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术后放疗疗效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背景与目的:瘢痕疙瘩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是在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过度增生的异常瘢痕组织。临床表现为上多呈红色甚至紫红色的隆出皮肤的病变,并常伴有瘙痒甚至疼痛等症状。瘢痕疙瘩的发生机制复杂,一般认为与体质有关。现阶段认为成纤维细胞在瘢痕发展的病理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但其具体发病机仍未完全明确,所以瘢痕疙瘩的理想治疗方式并不十分明确。现阶段多种治疗方法对瘢痕疙瘩有效,而单一方法复发率较高,多种治疗方式相结合已成为治疗瘢痕疙瘩已在临床工作中达成共识。临床实践表明手术切除后联合电子线放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瘢痕疙瘩的治疗有效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已成为瘢痕疙瘩治疗的主要方法。但在国内外多次实践中,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所需治疗剂量,仍未取得统一标准。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通过对采用手术切除联合电子线放射治疗的156例瘢痕疙瘩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评估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电子线放射治疗的疗效进而确定合理的放疗方案。方法:1.资料:自2007年4月至2014年2月就诊于我院,于临床上明确诊断为瘢痕疙瘩,并采用手术切除后联合电子线放射治疗的156例患者,随访1年,其中失访28例,随访率为82.05%。成功随访128例,瘢痕疙瘩数目156处。其中男42例,女86例,年龄范围5~63岁,中位年龄24.73±12.4岁。分布部位:颜面部6处、耳垂52处、胸肩背部64处、腹部8处,四肢16处、会阴10处。接受放射治疗剂量达20Gy共126处,未达放射治疗剂量20Gy共30处。2.放射治疗:患者就诊于我院外科,行瘢痕切除术。术后24小时内开始放疗,采用医科达elektasynergy直线加速器e-6mev或e-9mev电子束照射,照射野为瘢痕切口(包括缝线针眼)外扩1cm。皮肤表面加0.5cm~1.0cm厚的等效膜以提高表面剂量。对于胸肩背、腹部、四肢瘢痕,治疗前行ct检查,确定瘢痕组织深度,以确定电子线能量,对于胸肩背部瘢痕疙瘩、单次剂量2gy,共10次或15次,总剂量20或30gy。其他部位,单次剂量2gy,1次/日,共10次治疗,总剂量20gy。3.随访:患者放疗后通过电话回访或门诊复查随访得到结果,至少1年。4.疗效评价:判断标准依据温哥华瘢痕量表法[1]与蔡景龙等[2]制定瘢痕疙瘩3级分类法,术后放疗后治疗后分为:(1)治愈:自觉症状消失,皮损部位未见增厚,术后至少1年无复发;(2)显效:为自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治疗部位有60%以上未见明显增厚,局部变软,可稍有色素沉着,治疗后至少1年内瘢痕疙瘩无明显生长及自觉症状;(3)无效:瘢痕疙瘩治疗后1年内皮损部位无明显变化,甚至较治疗前增大,或治疗后自觉症状无明显减轻,但在1年内又复发者。有效率:治愈数与显效数之和占总数百分比。5.不良反应:根据rtog放疗毒副反应评价标准评估照射区皮肤副反应、以及放射致癌效应等。6.统计:采用spss软件,x2检验进行有效率统计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根据瘢痕疙瘩治疗疗效评价判断标准:1、156处瘢痕疙瘩术后联合电子线治疗有效率为78.21%。2、女性患者有效率80.58%,男性患者有效率73.58%。p值>0.05,不同性别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各年龄段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剂量达20gy患者,有效率82.54%,剂量未达20gy患者总例数30处,有效例数18处,无效例数12处,有效率60.00%。p值<0.05,剂量是否达20gy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低张力部位(颜面部、耳垂、腹部)总例数66处,有效率86.36%,高张力部位(胸肩背部、四肢、会阴)总例数90处,有效率72.22%。p值<0.05,患有瘢痕疙瘩部位张力大小不同对于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胸肩背部瘢痕总例数64例,完成10次治疗胸肩背部瘢痕60例,分次剂量2gy,总剂量20gy,共31例,有效率67.74%;分次剂量2gy,完成15次,总剂量30gy,共29例,有效率82.76%。p>0.05,对于胸肩背部瘢痕,此次统计中有效率30gy组好于20gy组,但总剂量20gy与30gy治疗瘢痕疙瘩有效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7、根据rtog标准本研究的128例患者共156处瘢痕疙瘩在电子线治疗过程中8例出现1级急性放疗反应。其中2例患者在放射治疗后3个月后出现短时间内色素沉着症状(rtog1级晚期毒性反应),未给予处置,症状自行好转。治疗后6个月未见任何晚期副反应。随访中未发现瘢痕治疗相关的肿瘤患者。结论:1.瘢痕疙瘩术后联合电子线放疗疗效好且副反应小,可作为瘢痕疙瘩标准治疗方法。2.胸肩背部张力较高部位复发率较耳垂等张力较低处复发率高。3.治疗剂量是否达到20Gy影响瘢痕疙瘩的疗效,更高的剂量并未得到疗效的获益。4.性别、年龄与瘢痕放射治疗疗效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