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等,我先去放个烟花」|在冲绳的日语教室,学习的两种类型
据说任何的学习都分成两个门派,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这个听起来很玄幻,看了半天我发现是在说一个是重复,一个是创造。用反了方法学习会很慢。
重复就在于像我们说,日语这种学习,不可能重新制造一个语言体系出来,我们也没有办法变成道高僧再穿越回去把长音变化规则全部统一了,然后世人方便简单一点。
对于重复主义的学习我们只能够去大量的背诵和模仿,重复的重复产生奇迹,接受了,用起来,因为就这样说对方就能听懂,对方也会这样说。
另一种创造新的东西就比如说画画,肯定是从基础练起,配色啊构图啊手法啊,最后是要发挥发散画出自己的画吧,而且自己画两次都不会一模一样。
那把以前我们的老本行教潜水拿出来做比喻,技巧动作理论都不会改的,这算是重复,如何拍水下照片,知道了构图中性浮力平衡之后,拍出来的哪怕是同一条鱼都会不一样的,这就算是创造。
重复的重复就会产生奇迹,教潜水和教日语,是技术工的活,下了三万潜的人肯定比下了300的人厉害,因为他们更熟练。说了3万句日语的人肯定比只说了三句话的人厉害。这种重复主义的学习里面,充满了确定性,就像学习和锻炼一样,只要花时间和功夫,肯定有效。
上周在跟初级班童鞋们分享这个道理的时候,动词变形的规则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只能记住用起来就好了。如果用创造性的思维去学习需要重复才能产生奇迹的,就会很慢,就像一个外国人问我们:为什么是两辆车,二两面,量词发音都是liang,数字意思都是two。这咋解释呢,约定俗成的,只能给自己洗脑,换成二辆车,两两面的话,估计也能把意思传达过去,就是会觉得不地道不自然有点怪。
这个班,有个思维非常跳跃的童鞋叫糖糖,其实上面这段话就是想告诉糖糖这个可能会阻碍他 进步。结果糖糖领导跳出来点名说:糖糖就是脑子里不断放烟花,一个idea接着一个idea的,比如他经常问为什么长音变形有特例,为什么动词变形有这么多变法,为什么不能平假名混着片假名的长音就算了。
真的太形象了,大家深以为然纷纷祭出自己深藏的表情包。糖糖火了
对比而言,糖糖领导就不放烟花,记了用就好了,于是两个人现在上外教课一个先进,另一个不是先进。他们外教课现在是有动词原形的情况下,动词变形造句做翻译连线,外教听懂了再跟着读正音,上次轮到糖糖一直在想,说:嗯稍等一下。然后有个我们班同学在对话框打字:嗯稍等一下,我去放个烟花就来。啊哈哈哈哈,我已经笑了一个星期了。
我脑补的画面是在健身房练肌肉教练先来20个仰卧起坐,糖糖看了一眼教练说【嗯稍等一下,我去放个烟花再来】
话说回来,在讲日语这种重复主义的学习上,老师只有两个重要的任务了,第一个就是严选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要更快更见效的那种,讲了马上说出来,日本人能听懂能回应,就是见效快。看的日剧里面能出来我们刚讲过的东西,会觉得很惊喜,就是见效快。经常买的日本产里面的字居然认识了,就是见效快。
老师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在学生的冲动消失的时候找到原动力让大家自发or躺着跟回转寿司一样往前进,因为我们现在是成年人了,没有办法像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上课,下课。这种工作之余的学习不是我们的必修课。我们绞尽脑汁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增加原动力,比如五十音图开始外教连线,电台采访一样的朗读课文,哪个流行就用哪个当教材,比如说现在的鬼灭动画,最夸张的就是还有谁追星跟着去追。
等疫情结束了,我们还想说做游学,让大家过来住一段时间,让樱花妹子教你做一道菜,日本手艺人教你画一幅画教你做一个工艺品,那就不是纯学日语,是在用日语做一件事情,然后有一些任务比如说你去银行换钱,去超市买齐要用的材料,去教一个日本人说几句问候的中文,这种一点一滴的希望增加大家的心理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