子酸;单宁多为缩合单宁(原花青素),缩合单宁经酸解转化为花青素。
芥子酸在菜籽加工过程中可脱羧生成2,6-二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又称Canolol,其抗氧化活性比芥子酸更高,且具有抗诱变等生理活性,结构见图。
菜籽毛油含1~2mg/g的Canolol,精炼菜籽油中不一定能检出。
硫代葡萄糖苷是菜籽中的特殊物质,本身不溶于油脂,也无毒性,但制油过程中其降解产物可部分进入油中,赋予辛辣味和特殊的风味,某些降解产物如异硫氰酸盐等具有既有利(抗癌)又有害(致甲状腺肿大)的双重效应。
三、菜籽油产品
我国菜籽油的产销区较广,主要有四川、湖北、湖南、安徽等长江流域和内蒙、青海等西北地区。市场上菜籽油的品种、名称、等级较多,有时让消费者感到混乱。
国家标准根据芥酸含量将菜籽油分为二类。芥酸含量3%-60%的称为一般菜籽油,不超过3%的称为低芥酸菜籽油。低芥酸菜籽油主要指双低菜籽油,国外称Canola油,在我国台湾等地区也称为“芥花油”。目前菜籽油在世界的食用油消费量中占到15%左右。
菜籽油多采用浸出或预榨浸出工艺生产,经精炼成为一种较为口味“平淡”的食用油,占领国内国际菜籽油大部分市场。但我国近年浓香菜籽油消费量增长迅速,这种油常通过炒籽等增香处理后由压榨制得,风味独特,成为川菜、湘菜等菜系中不可或缺的烹调油品。
参考文献
1.王兴国,金青哲等.油料科学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2.王兴国,金青哲.食用油精准适度加工理论于实践[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3.Przybylski RMT, Eskin NAM and McDonald BE, Canola oil, in Bailey's Industrial Oil and Fat Products, ed. by Shahidi F. John Wiley & Sons, Inc., Hoboken, NJ, pp. 61–122 (2005).
4.Jin J, Sheraliev G, Xie D,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ty Natural Micronutrients in Certain Oilseeds and Oils: Plastochromanol-8, Resveratrol, 5-Hydroxytryptamine Phenylpropanoid Amides, Lanosterol, Ergosterol and Cyclolinopeptid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y Society, 2016, 93(2):155-170.
稿件来源:食用油营养与安全科技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