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胜于能力,你辩解对错,但领导要的是态度,这就是顺从权力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魏纪十(公元264)
【事由】过了几天,晋王问刘禅说:你还思念蜀国吗?刘禅说:在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郤正听到后就对刘禅说:如果晋王以后再问,你应当哭着回答说:祖先的坟墓都远在岷、蜀,我心常常西望而悲,没一天不思念然后闭上眼睛。
后来晋王又问他,刘禅就像郤正说的那样回答,晋王说:你说得怎么像邵正的话!刘禅惊讶地睁开眼说:实际上就是他教我这样说的,左右之人都哈哈大笑。
【解析】
1、虚情假意
司马昭几天前封刘禅为安乐公,在宴会上安排人员表演蜀国的歌舞,试探刘禅的底细,以观察他是否有恢复蜀国的野心,刘禅也知道司马昭的用意,因此故意展示轻松快乐的样子。
以展示自己没有恢复汉室的野心,当然司马昭也不可能信刘禅的话,所以几天后又问刘禅,是否想念蜀国,刘禅却说在魏国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刘禅这句话显得很虚假,为何?
2、引起怀疑
刘禅曾经是蜀国的一把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当皇帝风光得很,蜀国灭亡后刘禅也就成为阶下囚,阶下囚怎么会快乐呢?阶下囚的待遇不管怎么优厚,都不可能与皇帝相比。
因此刘禅说不想念蜀国,这话显得比较虚假,刘禅可能是故意迎合司马昭才这样说,虽然可以迎合司马昭,但会引起司马昭的怀疑,因为谦虚过头就显得比较虚伪。
3、套用话术
站在司马昭的角度,只要是正常人都会思念当皇帝的日子,刘禅竟然说不想念当皇帝的日子,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打死我也不信,普通人都看得出来,司马昭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所以说司马昭是不可能信刘禅的话,郤正是原蜀国的大臣,看到刘禅说错话,所以提醒刘禅,给刘禅列出一套话术,如果司马昭再问起,就直接套用话术即可。
4、欺骗行为
郤正为何要这样做呢?其实也是保护刘禅,刘禅一两次说不思念蜀国的生活,有可能是刻意讨好司马昭,这个可以理解,但如果频繁说不思念蜀国,就是欺骗行为。
司马昭是魏国的掌权人,深知权力的魔力,只要是正常人,都不可能抵抗权力的诱惑,刘禅也不例外,如果刘禅频繁说不思念魏国,就是在欺骗司马昭,任何人都讨厌被欺骗。
5、展露真情
好日子谁都会想念,这个是正常的,刘禅思念蜀国的生活也无可厚非,因为人性就是这样,刘禅想念蜀国的生活也是可以理解的,刘禅展示出想念的样子,恰恰是展露真性情。
展示真性情,说明这人还是比较靠谱,就像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因为刚刚毕业,社会经历比较少,不懂人情世故,做事职来职往,因此经常做错事说错话,但起码没有坏心眼。
6、避免怀疑
职场老狐狸就不同了,表面上说话客客气气,说得比唱还好听,虽然说话好听,但大家都会防着这样的人,认为这人城府高深,说不定那天就会背后捅一刀,必须要注意提防。
司马昭就是这样想的,要的就是刘禅的态度,而不是拍马屁,刘禅展露真性情,司马昭才会放心,最后刘禅套用郤正话术,司马昭也就稍微放心一点,因此也就哈哈大笑,左右之人也就迎合领导,也就跟着大笑。
7、态度行为
职场中也是这样,下属犯错,领导也不一定非要追究其责任,但下属害怕受到处罚,因此会寻找理由推脱责任,领导见下属没有承认错误的态度,认为这人没有担当,对这下属也就不感冒。
如果可以主动承认错误,领导还有可能网开一面,但如果执迷不悟,那只能从严处罚,有时候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你辩解的是对错,但领导要的是态度。
(0)

相关推荐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进攻蜀国?全因此人尚在人世

    大诗人杜甫曾写了一句诗来评价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写出了诸葛亮极其悲凉的一生,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最终却是在五丈原病逝,其一生志向北伐中原也是 ...

  • 乐不思蜀的刘禅有大智慧?看看人性如何揭穿利己主义的逻辑漏洞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李商隐的这一句诗道尽了底层人们对于家仇国恨的麻木与无奈.尽管,谁都没有权力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不同阶级对于生活的选择或者屈服,但是,我们也更不 ...

  • 三国故事系列 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魏.蜀.吴征战不休.刘备统治的国家被称为蜀.刘备死后将蜀汉的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小名阿斗).临终前,刘备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诸葛亮在世时,鞠躬尽粹呕心沥血地几次向魏国发动北伐,最后因 ...

  • 蜀汉被灭后,刘禅写了3个字做成牌匾,司马昭:放过他,不杀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乱世中,留下了众多让世人口口相传的历史英雄,同时也有让人一说起只用懦弱无能评价的人物, 例如三国时期的刘禅,人称"扶不起的阿斗". 拥有旷世奇才诸葛亮辅佐,& ...

  • 人品第一, 态度第二 ,能力第三 ​!

    ●有眼界才有境界,有实力才有魅力,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 ●政从正来,智从知来,财从才来,位从为来! ●观念比能力重要,策划比实施重要,行动比承诺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感知比告知重要,创造比 ...

  • 医疗是服务行业吗?是态度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医疗的事情是科学问题,更是情感问题:是技术层面的服务,更是人与人心灵的交换. 医疗永远无法完全以客观界定的标准来衡量对与错,更无法用我们习以为常的金钱观来评价好与不好. 虽然现实生活中呈现的是,病人花 ...

  • 用离婚证明清白的女人,婚姻态度不专一,越辩解越心虚

    大牛忙婚姻情感案例系列 关键词:离婚.前夫.心虚 文章长度:4000字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偶然看到一个和婚姻感情有关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婚姻很幸福,却依然幻想着去邂逅另一段爱情?是否每个已婚的人 ...

  • 人品第一,态度第二,能力第三

    在社会生活中,与人合作是难免的,选择怎样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和伙伴,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值得思考的问题. 人品第一是原则 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关键是利益诉求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有的人窜上跳下,钻天打洞, ...

  • 责任胜于能力,责任增强能力

    导语: 责任是做事的基础,能力是成事的保证.能力强而责任心差的人,做事的成绩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误事坏事:责任心强而能力弱的人,可以经过后期的培养和锻炼提高能力.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客观条件,而责任心 ...

  • 【有奖征文】责任胜于能力

    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而责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人生,不仅仅是简单地活着,更是一种责任.责任,它本就是每个人应该做的. 有了责任,人生才有意义:有了责任,才会对国家.社会,做出贡献.责任让人伟大. 蓝 ...

  • 真正让领导决定提拔你的,不是能力有多强,而是这四种态度多坚决!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未经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 每一个老板提拔干部的时候都有自己非常明确的标准,虽然风格不一样,但是大致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所以一定要记住 ...

  • 能力越强的人,对工作的态度越好

    古语说,树挪挪会死,人挪挪会活. 情况未必如此.如果一棵树移动它的位置,它可能不会死,人挪了窝未必就会变好,如果问题根植于自己身上,不管他怎么折腾,都是徒劳的.就职场人士而言,"工作态度&q ...

  • 职场真经:积累是一种人生态度,与能力无关!

    周末两天,与两位90后小鲜肉一起,参加了插座学院组织的<企业新媒体的内容创作与编辑技巧>大课培训.原本不抱太大希望,只是试图通过与一群年轻人的接触,找找企业自媒体运营最核心的内容制作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