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助读(十七)
《水浒传》助读(十七)
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补充注释:
P163尘寰:尘世,人世间。
冉(rǎn)冉:这里形容云彩慢慢飘散。
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胸次:胸中。
经纶济世:治理天下,扶救世事。
P164股肱(gōng):指大腿和胳膊,比喻关系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断黄金:《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金是坚硬之物,能断之,极言同心之力。
岁寒心:《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心,实际上指的是松柏的本性,用来比喻坚贞不屈的节操。
蹉跎(cuōtuó):受挫失意,虚度时光。
宝眷:敬辞,称对方的家眷。
潸(shān)然:流泪的样子。
差拨:派遣,调度。
P165画角:古时军中管吹乐器,多以竹木或皮革制成,表面彩绘,故称画角。多用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P166将军柱:大堂两侧的粗大木柱,也泛指粗木柱子。
P167接官亭:宋元时州郡城外常设此亭,以作迎送来往官吏之用。
度与:交付给。
牌印:令牌和印信。
府分:即府。分,只与县、府等连用。类似的用法还有“人等”“车辆”等。
P168转行牌:转发之令牌。
行下:指公文下达。
一体:共同,一律。
金鸡:古代颁布赦免诏令时,树一长竿,竿上放一雄鸡,鸡头饰黄金,鸡口衔红幡。击鼓千声,召集百官、父老、囚徒,宣布赦免诏书。后来,金鸡就成了赦免诏书的代名词。
九族:旧时指本身上及父、祖、曾祖、高祖,下及子、孙、曾孙、玄孙的亲属。也有包括异姓亲属的说法,即父族四代,母族三代,妻族两代。
篦头铺:古代的理发店。
待诏:宋元时对工匠手艺人的尊称。
早是:幸亏。
值得商榷处:
P163第二段倒数第五行:“自古强兵不压主。”
这里的“兵”字,改为“宾”更好。宾主相称,工稳。也符合晁盖初上梁山的情形。
P165倒数第二段倒数第四行:“两头牵一条大篦(bì)索。”
“篦索”是什么东西?“篦”是装有密齿的梳子,“索”是绳子,这两样东西不搭呀。考证不出是什么东西。有的版本写作“篾索”,也不知道确否。
P166页下三个注释都值得商榷。
诪张:同“侜张”,《现代汉语词典》直接释为“欺骗,作伪”。疑解释成“虚诳放肆”更确。
“簸箕掌”、“栲栳圈”疑为椅子的名称。因为我小时候就听说过,人们把太师椅叫做“栲栳圈椅子”。
重要更正:
P164倒数第一第二行原句标点用错,主要是双引号的问题。我就不打原文了。直接改到下边:
吴用笑道:“不须兄长挂心,吴某自有措置。自古道:'水来土掩,兵到将迎。’此乃兵家常事。”
有趣处:
P169倒数第三段,宋江和刘唐作别,说道:“贤弟,不及相留,以心相照。”
抖音上常说的“比心”,大概也是“以心相照”的意思,但是更简洁更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