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浅论
心脏病治法,以前看的书中零零散散有不错的论述。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论述更加丰富。我根据自己读的医案,自己的理解,重新整理如下。主要从风,寒,热,虚,瘀,痰六个病因在各个身体部位来讨论。实际上大多心脏的病,病因不在心脏。
1. 首先是风寒之证,脉的表现上有浮,数之脉。这说明心动加快。有可能的原因是体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受到风寒的影响,肌肉收缩,因而循环减慢。心脏的自发的反应是加快跳的,试图抵消这种风寒的影响。此种情况,因证解表即可。
2. 热证:非常有名的是阳明的热证,人的脉未必数,但常有洪大之象。有的人热太厉害,促使心脏功能减弱,脉却变得细小。人也变得怕冷(初期是怕热,有汗)。这是热深厥深之象,实际是非常危险的表现。可以用白虎汤加人参。人若虚的厉害,人参可以多加。或把粳米换成山药,来补脾胃。
3. 另一种热证是血有热证,这样的病人常常是脉跳的快,脉也会洪大,有脸赤,甚至是口鼻出血,胃出血,脑出血的情况。朱木通老师曾用防风通圣散,三黄解毒汤,黄连解毒汤来治疗。
4. 对于上面的第二种情况,阳明有热的情况,好多时候热下移至大肠,造成大便秘结。这时可用承气汤之类的来治疗。张锡纯常用白虎汤加赭石来治疗,也可以的。
5. 还有种热是肝有热的情况。这是袪热的同时必须疏肝,可以用川楝。可以用牛膝,赭石,黄芩,芍药来去肝热。如果同时肝虚,可以用枸杞,山茱萸来补一补。
6. 还有种是“肾虚不能制水”的情况,实际上是肾虚,激素分泌失常,不能有效的调节心脏的跳动,病人常常是心跳快,但却是虚的情况。这时要补肾。补阴的有山药,地黄,山茱萸,补阳的有巴戟天,肉苁蓉等等。有种极限情况是病人少阴虚极,却狂欲以头撞墙。这时必须仔细辩证,才不至于失误。
7. 还有的热,是同时有痰饮的情况(组织水分偏多),可用大陷胸痛,小陷胸膛来辩证治疗。平时说的石菖蒲,远志,茯苓安心的功能,指的是他们可以去除心脏中多余的组织水分,以使心脏恢复正常功能。这几味药也可以去除胃部的多余的水分。
8. 有的人有心妄动(实或虚),总可以用龙骨,牡蛎来缓和的。
9. 有的人,心中怔忡不安,能感觉到心跳,心跳的快。就是通常觉得心慌。这时可以补气(黄芪,白术,人参,山药),补血(当归,生地,阿胶),补肾,肝(山茱萸,酸枣,山药)。当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10. 有瘀血的人,通常会:心机亢奋,或者是心跳慢,涩。这个比较简单,可以用当归,丹参,乳香,没药之属来治疗。如果病人虚,也可以补一补的。
11. 对于气虚之极的病人(就是脾胃功能不好),会造成心脏麻痹的感觉。这时需要补气,袪寒,祛水。象理中丸,四君子汤,二陈汤,炙甘草汤,参苓白术散,地黄因子,一贯煎,均可加减使用。
12. 张锡纯论述中提到,中毒的人(霍乱),也会心脏麻痹。当以祛毒为主,用蜂巢,轻粉,雄黄,朱砂。再加上通气的药,如薄荷,冰片,白芷。虚的人可以补虚的。他的几个方子非常有名的,拯救了千千万万的人:卫生防疫宝丹,急救回生丹,急救回阳丹。大家不要被药名迷惑。以前的人对药起的名字,大抵如此,不可苛求。还有的是小孩麻疹,或是感冒后高热致昏,热毒已入心脏。这时可以用犀角,羚羊角粉末冲服。
13. 我当年治疗自己的结代脉的时候,用了八味肾气丸,也是吃了两次即愈。
14. 张锡纯言及:又惊悸发于夜间,每当交睫之时,心中即惊悸不安,这大多数是心下(胃部)有痰饮。应该清痰与养心二药并用。可以用二陈汤加当归,菖蒲,远志,煎好送服朱砂。热者可以加玄参去热,滋阴。
这种心下有痰饮的病,还有很多别的表现,比如病人睡觉时磨牙,咬破舌头,梦游,打鼾。
心脏的各种症状,和出汗,发热,下利一样,是疾病的一种表现而已。引起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不能简单的从心脏论治。上面介绍的比较简略。恐怕讲多了读者头晕。实际情况有大量的医案可以参观,分析,引申。
【按】
当年刚学中医时,觉得知药很难,知机更难。现在这些都已克服,已不是问题。最后的最难的是临证诊断。还需时日来达到心中的高度。
【又按】学中医确实需要读大量的书。下面是仔细研究过的书的列表(别的参考的书籍不在其中)。虽然自己乐在其中,但是确实需要很多的时间投入。每本都是仔细研究了好几遍。
1. 中医临床二十五年(研读了7遍)
2. 伤寒论,以及讲解(胡希恕)
3. 金匮要略,以及讲解(胡希恕)
4. 眼科宜书
5. 傅青主女科
6. 医学衷中参西录:此书我用功尤深
7. 中医基础理论
8. 李克绍医学文集(主要是脾胃病部分)
9. 汉方诊疗三十年
10. 石家百年医案
11. 洄溪医案
12. 旧德堂医案
13. 寓意草
14. 赵守真医案(治验回忆录)
15. 范仲林医案
16. 祝味菊医案
17.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18. 黎庇留经方医案
19. 濒湖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