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文坛也有“元帅”?快来看看他是谁!
元帅是指三军统帅,这是一个军事专用名词。无论是武将还是文人做元帅都是统领部队的。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个人被皇帝封为“文坛的元帅”。这个元帅只管写文章,和领兵打仗毫无关系。这在历史上也是唯一的一个“文坛元帅”。这个人就是唐朝著名的宰相——张九龄。
张九龄出生于今天的广东韶关,是武则天年间的进士。在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期间,曾经官拜宰相,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代贤明的宰相。张九龄才华横溢,受到唐玄宗的高度赞赏。在文学上,唐玄宗称张九龄为老师。称赞张九龄是唐朝建立以来文章第一,在唐玄宗的心目当中,所有的名人的才华都比不上张九龄。并且唐玄宗还公开说张九龄是真正的“文坛元帅”。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皇帝称为“文坛元帅”的人。下面我们来欣赏“文坛元帅”的生花妙笔——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诗歌。这首诗是张九龄晚年的作品。在唐朝有一个“口腹蜜剑”的大奸臣——李林甫。李林甫做了宰相以后,因为嫉妒张九龄的才华,就把张九龄排挤出朝廷。让张九龄去做荆州长史,相当于现在的荆州市副市长。这首《望月怀远》就是张九龄在做荆州长史期间的作品。
这是一首借助月亮寄托相思之情的作品。因为月亮每个月都会有圆缺的变化,就像经常离家的游子一样,月圆象征着亲情的圆满,月缺代表着离家的缺憾。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月亮就经常被用来代表相思。比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诗比苏轼的早,写的是望着月亮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所以叫《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是千古佳句。作者开篇就选择大海来衬托写作背景的辽阔;用天涯来渲染距离的遥远。使整首诗气势上非常宏大。我们可以想象出整幅画面:在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这是一个圆圆的月亮,月圆象征着亲人的团圆,可是诗人却在遥远的异地他乡。这不由得让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诗人在想:此时此刻,远方的亲人也应该是正在遥望着这一轮明月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八个字,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特别的字眼,却把景物描写和相思的主题很自然的融合在一起。这就叫浑然天成。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从月出大海到月落乌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也就是通宵。面对这通宵的月色,很多人是漠不关心的。但是对于远隔天涯的有情之人来说,这月色却惹起了整夜的思念之情。因为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所以才会幽怨这距离的遥远和长夜的漫漫。这两句写实,写的是皎洁的月光惹起了有情人心中的无尽相思之情。这里的情人并不一定是恋爱中的人,也可能是亲人或者是朋友。因为古时候的相思和现代意义的相思是不一样的,古时候对于朋友和亲人的思念也叫做相思。比如王维的诗歌《相思》,写的就是思念李龟年。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整夜思念着远方的人不能入睡,望着窗外明亮的月光,心中不由得升起无尽的怜惜之情。诗人不想辜负了这足够明亮的月光。于是熄灭了床头的蜡烛,披上衣服走出房门,索性去尽情享受这一份明月和心中的不尽思念。这时候夜已深了,露水沾湿了衣服。那微微的凉意,更加烘托出诗人心中淡淡的忧伤。诗人非常巧妙的用了“滋”这个字,不仅是滋润,还暗含了滋生的意思。“露滋”写尽了“竟夕起相思”的韵味。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沉浸在这美好的月色之中,诗人的心都陶醉了。这是相思的月光啊!诗人多想捧起满满的月光,送给远方思念的人,和她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色。可是这月光是捧不起来的。既然没有办法和远方的人一起共赏明月,诗人只能回到屋内,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快快睡着,他期盼着在梦里与有情人相会。这是一种多么刻骨铭心的思念啊。诗人通过“还寝梦佳期”,把这份思念之情升华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整首诗到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把整首诗翻译过来,就是一个非常静美的现代诗: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这里是乾訸书苑,这里有文学,有历史,有远方,还有诗。
乾訸书苑 每日不同
周一 易经 周二 儒家
周三 道家 周四 儿童蒙学
周五 诗词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