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国保--古建筑(47)
本篇目录:
*************************************
361 167.襄阳城墙
明 湖北省襄樊市
362 168.襄阳王府绿影壁
明 湖北省襄樊市
**************************************
167.襄阳城墙
襄阳城地处汉江南岸,与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是襄阳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不仅是历代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闻名的军事重镇。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称。
襄阳城周长为7322米,原有6座城门,分曰:阳春、西城、文昌、临汉、拱宸、震华。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城墙最低处7米,最高处11米。襄阳城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缀十里城垣,与鼓楼(昭明台)、谯楼相映生辉,整个城池和谐地融为一体。
环绕襄阳城的古护城河是古城美景之一。它宽度180米以上,最宽处超过250米,是我国最宽的护城河,现被原样保存。绕城泛舟而游,但见城垣高筑、垛堞处处;垂柳掩映、灌木葱茏,仿佛置身于画中,美不胜收。襄阳城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
北门曰“北门锁钥”。
拱宸门(大北门)
襄阳城墙夫人城这城墙上的匾和下边的碑刻,系清代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襄阳人为缅怀东晋襄阳守将朱序之母韩夫人所筑。
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始建于元,扩建于明,后改名米公祠,是为纪念中国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而修建的祠宇。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先后由米芾第十八代孙米瓒、十九代孙米爵、二十代孙米澎重建;清同治四年(1865年)再建。
2001年国务院将襄阳城墙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8.襄阳王府绿影壁
明藩王府位于襄阳城东南隅,运动路南侧,为正统元年襄宪王朱瞻墡自长沙徙襄时所建,据今500多年。绿影壁为明襄藩王府门前影壁。明崇祯十四年王府被毁,仅存此绿石影壁。
绿影壁由底座、壁身和顶盖三部分组成,壁身分为三堵,面北而立,全长24.56米,厚1.57至1.74米。中堵高约7米,长11.71米,东西两堵各长6.44米,高约6米。底座为须弥座,满雕游龙,顶为庑殿式,飞檐脊吻,瓦面皆用石块雕成。壁身为大块绿色砂岩,深雕奔龙云水拚装而成。中堵为二巨龙戏珠于云水间。东西两堵各浮雕一出水蛟龙,向中间飞腾,似有夺珠之势。原珠早失,仅剩一圆洞。壁身用雕龙汉白玉条石嵌边,绿白相映、鲜明醒目。壁两侧浮雕海中琼岛仙山,全壁浑然一体。整个壁面百龙飞舞,海浪奔腾,绘声绘色,雄伟壮观。绿影壁设计之妙,雕刻之精,嵌镶之巧,堪称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之珍品。
2001年国务院将襄阳王府绿影壁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